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7 10:18:30

【摘要】 目的 研究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作两组,其中,观察组有66例,对照组有50例。所选患儿都予以光照治疗以及苯巴比妥,但观察组患儿再加以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和能量合剂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黄疸的消退时间是(4.17±1.40)天,而对照组是(5.75±3.77)天,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时间略短;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9%,而对照组为76.0%,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新生儿患有高胆红素血症时的治疗,若加以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进行辅助,能够减少黄疸消退以及住院的时间,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535-01

在新生儿时期,高胆红素血症很是常见,特别是在新生儿的早期所出现的高胆红素病,其极大部分是未结合的胆红素发生增高,容易透过患儿生物膜和血脑屏障,致使神经发育遭受显著影响[1]。所以,在临床中,必须对高胆红素血症采取高度重视的态度,并及时进行诊断以及尽早予以防止。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中含有枯草杆菌与肠球菌,能够直接补充人体生理菌丛,并抑制致病菌,从而促进人体物质的消化以及吸收,最终使肠道中的菌群失调得到调整。现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其中,有72例是男孩,44例是女孩;发病时间:24例是0到7日,60例是8到28日,30例是29日到2个月,2例是1个月;患儿类型:4例是早产儿,110例是足月适龄儿,2例是足月小样儿。

1.2 方法 所选患儿在被确诊后,都予以了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例如:对症治疗、光照治疗以及苯巴比妥等)。此外,观察组患儿再加以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和能量合剂进行辅助治疗。剂量为:每次0.5到1g进行口服,每天2次;能量合剂进场进行静脉滴注。本研究所选的能量合剂是维生素中的A、B6、C三种维生素和三磷腺苷酸。

1.3 评判疗效的标准 若3日之内,患儿黄疸出现基本消退,其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则视为显效;若4到6日之内,患儿黄疸出现基本消退,其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则视为有效;若7日之后,患儿黄疸还较为明显,且临床症状没有缓解,则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SPSS17.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t与x2进行检验,P

2 结 果

2.1 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有效率是90.9%,而对照组是76.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在新生儿时期,黄疸是最为常见的疾病。在所有新生儿中,约有60%的新生儿会发生程度不一的黄疸,特别是在新生儿的早期,其更是常见。导致新生儿患高胆红素症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地区以及诊断条件存在不同,则其发病原因也会具有很大区别。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具体特征,足月儿中,有50%左右会出现肉眼就能见到的黄疸;早产儿中,有80%左右出现肉眼就能见到的黄疸[2]。新生儿的胆红素为其血红素所分解的产物,大约有80%是来源于其血红蛋白。因为在胎儿期,其血氧分压较低,体内血红素较多以及红细胞的寿命较短等原因,致使新生儿在每天中所生产出来的胆红素显著高于成人。此外,新生儿在出生时,经常会出现程度不一的酸中毒;早产儿的血红蛋白的含量比较低,会对血中的血蛋白和胆红素间的结合造成影响,促使血中没有结合的胆红素发生增高,进而致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3]。

胆红素对人体的脑及心肌等重要器官均存在毒性作用。如果血清中胆红素达到一定程度(156μmol/L)时,就可能使得机体组织器官出现严重损伤[4]。尤其是对早产儿,还有酸中毒、缺氧以及窒息等情况,就更需要实行积极干预措施。以前对于黄疸治疗,通常是采取蓝光照射治疗或是予以尼可刹米以及苯巴比妥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116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如光照治疗以及苯巴比妥等),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进行辅助治疗。从治疗结果可知,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结合的胆红素通过胆道排泄至肠道中,在小肠中基础上没有被吸收,当到达人体回肠末端以及结肠之后,有一部分会被肠道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所分解,成为没有结合的胆红素,之后被细菌所还原为尿胆原与尿胆素[5]。因此,肠道细菌对胆红素的转化以及排泄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减少没有结合的胆红素的再次吸收;如果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感染所引起的,其毒素除了能引起溶血,让胆红素的生产过多之外,亦能抑制人体肝酶活力,致使肝细胞的摄取同胆红素间的结合能力降低。在服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之后19分钟,其就能在肠道中定居,并快速增值,其作用是分泌促肠的活动素以及促进肠道的蠕动[6]。

研究中所用的能量合剂之中的辅酶都是极为重要的,其也是人体中能量的重要来源,并参与到人体中的糖、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活动,能够改善人体细胞的营养,尤其是能够促进患儿受损细胞功能的恢复。因此,能量合剂对高胆红素症患儿肝细胞酶功能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而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和能量合剂进行联合辅助,可以大大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时,若加以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能够加速胆红素排泄,并使得胆红素在肠肝中的次数减少,从而加速黄疸的消退,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海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93-94.

[2]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277.

[3] 李洪琼,任小玲,贺引,等.早期应用蓝光照射预防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96例[J].激光杂志,2011,32(3):48-49.

[4] 茵栀黄口服液临床研究协作组.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9):663-668.

[5] 赵冬莹,张拥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9):887-890.

[6] 张文瑛.培菲康、茵栀黄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68-69.

上一篇:利用旧义齿制作个别托盘的临床效果 下一篇: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