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每一堂中学体育课

时间:2022-09-01 04:15:30

如何上好每一堂中学体育课

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我们的体育教师都是年轻的老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方面都有待提高。为了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不断改进教学,总结和积累教研经验。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体育工作的成败。一节体育课的组成包括很多因素。

一、端正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多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的思潮下,学校体育教学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师被视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人,得不到重应有的尊重。因此有的体育教师自暴自弃,上课不认真,采取放羊式的教学,而学生呢,觉得体育课不重要,又枯燥无味。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端正教学思想,摒弃世俗偏见,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二、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形象,尤其是体育教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言于律己,时时刻刻注意自己言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另外,建立良好的师生的关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要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反之,师生关系僵化、抵触、紧张、对立,即使教师的水平再高,学生不买你的账,不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一切都是枉然。教师只有和蔼可亲、宽容豁达,学生才有可能生动活泼起来。

三、全面了解学生,有针对性教学

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如果不能对教学对象进行了解,教学工作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成绩。中学生的心理、生理都已趋向于成熟,而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又不一样,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也应当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及对知识的要求。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生理特点,才能决定一堂体育课的运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有助于教师钻研业务,吸收新的信息和科研成果。也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安,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耐心灌输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是纯粹的一种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看得很轻,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上第一节课就应给学生讲体育文化,使他们明白体育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通过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且还是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科学.从而提高其体育的认识,增强对上好体育课的兴趣。耐心讲解体质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增强体质对促进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上好体育课的自觉性。懂得健康的体质是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功课日益繁重的情况下,没有健康的体质是不能适应和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只会对提高文化学习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健康的体质不仅来自于先天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后天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调节身体,促使精力旺盛,学好文化知识课的需要。

五、灵活教学方式

1.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

课堂上,教学的内容即要丰富,方法也要灵活多样,争取用趣味性,游戏性,竞赛性等良好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保持积极高涨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较好的效果。教学内容要选择适当学生水平的教材。长期以来,教师都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过多追求成绩,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在教学难易程度上有较大的变化,一是要将学习的难度降低,要控制运动量,防止负荷过重,以免起了反效果,对分层学习提出了要求。二是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加强,教师的作用与角色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

2.体育课教学要开放化

体育教学内容应以协作性和互为主,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再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场地、器材等,要尽量让我们的运动场所向社会场所转变,让学生与社会接轨,教学时不应让学生清一色地去吸取某些知识、技能和具备的某些能力,而应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体育课要开放,不光是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的开放,而更应是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多样化、协作化、趣味化、强身益智化,从而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3.教学中要注意教法和知识更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任何知识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老化的过程,知识一旦老化,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要跟得上时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要不断地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

总之,只要体育教师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农村的体育课一定能上的丰富多彩,一样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农村的现有条件是有困难,但只要尽力克服,困难也就不难了,只要真正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还能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上一篇: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巧妙利用课堂活动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