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鼓秧歌探析

时间:2022-09-01 03:32:24

[摘 要]踢鼓秧歌是山西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间舞蹈之一。本文简要地对踢鼓秧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历史文化传承进行了文献采风、收集和研究,以期提高人们对踢鼓秧歌的认识。踢鼓秧歌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提高对它的认识,有助于弘扬、推广山西民间舞蹈,对于传承、保护、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舞蹈 踢鼓秧歌 传统文化

山西是中华民族主要的发源地之一,素有“民间舞蹈的故乡”之称誉。三晋大地有着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传统,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风采独特,优美动人。形式多样的民间舞蹈,是三晋艺术之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极高的艺术性,它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秧歌类的民间舞蹈遍及三晋大地,大体可以分为北路的“踢鼓子秧歌舞”、“汾孝地秧歌舞”、“原平凤秧歌舞”、“左权小花戏舞”、“侯马白店秧歌舞”、“临汾伞秧歌舞”等几种类型;而踢鼓秧歌广泛流传于山西北部,是山西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间舞蹈之一。

一、踢鼓秧歌的历史渊源

踢鼓秧歌流行于山西朔县、平鲁、山阴、右玉、庄云,忻州地区的宁武、神池、原平、代县以及内蒙古南部的托克托县、和林格尔、清水河、呼和浩特市南郊、包头、河套一带。①这一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北温带,纬度较高的地理事实使冬季较长,因此农闲季节的漫长需要一种艺术对生活进行陶冶,以满足人民的身心需求。又由于该地处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处,踢鼓秧歌既继承了汉族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的气息,还吸收了边塞人民刚毅勇猛、质朴豪迈、不屈不饶的精神,使其形成了刚柔并蓄的特点。再者晋北地区处于雁门关外,历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为民族矛盾激化、和解的场所,战乱不断的历史事实使当地民风彪悍。这些地理、历史、文化既成,使踢鼓秧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

相传梁山好汉剿灭农民义军方腊部后,接受朝廷正式诏安。由于当时朝廷腐败,阮氏兄弟觉察到诏安梁山是为了利用义军,一旦义军失去了利用价值,梁山好汉们就空有一身本事,而无用武之地,前途将一片黑暗,于是阮氏兄弟拒不受诏。因此朝廷内部大臣及地方官员便对阮氏兄弟心存余悸,怕阮氏将来东山再起,决定将其满门抄斩,以除后患。阮氏兄弟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全家出走,但是如何才能安全逃离追兵,成为全家人的苦恼。面对阮氏家族寝食不安、坐卧不宁的凄清境遇,家族里睿智的阮小七琢磨出一个十分精巧的办法:全家老小乔装打扮,中年男子分别扮头对鼓二对鼓,年轻美貌的女子扮拉花者,体力不支的老者们紧跟于后成后八角,其他比较壮的男人们便敲锣打鼓即鼓道,简单的排练后便向南出发。据文献记载最为活泼的阮小七本人为络旄者,统领大家逃亡并在遇到官兵追赶的情况下通知大家。由于全家人通水性,为了掩人耳目及官府的注意力便一路走路,并未搭船,敲敲打打,从山西一路踢来,昼行夜宿,食露盖天,横穿五六省区几千遥程,一直踢到现越南地界,方得生存。②这也是日后越南阮姓居多的缘故。阮家的灵机一动不仅保存了整个家族,还借机传播和壮大了踢鼓秧歌。

从上述情况看,秧歌的发展与演变,经历的时间跨度很大。封建统治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民间对踢鼓秧歌所蕴含的纪念意义的推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其发展。从关于踢鼓秧歌的民间传说来看,在上述事件发生之前,秧歌这种民间活动就已经存在于当地了。我国在汉唐时期就出现舞蹈与武术相结合的角抵戏。这说明,踢鼓秧歌是在歌舞的基础上,逐渐融入了武术的成分,经过汉唐宋的初期发展,历经宋元吸收了戏曲、武术等的成分,后经历代艺人不断打磨、加工、提炼,到清末民国初期形成一种定型的舞蹈形式。

二、踢鼓秧歌的艺术特点

传统踢鼓秧歌的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和过街场之分。表演踢鼓秧歌由鼓道、前八角、后八角、络旄、歌手、经手、杂工等约30人左右组成完整的表演实体。由于地域特色和民俗乡俗的差异,表演形式会有略微不同。在其表演过程中,踢鼓秧歌是融舞蹈、戏曲、武术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就它的名称而言,“踢”是指舞者的腿部的动作,“鼓”是指舞者所使用的道具,踢鼓秧歌主要以腿踢鼓而舞,故而得名。由于现代社会追求生活的快捷性、简易性,踢鼓秧歌原有的一些风格有所改变,为了舞蹈的方便,现阶段已经演变成身不背鼓,手不抓鼓,踢不见鼓,转换成了锣鼓点的伴奏。但总的来说,踢鼓秧歌注重灵活多变的步伐和脚步,强调技术技巧,富有粗犷、豪放、健美的美感。

踢鼓秧歌历经历史变迁,表演特征逐渐形成了富有自身特点的形态特征,究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第一,历史文化因素成就了独特的表演形式。踢鼓秧歌形成的历史渊源,大抵都和梁山好汉的故事有一定的关联,因此踢鼓秧歌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农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深受农民喜爱;踢鼓秧歌浓厚的武术特点以及拳术套路,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梁山好汉当时的精神风貌;从表演形式上看,各种“舞队”的排舞阵势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反对战争、保家卫国的决心以及追求和平、渴望幸福的期盼。

第二,地域环境因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首先,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全省地形大都以山区为主,山地地形使人们行走时习惯以腰部的扭、拧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在山间行走,也需要人们的脚上刚健、有力、灵活的步伐,故踢鼓秧歌的基本动律离不开“踢、拧、走、扭”四个基本形态;其次,踢鼓秧歌的主要流行地区是山西北部与内蒙古相邻的晋北地区,在长期的磨合之下,该地区逐渐形成了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和内蒙古大草原的游牧文化相交融的文化格局,因此,踢鼓秧歌呈现出粗犷、豪放的艺术特征。

总之,踢鼓秧歌表演特征的形成,既受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又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

三、踢鼓秧歌的历史文化传承

(一)文化内涵

踢鼓秧歌的渊源,与梁山好汉大有联系,虽然它的起源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通过民间艺人的口头相传,不难发现这种口头叙述所隐藏的文化现象已成为了一种地方社会生活的符号。

首先,踢鼓秧歌的口头叙述展示了晋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特殊的地域环境。踢鼓秧歌作为在晋北地区广为流行的民俗活动,既可以强身健体驱除凉意,还可以丰富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以达到精神层次的享受;从人文环境来看,晋北地区处于雁门关外,历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为民族矛盾激化和和解的场所。特殊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使得晋北地区民风尚武。在踢鼓秧歌的表演形式中,很多都与武术密不可分。

其次,踢鼓秧歌的口头叙述也展示了民俗文艺对于民间叙事的渗透。由于戏曲和曲艺逐渐深入人心,其中某些精彩片段必定在民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踢鼓秧歌的流传过程中必定会引入一些民众所熟悉的片段,例如梁山好汉的故事在踢鼓秧歌的起源中就有很强烈的影响,他们与农民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他们的事迹深切地表达了群众的爱憎观,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此借助这些事迹,踢鼓秧歌得以长久地留存下来。在踢鼓秧歌漫长的发展史中,历史演义、说唱文艺对它产生了深远的促进作用。

(二)继承传统,兴旺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作为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它不仅从精神层面鼓舞人、引导人,使人获得精神意义上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塑造其强大的精神人格;它还从物质方面指导人们去消遣农闲时光,使人们强身健体,在这样一种艺术的表演方式下锤炼身体素质,塑造健壮的体魄。可见踢鼓秧歌既能活跃人们的身心,又能使群众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踢鼓秧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传承着历代艺人的智慧结晶和日益形成的生活传统,踢鼓秧歌的意义可见一斑。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被人们淡忘,这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丧失,对于一个理性的民族是不可取的。

弘扬踢鼓秧歌,兴盛传统的民间舞蹈,对于我们这一代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中华民族昂首阔步地在世界发展史上书写浓彩重墨的一笔,不能丢弃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优秀的民间舞蹈,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也为中华民族接受未来的挑战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继承传统,兴旺踢鼓秧歌,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艺术观,也是我辈对传统文化的庄严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M],中国ISBN中心,1993,5.

[2]丁世良,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3]温辛等,山西民俗[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4]李玉明,山西民间艺术[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5]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7]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1..

[8]范金荣,踢鼓秧歌的渊源及演变[J],民间文化,2000,11.

注释:

①详见范金荣:《踢鼓秧歌的渊源及演变》,《民间文化论坛》2000年第Z2期。

②详见郝福胜:《神池,那一片厚重的黄土地》,《黄河》,2012年第1期。

上一篇:中国舞时、空、力的核心——“圆” 下一篇:黔中屯堡地戏中傩舞艺术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