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相英:地震后的72小时

时间:2022-10-25 07:42:44

邹相英:地震后的72小时

5月16日,成都市“绿道景观” 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邹相英一大早便起来了,刚从灾区回来,她依然很累。然而公司里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她。许多厂房和设备毁了,在彭州的高山花卉基地也毁了,一些家在灾区的员工也人心惶惶……

地震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往返于成都与绵竹的那些日日夜夜仍然时时浮现在她的眼前。

“快点儿,再快点儿!”

5月13日下午2时40分,成绵高速公路。

“快点儿,再快点儿!”

“邹经理,这已经是最大档了!”

在成都到绵竹的高速公路上,成都市“绿道景观” 工程实业有限公司的三辆运输大卡车正在全速前进。车窗外大雨滂沱,还不到下午三点,但天已经暗了下来。

“把雨刮器开到最大档!”看不清楚前面的路,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公司总经理邹相英急了。“今天下午必须将这一批帐篷、饼干和矿泉水送进绵竹!”

昨天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正在公司楼顶花园平台上和客户洽谈生意的邹相英突然感觉到身体一阵剧烈的晃动。“是谁在推我们的平台?!”

她朝楼下瞥了一眼,刚刚还很平静的楼下聚满了慌乱的人群,大楼里的员工们还正慌着往外跑。她马上意识到:不好,是地震了!

刚跑下楼,手机就响了。“妈妈,家里的房子裂了十几个缝,墙砖掉下来把浴缸和暖气片都砸坏了!”是女儿的声音。还没放下手机,一个绵竹籍的员工跑过来几乎是哭着向她请假:“邹总,刚接到家里的电话,我家的房子全塌了!”

当天夜里,邹相英没有回家睡觉,一个人躺在车里听收音机。“地震已经造成绵竹大面积民房倒塌……”她再也听不下去了,到绵竹去!她立即起身组织购买了价值10多万元的矿泉水、饼干、帐篷、油布等物资,装了满满的三大卡车。13日一大早,她带上几名员工便向绵竹进发了。

从早上出发到现在,他们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绵竹已经近在咫尺了。车窗外依旧大雨滂沱,路两边到处是倒塌的房屋、断裂的桥梁。邹相英再次催促司机:“加大油门,再开快一点儿!”

1.3万多只熟鸡蛋

13日下午4点整,邹相英和车队到达了绵竹剑南镇政府广场。

尽管事先早已有心理准备,但这里的情形还是让她吃了一惊:“7层高的中国银行大楼垮了,里面只跑出来了几个人,大部分人都被埋在下面。”看着担架上的伤员满身是血,邹相英心直往下沉。

雨还下着,广场上搭满了帐篷,但仍有一些灾民还在雨中淋着。他们中很多人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一个灾民手里拿着一个硬邦邦的饼子就往嘴里塞,邹相英看了一阵心酸。

自己已经拉来了一车饼干,但此情此景,她想应该给他们弄一些更有营养的东西吃。

“灾民们现在吃什么东西最好?”邹相英问现场的一个护士。

“煮鸡蛋吧,营养价值高,吃起来还方便。”

“好,我这就去弄!”

说完邹相英一刻也没有停留,转身便返回了成都。

电话通讯已经恢复,她很快便联系到了一家养鸡场。

“你们那儿还有多少鸡蛋?”

“一万多只吧!你要多少?”

“好,我全要了!”

从5月14日上午开始,邹相英便同她的员工们在公司院内的空地上,用砖头垒起一个大灶煮鸡蛋。“一锅放几百个,轮流煮,不能停。”

晚上9点,最后一锅鸡蛋终于出锅了。顾不上休息,邹相英就和员工们连夜开车把这些熟鸡蛋送去了绵竹。

5月15日早上6点,拖着疲惫的身躯邹相英赶回了成都。

“他们都说咱煮的这些鸡蛋很好吃!” 一名员工高兴地对她说。

“哦!”邹相英的嗓子已经哑了。

青联刊:灾难过去十几天了,您现在在忙什么?

邹相英:一方面在忙公司的生产自救啊,另一方面还在联系一部分朋友,准备再在灾区建一所希望小学。

青联刊:您已经向灾区捐了那么多钱,为什么非要去灾区一线呢?

邹相英:当时很多灾民还压在废墟下面,他们更需要的是食物、药品和帐篷。我去灾区只是想尽快地把这些东西送到他们手里,给他们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青联刊:去灾区和捐钱有什么不一样?

邹相英:不一样的,在灾区获得的感动是捐钱永远也无法体会到的。

青联刊:在灾区最让您感动的是什么?

邹相英:志愿者。他们有的跑了几千里的路来救灾。在去绵竹的路上,所有人看到他们打出“我们都是四川人”的标语时都哭了。很多志愿者都是流着泪在接送伤员。我前两天还给在巴黎的朋友打电话说,放心吧,中国垮不了!

青联刊:中国垮不了!您说出了所有中国人想说的话。

邹相英:经历了这次灾难,我们青年人的责任感、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一下子都出来了。就像温总理说的,多难兴邦,中国是垮不了的!

青联档案: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

上一篇:万晓林:“华西”为生命开路 下一篇:韩红:我只是一名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