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轻型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0 08:36:13

[摘要] 目的 研究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诊断为1、2期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保肝、调整芳香氨基酸与支链氨基酸比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每日30~100 mL)、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2片,日3次)口服,治疗4周,观察患者肝性脑病的改善以及血氨、肝功能的改变。 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0/36)和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P = 0.011);观察组血氨下降更显著(P

0.05)。 结论 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效果好。

[关键词] 乳果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a)-0078-03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严重肝病导致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是重症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重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高血氨是公认的最关键因素之一[1],临床上80%以上的患者血氨升高[2]。乳果糖与微生态制剂在理论上均可降低肝性脑患者的血氨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验证其实际疗效,2009年1月~2012年1月笔者采用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肝硬化患者中选取72例诊断为1~2期肝性脑病者,全部入选对象经影像学、实验室、脑电图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符合《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3]1~2期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有神经系统疾病者;(2)存在精神心理方面疾病者;(3)近4周内服用镇静剂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者;(4)酒精性肝硬化仍在继续酗酒者;(5)伴随严重的心、肺、肾脏疾病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7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其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氨水平、肝功能)相似,具有可比性(P > 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保肝、调整芳香氨基酸与支链氨基酸比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30~100 mL/d)、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2粒,日3次)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性格和行为异常程度的改善以及血氨、肝功能的变化。乳果糖剂量的调整:根据大便次数调整,以保持每日2~3次大便为宜。药物来源: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动”牌乳果糖口服溶液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胶囊(美常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改善状况、神经系统表现、脑电图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血氨、肝功能改变。

1.4 疗效评价

显效:临床表现及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消失,脑电图正常;有效:认知功能障碍及性格和行为异常程度有改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减轻、脑电图改变趋向正常,但达不到上述显效标准;无效:认知功能障碍及性格和行为异常程度、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及脑电图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临床观察,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55.6%;两组对比,观察组疗效更为满意(P

2.2 血氨变化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氨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比较,观察组血氨下降更为明显(t = 6.60,P

2.3 肝功能改变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AST、ALT、TBIL均有下降,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值的均数较对照组更大,但经t检验分析,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66、1.528、1.568,其P值均大于0.05)。见表2。

3 讨论

肝性脑病是一种临床上的较为常见的由严重肝病导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已提出多种学说,包括: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GABA受体复合物的作用、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衡、短链脂肪酸毒性作用、锰沉积等,临床上对肝性脑病的治疗基本都是在以上理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的。由于在以上多种学说中高血氨是公认的导致肝性脑病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血氨水平被认为与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因此,在肝性脑病的治疗中是否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氨水平也就成了临床医生更为关心的问题。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且不被人体吸收性双糖,可被肠道中细菌分解成乳糖和醋酸,使患者肠道的pH值下降,肠腔酸化[5],肠腔内游离的NH3向NH4+转化,而后者不易被肠黏膜吸收[6],从而可减少甚至阻断氨的吸收;口服乳果糖,有利于乳酸杆菌与双岐杆菌的繁殖与生长,从而使肠道内分解蛋白质产氨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得到抑制,减少了氨的产生;另外,利用乳果糖的渗透性腹泻作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存留时间,从而减少了氨及其他毒素的吸收。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乳果糖可用于轻微肝性脑病、有明显症状的肝性脑病的治疗,也可用于肝性脑病的初级预防及二级预防[7]。在关注乳果糖治疗的同时,微生态疗法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证明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的改变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肝硬化的患者容易出现菌群移位,革兰阴性杆菌过度生长,使氨及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增加,从而促发肝性脑病。微生态疗法是通过人为地补充益生菌,使肠道菌群的比例得以重建,抑制产氨菌的生长,减少氨及内毒素的产生;又由于其可以增强肠道的防御功能,从而减少了毒物的吸收,利于肝性脑病的康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是近年新开发的一种微生态制剂,主要含两种活菌即屎肠球菌(SF68)和枯草杆菌,枯草杆菌属于“过路菌”,主要是利用其生物夺氧作用,造成肠道的缺氧环境,抑制需氧的大肠埃希菌等,同时有利于厌氧菌如双岐杆菌的生长。肠球菌SF68能调整肠道菌群,酸化肠道和减少血氨,改善HE患者的精神状态、NCT和VEP等指标[8]。药物所含有效成分在肠道中可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提高内源性防御屏障,减少或避免细菌移位,降低血液中内毒素水平,使巨噬细胞所释放的炎性介质减少,减轻肝损害[9],可用于治疗或预防肝性脑病。

本次研究显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肝性脑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氨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且两种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费用不高,患者依从性好[10];而对肝功能的改善并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可能原因:(1)可能是由于乳果糖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并无明显的保肝作用;(2)研究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及服药量不足等。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在治疗肝性脑病时,乳果糖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的剂量与疗程是否与疗效呈直线相关;(2)益生菌的安全性问题:尽管目前多项研究显示了其比较高的安全性,但仍有微生态制剂导致菌血症、心内膜炎、肝脓肿的报道,且肠球菌的耐药问题日益突出[11],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总结、探讨。

[参考文献]

[1] Hazell AS,Butterworth RF. Hepatic encephalopathy:An update of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J]. Proc Soc Exp Biol Med,1999,222(2):99-112.

[2] 李瑜元. 肝性脑病研究中的失误和探讨[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8):2665.

[3] 邢卉春. 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9,3(4):51-56.

[4] 姜浩,谢青. 肝性脑病临床诊治的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0):1027-1031.

[5] 刘秀芹,李倩倩,曹存梅.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24-25.

[6] 陈康,曹新坚. 间断、长期服用乳果糖预防肝性脑病的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179.

[7] Ji-Dong Jia. Lactulose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New evidence for an old modality[J].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2,27(8):1262-1263.

[8] 周俊,张泰昌.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评价[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6):329.

[9] 张胜利,许君望,魏动娃. 微生态制剂联合谷氨酰胺在肝硬化失代偿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0):95-96.

[10] 杨莉丽,邹兵,王俊萍,等. 乳果糖和益生菌制剂预防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2):75-76.

[11] 唐晓丹,李光辉,吴菊芳. 肠球菌感染研究现状[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3):221-224.

(收稿日期:2012-10-17 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一篇:HPV引发宫颈癌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护理安全管理在母婴同室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