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失血性休克的监测与护理

时间:2022-09-01 05:10:10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监测与护理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监测;产科护理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其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产妇体质及是否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不同而异。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发生产后出血69例,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9例产后出血产妇,年龄20~41岁,孕周32~41周,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42例,阴道分娩29例,剖宫产40例,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37例,软产道裂伤19例,胎盘因素(胎盘粘连、胎盘残留)8例,胎盘植入 3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

1.2 结果 5例行宫腔填塞,4例行子宫次全切术,保全子宫65例,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

2 监测

迅速查明产后出血的原因,密切监测产妇的神志、面色、表情、皮肤颜色、四肢感觉、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的变化及产妇主诉,以识别休克的程度。若产妇表现为易激动、烦躁、口渴、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维持正常或稍高、舒张压上升而脉压差缩小,应考虑为休克早期,应及时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量,尤其在产后及时排空膀胱,术后保持留置尿管通畅,正确按摩子宫,按压宫底,防止宫腔积血,预防产后出血。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使产妇对失血的耐受性增加,一般阴道分娩出血量达500 ml,剖宫产失血量达1 000 ml时,产妇才出现低血容量的临床表现,但对产妇出血量要正确测量。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可了解失血多少,血气分析可了解缺氧状况和有无酸中毒情况。

3 护理

3.1 迅速止血 止血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关键,针对出血原因采取清除胎盘残留组织,修复裂伤的软产道,经手按摩子宫底,及时应用宫缩剂(缩宫素或麦角新碱),据临床观察子宫颈或子宫体注射欣母沛对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效果显著[2];子宫动脉结扎或栓塞及宫腔填塞纱条,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等方法,以减少出血,防止休克继续加重。

3.2 建立2~3条静脉通道,尽量用套管针,以保证快速补充足够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同时,还要及时纠正酸中毒、视病情掌握输液速度,注意产妇主诉,预防心功能不全。

3.3 保暖,取平卧,予给氧,保证血液有足够的携氧能力

3.4 护士要具备“慎独”精神,立即组织人员,抽取血样标本并配血,备好急救物品,镇定自若,有条不紊,操作娴熟,保持病房安静,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使之消除恐惧、焦虑,增加安全感,提高从医性。

3.5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可行心电监护,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神志、面色、表情、皮肤颜色、四肢感觉、静脉充盈度、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准确测量出血量;留置尿管,观察尿量及尿液性质,了解肾血流量及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预防肾功能不全等;客观真实做好护理记录。

3.6 注重产妇生活护理,鼓励产妇增加营养,纠正贫血,增加抵抗力;做好会阴护理,保持会清洁,遵医嘱给予足量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3.7 认真做好产妇健康教育指导和家庭回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24.

[2] 蒋美华.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92例的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4975.

上一篇: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护理体会 下一篇: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