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氢氯吡格雷在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9-01 06:17:14

硫酸氢氯吡格雷在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在尿毒症长期颈内置管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分析尿毒症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在服用与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患者中出现的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差异。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共20例患者平均年龄(56±10.2)岁,10例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10例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者半年内未有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者,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者半年内出现导管堵塞者2例,静脉血栓形成者3例。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在尿毒症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预防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硫酸氢氯吡格雷;尿毒症

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治疗心脏疾病中的常用药物。硫酸氢氯吡格雷还可以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①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②急性冠脉综合征得患者: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1]。

回顾性分析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肾内科尿毒症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20例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未服用者出现的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肾内科血透室尿毒症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20例,患者均无凝血常规异常。10例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10例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其中男女各5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6±10.2)岁,原发病: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各3例,糖尿病肾病各4例,高血压肾病各3例,均做血液透析。

1.2 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情况 10例服用患者在置管后一星期无出血者开始服用,服用方法:硫酸氢氯吡格雷50mg/d,口服,均未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疗半年后观察患者血透过程中有无导管动静脉端的互换,有无透析管路的抽动,透析过程中血流量的调节,并对患者进行颈内静脉及上腔静脉血管造影检查。

2.2 结果 10例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者半年内未有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偶有导管动静脉端的互换及透析管路的抽动,透析过程中血流量能调制250ml/min以上,10例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者半年内出现导管堵塞者2例,静脉血栓形成者3例,透析过程中经常出现导管动静脉端的互换及透析管路的抽动,偶有血透过程因血流量不足需提前下机者。

3 体会

硫酸氢氯吡格雷通过限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其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继发的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2]。除ADP外,硫酸氢氯吡格雷还能通过阻断由释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抑制其他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硫酸氢氯吡格雷通过不可逆修饰血小板ADP受体起作用,暴露于硫酸氢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寿命受到影响[3]。

尿毒症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尿毒症患者需要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三种方式来代替肾脏功能。对于确诊为尿毒症拟行血液透析并存在血管条件欠佳无法造瘘的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硫酸氢氯吡格雷在预防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倪唤春,范维琥.抗血小板新药-氯吡格雷[J].中国新药杂志,2001,18(12):888-891.

[2] 卢新华,于一鸿.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12(12):925.

[3] 何金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2011,1(31):36-37.

上一篇:药物流产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下一篇:20例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