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遵来:尽力做好每一件事

时间:2022-09-01 03:05:55

“……下面请听歌曲:《歌唱祖国》!”

清脆的报幕声结束,简陋的舞台下接着就是一阵掌声。

这的确是一个简陋的演出现场:在一片绿色帐篷旁边,架子上简单地横挂着蓝底红字的条幅“有爱就有希望”。旁边一块简易的木板上有手绘的两颗连在一起的红心,中间写着“祝灾区小朋友六一节快乐”,算是舞台的背景。而地上铺上一块大的篷布,就是舞台了。

在这样的舞台上,服务队的工作人员和一群扎着红领巾的孩子认真地演出节目:做游戏、唱歌。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孩子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看见孩子们的笑脸,天津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抗震救灾服务队的领队王遵来脸上也有了些许笑意。但是他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趁着孩子们比较集中和情绪比较好,服务队抓紧时间开始为这里6个月―12岁大的孩子接种乙脑和甲肝疫苗。为了安慰怕打针的孩子,服务队员们提前准备了糖果和文具用品。孩子们接种完疫苗,拿着花花绿绿的文具用品,兴奋地互相展示着,像一群唧唧喳喳的小燕子。

“六一”这天已经是王遵来到达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洛城村的第12天了。10多天来,他每晚睡眠时间都不超过五个小时。由于连日的劳累,原本面容白皙且文质彬彬的他现在看上去憔悴不堪,又黑又瘦。

灾区正需要我们

今年34岁的王遵来是天津北辰北门医院副院长。“来灾区之前,我是做了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的。”

5.12特大地震后,天津团市委筹建天津市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队,王遵来马上推掉了几个重要的学术交流会议,找到团市委主要领导主动请缨。“灾区比这里更需要我,大灾之后的防疫工作将非常严峻。”

虽然只经过了两天准备,但王遵来对形势进行了充分的估计和冷静的分析。除了从北门医院抽调16名骨干医护人员,带着价值25万元的常用药、防疫药品、各种骨伤医疗器械等药品和医用物资,还带了100部手机和收音机、学习用具及生活用品。

2008年5月20日早8点,服务队抵达指定救援地点后,还没等搭建完帐篷,就有附近居民陆续赶来求医。

“给这位大娘准备输液!……拿消炎药来!”

有很多在地震中被倒塌房屋砸伤的居民,由于前期治疗简单和长时间没有换药,伤口已经严重化脓。尽管在出发前有了心理准备,但王遵来还是被灾区医药和治疗器械的缺乏刺痛了。他立即指挥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投入医疗救治,并冒雨搭建起临时医院。

等第一批前来就医的村民治疗妥当、临时医院搭建完毕后,已经是当晚9点多。这时,王遵来才想起除了早上在飞机上吃过一个烧饼外,其它的什么东西都没吃过。

趁深夜里没有求医的居民,王遵来与几名医护骨干商量第二天的救治方案和防疫工作计划。他把医护人员分成三个小组,一是在驻地的临时医院医疗救治组,二是防疫工作组,三是结合其他救援队员成立入村巡逻组,方便一些行动不便的伤员的救治。

从第三天开始,王遵来带领由10人组成的救援小分队深入龙门山深处的蓥华、八角、红白、峡口四个镇开展医疗救治和防疫工作。这四个镇是什邡市灾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和汶川映秀镇仅一山之隔。由于山体滑坡现象严重,公路上到处是从山上滑落的大小不一的碎石,路面仅容一辆车勉强通过。而且公路两边一侧是大山,随时有山体滑坡的可能,另一侧则是深沟。

就在这样的路途上他们驱车五个小时,进入大山深处进行巡逻救治。

我们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

“导致灾民生病的因素有几种:一部分是地震造成外伤;一部分是由于居住在帐篷中,患上感冒和肠胃疾病;一部分是受到蚊虫叮咬严重;一部分是在地震中受到的惊吓所致。因此我们的工作要有针对性。”王遵来说:“预防、药物救治、心理干预等工作是齐头并进的,但首先要搞清楚病原。”

洛城村82岁的付连珍大娘,由于受到地震的极度惊吓,内心产生极大的恐惧和严重的忧虑。多日不吃不喝、精神恍惚,身体极度虚弱。5月24日,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天津青年医疗志愿者服务队驻地。王遵来马上安排医疗队医护人员为付大娘实施了复方氨基酸输液的急救措施,补充身体的能量,并安排专业心理医生对其开展了心理疏导工作。

在输液的同时,队员端来热乎乎的稀饭,一勺一勺的喂给付大娘吃。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治疗和心理辅导,付大娘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队员又给大娘带了一些恢复身体的营养药品,护送大娘回到居住的帐篷。

连日的奔波和超负荷工作让服务队的所有人都疲惫不堪,王遵来尤其劳累。

“你的腿又红又肿了啊,最近跑的路太多了!”一个队员对王遵来说。

“比起群众承受的伤痛,我这点伤病算什么。”王遵来对队员说:“要时刻记住,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

13天里,天津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抗震救灾服务队共救治1138名患者,为洛城村13个小队防疫消毒78次,防疫面积80平方公里,对灾民心理干预500人次,配合洛水镇镇医院为全镇6个月――12岁的儿童接种乙脑和甲肝疫苗150人次。

有爱就有希望

服务队的医护人员发现,王遵来在这次灾区的工作中学会了抽烟。以前从不抽烟的他,在一天的忙碌后,会找队员要上一支烟,坐在帐篷外抽几口。“夜晚统筹安排工作,白天救治伤病群众,抽几口烟可以解乏也可以提神,让人沉静下来考虑工作中还有什么疏漏。”

震后的洛水镇深夜里显得格外沉寂,没有路灯的街道一片漆黑,不远处的龙门山脉在沉沉的夜色中若隐若现,显得沉重而诡异。“如何更快地让这里恢复往日的生机?”到洛水镇几天里,王遵来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我们要加强心理干预的工作。重点对两部分人进行心理干预:一是失去孩子的父母们,二是失去父母的孩子们。要鼓励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王遵来第一天来的时候就说:“心理干预的工作很复杂,灾民也需要时间来调整,但对于我们来说,要尽力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

临近“六一”,天津服务队曾专门编排了文艺节目与灾区小朋友欢庆这个特殊的节日。王遵来特意安排服务队的女同志,利用吃饭和晚间休息的时间,紧急排练歌曲,与灾区小朋友们产生互动。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有爱就有希望”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

庆祝会上有个12岁的男孩叫陈刚,是洛水镇洛水小学的学生。地震中他从倒塌的教学楼中被救出来,但同学们的死对他的刺激很大,10多天来从来没笑过。通过服务队的工作,小陈刚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6月2号,天津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服务队接到上级命令,就要暂时与洛城告别了。一大早村民们便自发地前来为他们送行。洛城村村长还特地为服务队送来“远赴千里无反顾,防疫救灾现真情”的锦旗。村长说,这是现在他们惟一能做的事了,洛城村的村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恩情!

青联档案:王遵来,第十一届天津市青联委员

上一篇:志愿者燕楠:我们还会再来 下一篇:唐山农民宋志永:一心只想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