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 第3期

时间:2022-09-01 06:18:51

勿让“消费爱国”误了农民

张 运

经济增长显现疲软,“消费爱国”日渐成为一种呼声。但让农民提前消费去拉动内需,于情有点残酷。通过对贵州、湖南等地农村的调查,华中科技大学贺雪峰教授率领的调查队认为:(这些地区的)农民基本是以青春为代价赚取收入,花光积蓄后很难有再次获得收入的能力,因此鼓动农民提前消费是不负责任的。

于理,并不恰当。其实质已忽略了原本不平等的消费能力,忽略了贫富差距。

农民失业与就业困窘交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2月2日公开表示,农业部春节前针对国内15个省的165个村庄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1.3亿农民工中已有15.3%左右失去工作。

由于中国政府的政策性托市收购、提高农民补贴以及免费义务教育,农民手中的余钱有增加,但几乎所有农家都可能随时由于医疗、教育等问题而返贫。在隐忧未除时,即便是鼓励他们消费,也会事倍功半。

对上访釜底抽薪

魏文彪

2月13日,在河北省干部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张云川说,现在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主要的是少数干部作风不好造成的。据河北省局分析,在去年500多批次赴省集体上访中,因干部作风问题引发的近200批,占到了总量的近40%。

这一数据的公布与结论的得出,实际也为有效减少上访事件的发生提供了解决的路径。那就是减少上访事件的发生,需从整顿干部作风入手。唯有有效整顿干部作风,抓好吏治管理,建立一支真正为群众利益负责的干部队伍,真正在广大干部心中树立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最高宗旨的意识,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群众上访事件才能得以减少发生。

整顿干部作风是减少上访的根本之道,强化吏治管理才能对上访起到釜底抽薪之效。而更根本的是要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将行政行为纳入法治当中,并加大群众在决定干部任用与官员前途命运上的权重,社会和谐与稳定才能得到根本的促进。

上一篇:读者 第3期 下一篇:多些“百姓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