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1 09:48:28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8年6月本院门诊患儿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3例,治疗组患儿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对照组给予双八面蒙脱石散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48例,有效2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78.49%,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51.61%,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临床疗效高于常规药物,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969.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a)-165-02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国,小儿腹泻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在小儿疾病中居第二位。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腹泻病的发病率及住院率仍居高不下。随着微生态制剂在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方面的广泛应用,其在治疗腹泻病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腹泻病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9月~2008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符合以下条件的患儿:①年龄为6个月~3岁,性别不限;②腹泻发病时间3次/d,镜检大便白细胞

1.2 分组及治疗方法

治疗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商品名:妈咪爱)一次1 g,bid;双八面蒙脱石散,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1] :用药3 d后门诊随访或电话回访。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治疗3 d后,186例患儿均获得随访,其中治疗组:显效48例,有效2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78.49%;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为51.6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00

3 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是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类型,若治疗不及时或有严重的并发症,可影响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甚至可造成死亡。此病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可侵犯小肠黏膜,使肠壁绒毛细胞破坏,双糖酶活性降低,肠道内水、电解质运转失调,葡萄糖吸收功能降低,同时由于溶质的转运障碍,排出大量水样便或反复呕吐,使水和电解质从消化道丢失,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轮状病毒所造成的这种小肠绒毛的病理变化,加之腹泻时肠内容物快速通过导致内环境变化,使正常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这就是轮状病毒肠炎时肠道厌氧菌数量减少的原因,而且临床症状越重,其肠道厌氧菌的数量下降越明显。因此及时补充有益菌,对急性腹泻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有生物化学抑制致病菌、占位性保护、营养竞争、免疫清除和黏附受体等。①益生菌可在肠道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有机酸、杀细菌素和抗生素等不利于需氧菌以及外来致病菌的生长、定植;②占位性保护厌氧菌与黏膜上皮紧密相贴,形成生物膜,封闭致病菌侵入门户,使外来细菌没有吸附位置而被排出;③竞争营养,各种细菌的营养分配是受环境限制的,以维持数量和种类上的平衡;④益生菌还有免疫刺激因子的作用,通过刺激免疫器官发育促进红细胞免疫功能,作为免疫佐剂提高黏膜免疫水平进而增强免疫机体抗病能力[2-3]。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是乳酸菌肠球菌属类链球菌、枯草杆菌和维生素C、B1、B2、B6、B12、锌和钙的复方散剂,是小儿专用微生态活菌制剂。富含乳酸菌的微生态活菌制剂,进入肠道后能迅速生长繁殖,乳酸菌为肠道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定居在肠道黏膜,对肠道黏膜起屏障作用和保护作用,阻止有害微生物的侵入,同量还能迅速补充和恢复肠道的正常厌氧菌群,制造厌氧环境,促进以双歧杆菌为主的厌氧菌的生长,使紊乱的菌群恢复正常,因而有效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同时腹泻时,补充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持肠道的完整性防止液体的丢失,能明显减少腹泻的次数和大便排出量,减轻急性腹泻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并明显减少由腹泻所致的儿童脱水和死亡[4]。

本结果显示,治疗组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3 d后,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能有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而且该药使用方便,安全,容易溶解且口味好而易被婴幼儿接受,是值得在临床应用的治疗小儿腹泻微生态制剂。

[参考文献]

[1]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委会. 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临床儿科杂志,1998,16(5):358.

[2]Fric P.Probiotics in Gastroenterology[J].Gastroenterology,2002,40(3):197-201.

[3]Heller F,Duchmann R.Intestinal flora and mucosal immune responses[J].Int J Med Microbiol,2003,293(1):77-86.

[4]盛晓阳,沈晓明.锌缺与乏与儿童感染性疾病[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164-166.

(收稿日期:2010-02-08)

上一篇: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DHS 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