建筑施工的工程管理及创新探讨

时间:2022-09-01 05:46:34

建筑施工的工程管理及创新探讨

【摘 要】建筑工程的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工程管理的实际步骤,探讨了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各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并且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工程管理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管理;进度控制;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创新建议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是企业展示形象的窗口,是造就建筑业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最重要的是它作为企业核心利润的来源,为了实现工程效益目标,建筑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集团指挥部和项目经理部等分级管理机构。 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但也存在管理人员冗余和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问题。 基于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不断深化施工管理创新运行机制。文章结合工程管理的实际步骤,探讨了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各个方面的管理内容,最后对工程管理提出了一些创新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建立专项的工程项目部并完善基础建设

积极做好管理人员的配置及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谓的工程管理既要“管”又要“理”,管就是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合理分配,理就是要理清施工中的一切相关程序。要对现场施工中出现的各种违反施工章程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施工情况,随时对组织协调方式进行调整,对基层的施工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进行具体的管理。另外,要结合当前现有的施工资源,充分考虑土建、安全、配置、资料、协调等各个环节的因素影响,充分考虑工程量、工作比重,合理地实现人员的最佳配置,明确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规定各类人员的工作范围。

完善资料管理体系。资料管理体系是整个工程各环节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要求根据统一的管理模式,对施工档案以及施工设计图纸等进行相关的分类,然后存放于档案柜之中,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以及保密性。

必须做好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万事开头难。必须最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平整,临时道路铺设,办公室、员工宿舍、围墙的构筑等,必须对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使规划实现科学性、适用性。

二、工程的施工阶段管理

从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两个方面入手,严格控制材料及超额付款。在每个管理人员中,树立起一个遵守制度和尊从合约的观念,使每一个管理阶段都能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质量控制方面:第一,建立管理人员分配图示说明,明确上下级关系,即不允许有工作关系混淆之处,以免造成责任归属问题的纠纷。第二,明确分工,从功能和职责范围入手,明确每项工作。做到不存在多头分管,责任到人。这样,既简化了工作管理,又强化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第三,加强材料的管理。一是材料的供货商,必须经严格的资格审查,方可进场。现场抽检和施工安装后实验合格率要求达到 90% 以上,且每组平均合格率为 100%。对不能达标的材料,全部清退货物,已安装的必须全部拆除并追究供应商的法律责任。二是材料进出场,必须经过严格签字核实。第四,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始之前,必须由项目经理亲自审核批准、现场观摩工程做法。并且要求每一个相关的管理人员都能熟知正确做法和检验尺度。对于施工中常见的通病和错误作法,必须现场澄清或讨论解决方案,统一做法。第五,严格的资料管理。第六,建立质量控制小组。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规范了行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

施工进度控制方面:施工进度控制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它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必须树立和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工程管理原则,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尽可能摆脱因进度压力而造成工程组织和管理的被动,施工方有关管理人员应深化理解。了解和掌握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各种信息,不断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一旦发现进度拖后,要分析原因,并系统分析对后续工作会产生的影响。一是建立严格的《工序施工日记》制度,逐日详细记录工程进度,质量、设计修改、工地洽商和现场拆迁等问题,以及工程施工过程必须记录的有关问题。二是督促监理每周定期召开进度例会,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主持,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参加的工程施工协调会议,听取关于工程施工进度问题的汇报,协调工程施工外部关系,解决工程施工内部矛盾,对其中有关施工进度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计划调整意见。

三、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 二级单位作业承担负责执行管理层制定下达的目标成本分解指标,严格按照内部核算单价控制成本消耗,自负盈亏。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宣誓活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用铁的手腕,铁的精神和铁的纪律来确保施工质量。在对质量事故责任者进行严厉处罚的同时,设立高额奖金,用以奖励工程质量好的单价和个人。为更好地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建立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系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

四、强化安全文明施工,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的基本经营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的推进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五、建筑施工创新管理模式的建议

针对施工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笔者在此提出两点建议,以供参考:第一,全面了解工程概况。在开工前,必须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熟悉与把握,为更好地更有序的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不了解工程情况,没有方向的,盲目地去开展工作,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必须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性工作,如,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章程,充分把握设计的具体要求及细节,了解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第二,要建立和完善集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就管理而言,重要的是管理机制是否完善,是否行之有效。最佳的管理体系应该是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位一体。要建立起能够充分调动与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机制,以此为基础,去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素质一流的施工队伍。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强化全面管理,保持各工种、各工序、各系统的运作健康有序,在此基础上,合理调度人、财、物和各种关系,使之与管理的目标体系形成最佳搭配。这样就能够在建筑施工中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卢秀生:《浅谈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现代商业》,2010(23)。

[2]欧子荣:《探讨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筑知识》,2010(S2)。

[3]马玉琴:《浅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科技创新导报》,2008(30)。

上一篇:关于建筑施工中石膏砌块施工问题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材料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