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筹集过程核算》的教学思考

时间:2022-09-01 09:21:39

《资金筹集过程核算》的教学思考

摘要:资金筹集过程核算是《会计基础》教材中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会计要素、借贷记账法、填制有关凭证等,这部分内容是对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也是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第一个基础性环节,起着承上启下、衔接整本教材的作用。资金筹集过程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则是为了阐述其他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基本内容所做的铺垫。

关键词:资金筹集 核算 教学对策

一个工业企业资金筹集的渠道有两条:第一条途径是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介入;第二条途径是投资者投入。因此,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两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我们学校财会专业的学生需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具体情况,实际授课内容比教材上的稍微深入了一点。我首先引导启发学生根据前面所学习的借贷记账法知识,让他们自己解决“短期借款”“银行存款”“实收资本”“财务费用”“应付利息”这几个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其核算内容,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我分别给出两道关于向银行借入资金和投资者投入资金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每笔经济业务发生以后会计上需要进行哪几步核算,每一步核算所涉及的会计账户有哪几个以及这几个账户的资金变化情况。经过分析,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准确的写出会计分录。最后,通过做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每个小组分别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别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这部分经济业务核算步骤明确,内容清晰,不是特别难以理解。

一、认清学生学习《资金筹集过程核算》存在的困难

第一,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资本公积”账户的核算内容,对于什么是资本增值、资本溢价、投资者的投资在被投资企业有时为什么不能占有100%的份额等这些问题模棱两可,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只是机械的记忆,采用死记硬背,套用的方式来做题,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活学活用。

第二,短期借款利息如果采用“按月预提,按季支付”核算时,刚开始时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有些混乱,思路不清,特别是按季支付利息时的核算,为什么应付利息账户是两个月利息,最后一个月利息直接支付。还有就是最后一步到期还本付息的核算,这是一个一借多贷的复合会计分录,既要做还本的核算,还要做最后一个季度支付利息的核算,学生学习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三,接受投资者以固定资产进行的投资,该“固定资产”如何计价,如何确认“实收资本”的价值,为什么有时是合同或者协商价值,有时又是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学生感觉到有些吃力,容易混淆。

二、全面做好《资金筹集过程核算》的教学对策

针对学生学习时存在的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通过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会理解由于接受投资者投入资本而形成的资本增值记入“资本公积”科目。对于什么是“资本公积”,可由三名同学甲、乙、丙分别扮演三个投资者,他们每人出资100万元,发起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0万,经过三年运转,该公司经营效果良好,目前留存收益120万元,现在又有一名投资者丁申请加入该公司,出资100万元,并希望与甲、乙、丙三名投资者平等的占有该公司股份的25%,试问甲、乙、丙三名投资者会同意吗?一定会不同意的,为什么呢?学生会积极发言说出各种理由,教师这时应加以肯定和表扬。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在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中,遇到企业重组并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时,相同数量的出资额,由于出资时间不同,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在企业创立时,不但投资者风险性很大,而且资本利润率很低,而后加入的投资者既避开了产品试生产,开辟市场的风险,又享受了企业经营过程中业已形成的留存收益,所以为了维护原有投资者的利益,新加入的投资者要付出大于原有投资者的出资额,才能取得与原投资者相同的投资份额。其中,按占注册资本比例的投资额部分记入“实收资本”科目,多出的部分记入“资本公积”科目。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这两个账户的核算内容。

其次,讲解短期借款利息采用“按月计提,按季支付”核算方法时,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引导学生回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核算的思路步骤弄清楚,我借助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每月末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季末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展示给学生,同时画出“应付利息”账户的“丁”字账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了“应付利息”账户里有两个月应付而未付的利息,所以季末实际支付利息时,“应付利息”账户是两个月的利息数额,同时要特别强调季末支付利息时,本季度最后一个月利息不用计提,直接支付就可以了,所以会计分录是“借:应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有款”。尽管这部分的核算有些麻烦,但课堂上,同学们理解很快,会计分录的思路和步骤都很清晰。

再次,讲授企业收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核算时,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分别给出了固定资产的几种不同计价方法,让学生分析比较企业收到一台设备,“固定资产”账户的入账价值是什么?然后,教师归纳,找到会计上的法律依据,即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一条规定,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除外。由此可见,在收到固定资产投资时,应当按照合同或者协议价确定“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但如果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就按公允价值入账。

通过《资金筹集过程核算》的教学,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掌握资金筹集过程的核算,教师所强调的知识点非常明确,效果很好。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完整的课堂授课过程,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该知识体系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日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重点知识精讲,难点内容细化,理论知识实践化,尽量能使学生边听课,边思考,边掌握,真正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教师还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2008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

[2] 李海波.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3]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组.会计基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会工作现状思考 下一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宗教哲学教育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