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下的青年价值观体系

时间:2022-09-01 05:03:55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下的青年价值观体系

[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的大众性特征的内在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可以为社会转型期的青年价值观体系建构提供内在尺度和理论源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核心价值体系 青年价值观体系

[中图分类号]A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30-02

我们在谈价值问题时离不开价值问题的论域,青年价值观体系的建设也同样要确定其应属的价值论域,使青年价值观体系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得以生成演绎,并提供相应的理论源泉。

一、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现状

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指向或者说根本任务在于使其理论内容和理论要义能够为其所关涉的对象现实地掌握和应用。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关涉的对象也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反映、关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过程,也就是作为其理论特征的大众性的体现,同时也深刻影响着青年价值观体系的建构。

无论在理论与事实上都公认,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引领中国从被奴役剥削走向繁荣富强都起了决定性作用,产生了事实上的效果,也产生了两次理论上的飞跃,同时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如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深入人心,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国内来看,马克思主义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都是被广泛确证的。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进一步演变,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不再是以前争取民族解放或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样集中显现的矛盾,而是国内国外社会各个层面的矛盾纠结在一起:我国正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现代化,力图在社会优越性上赶超资本主义国家,而目前资本主义制度远未像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走向衰亡,而是由于其制度内在的调节作用反而显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且能够安全地躲过几次经济危机成功地实现复苏。同时,我们正致力于追求的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是资本主义已经历过的必然阶段,并且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如对环境的破坏、追求高效率对人的伤害。而今我们在重走此过程应该如何避免这些弊端?随着国内的经济转轨,社会深度转型,各种利益矛盾呈现错综复杂的状况,远非主要、次要矛盾就可以概括的,所有的矛盾问题都会对全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道路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存在必须要给予理论上的明晰和事实的确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应该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随着社会的深度转型,各种社会思潮会随着利益关系的调整而重新兴起,目前主要有自由主义、新左派、新儒家、民粹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既体现了一定利益阶层的价值诉求,也由于其主张的某些独到之处而引起了不少群众的关注。在社会主导价值观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些社会思潮便会左右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任其发展下去还会影响到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立,不利于社会的思想统一和长治久安。对属于未来一代的青年价值观的建立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统一社会思想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现实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与青年价值观体系直接相关的问题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后的必然逻辑展开,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解决目前问题的现实需要。就其对青年价值观体系的影响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化为青年价值观体系的重构提供理论来源

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对当今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综合,才能把握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所代表的利益诉求及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正确航向。青年价值观体系的建构正是以此作为自己的论域在其中展开,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就为转型社会下建构合理的青年价值观体系既开辟了道路又提供了理论上的来源,而不简单是为其体系建构“定调子”、提供“样板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构起来了合理的青年价值观体系,也就是使马克思主义走向了青年群体,部分地实现了“大众化”的目的,但这并不能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仅是把青年作为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力量,把青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重点关注的对象这是确证无疑的,但不能仅仅当做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要发挥青年的价值主体作用,使其价值体系能在马克思主义所设定的论域中合理展开,并得到不断地重构。

(二)实现大众的形式对青年价值体系的影响

要真正彻底实现大众化就必须要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本真性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人之为人”的革命要求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实践,同时使其更富于生命力和创造力,能够与社会发展同步并实现理论上的与时俱进,能为青年价值观体系的形成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就要处理好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处理好国外来源与本地化也就是中国化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属于世界,也就同样属于中国人民,必然可以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能够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去掉中国化的“痕迹”而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地与中国传统相契合。而与中国传统相契合不能简单地看作大众化就是把其现成的基本理论拿来让群众接受,而是要把其理论精髓的大众性还于大众,让广大群众能够自觉掌握其内在的逻辑规律,成为建构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理论源泉。其次,大众化要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对于本民族来说传统文化内含着大量与以往社会发展模式相结合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经验。虽然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几近出现断裂,但其某些价值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被一代代传承,某些具体思想还是当今一些价值观念的直接来源。因此,马克思主义不能处于与传统文化的相对状态,而是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春风化雨式地实现大众化。

(三)消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要想被群众现实地掌握并成为群众自觉的理论武器,就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内容,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做以透彻的分析,并能揭示其长远的发展趋势,才能为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参考。对于广大青年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清除西方意识形态中的腐朽内容对青年价值观体系建构的影响。就目前来说,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基本规律与群众的日常实践相结合,以贴近群众生活的形式传播。固然,大众化的过程要借助于大众文化的形式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掌握,但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化是明显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要借助的大众文化是为了凸显马克思主义符合人性发展需要的本质特征。而以大众文化面目出现的资本主义工业文化,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是为资本主义的扩张辟清道路的,同时也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占据构建社会主导价值观体系的来源阵地,从而剔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价值观建构的负面影响。

三、大众化背景下青年价值观体系的大体结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符合人性发展需要的理论,因此,关注人的生存境遇是其进一步发展传播的落脚点。那么关注青年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也必然是其大众化的应有之义。

(一)在社会转型期要关注青年价值观体系的构成

青年价值观体系的形成,既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其理论来源的母体,同时青年价值观体系的合理建构也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关键在于:首先,要关注青年价值观体系中的实践主体也就是当代青年,理论的实现需要有实践的主体,只有当代青年具有了理论、文化的自觉精神,才能自觉地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才能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关注了青年主体,也就是以马克思的价值观为基础关注了青年主体的现实需要,又能够反映作为青年主体相对的价值客体的客观事物对于人和人类的意义或价值。青年主体具有了相应的价值观念,便会区分好坏、是非,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作为当代青年来说,能够做到知荣辱、懂礼节、善观察、勤进取、乐奉献,也就是具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框架内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的一些价值观念。这也就成为了青年价值观体系内重要的客体内容。其次,针对任何价值主体来说其头脑中的价值观念首先来源于社会,然后才在于思想理论的教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青年价值观念产生的最直接的客观环境,因此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对高度发达生产力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形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青年价值观体系建设需要争取区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关系

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本位主义特征,即在价值思维中注重整体性的观察判断,在价值取向上也就很容易形成一些集体、社会至上的倾向,这对于形成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过分注重集体、社会也容易压抑人的个性需求,对于人的需求的漠视转而就会形成对社会成员的个性压抑。长此以往必将不利于社会的平稳发展,尤其是在与国际接轨过程中面对以释放个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会使自身的个性需求得到集中的释放,这种集中释放的个性需求表面上看来就成为了社会成员的价值需求所在,转而就会转为集体的“无意识”,这就是把“本来应该加以论证的事实当作不言而喻的前提”。这无疑对于所坚持的集体主义原则形成一个巨大的伤害。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说,既要扬弃其不合理的地方而对于属于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却要加以传承,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需要严肃的对待、理智的批判。消除资本主义工业文化对于当代青年的感官吸引使其在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时正确合理地对待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是能对资本主义的理论进行剖析,能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人所领悟掌握,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结果更能为青年价值观建构提供合理的价值尺度。

(三)对当代青年价值观体系建构方向的明晰

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既离不开对以往价值文明的传承,更离不开现实的社会环境。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既要有自身的现实需要,又要有自我的主体意识,这是基本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是所有价值观的形成都是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即使是在共同的文明哺育下面对同一个社会历史环境也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且形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建构,而有的是无意识的自然形成,有时形成的价值观还是明显相对或互相冲突的。社会现实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而主体的需要和主体意识会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在价值实践活动中所秉承的判断意识不同便会得到不同的价值体验,久而久之便会稳固下来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并长期影响着价值主体的社会行为。目前我国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相对统一的社会思想、社会主导价值观,尤其是青年价值观的建构更是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前途命运,这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如何统一广大青年的思想,使青年群体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下形成统一、合理的价值体系,关键在于要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方式,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必将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就会为新时期青年价值观体系的建构提供充分的条件和完备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用人管理初探 下一篇:互联网环境下OA电子文件归档策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