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马:万年未尽的情缘

时间:2022-09-01 03:08:56

平心而论,在人类驯养的所有动物中,马这种动物应该算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了。

想想看,直到蒸汽机出现以前,马一直是主要的拉车动力,以至后来“马力”成了衡量机器功率的单位。它也是游牧民族的生活助手,还曾是战争中交战双方所倚重的工具和力量。马还促进了人类产业和经贸的发展、交流,以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当然马文化也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我国古代相马学就闻名遐迩。马还成为各民族文化歌咏的重要对象之一。以我国为例,在著名的李白的诗篇中,就频频写到马。如李白的“败马号鸣向天悲”,“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等等。

马对人类的贡献如此巨大,遗憾的是,现代人对马和人类接触的重要历史细节却并不完全清楚,为此科学家通过不断探索,陆续发现了关于马的一些重要轶事。

马何时开始为人类效力?

早些时候,人们根据考古发现推测,马是在大约5千年前开始为人类效力的。但后来的一系列新发现,则把这个时间又往前推了5千年。

如最近,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对一种只能通过母系传递的线粒体DNA进行完整研究后发现,几乎所有现生马类都源自于14万年前的一种古马,这种古马后来分裂为18个基因谱系。研究同时还发现,马为人类效力始于1万年前,与牛、羊等其他动物不同的是,欧洲及亚洲的人类分别独立完成了对马的驯服。

与此相印证的是,前不久德国研究人员也对现今生活在全球不同地区的25种母马线粒体DNA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早期人类至少需要驯养77种不同母马,才能形成现代马种所拥有的基因多样性。研究人员据此推断,对野马的驯养应该开始于不同地点。

那么,马最初是在何地开始为人类效力的呢?英国科学家通过进化模型推演确认,欧亚草原西部应该是马被驯化的最初地区之一,后来那里的马在扩散到欧亚大陆各地的过程中,与各地的野马混血,才丰富了现代马的基因。

人与马日渐“融合”

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知道马是一种对环境很敏感的动物,不但是“老马识途”,而且是“老马识人”。

美国科学家曾对马和人的心律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她将心电图记录器安放在自己和4匹马身上,进行24小时监控。在此期间,她和马儿们一同生活,如一起吃饭、散步、嬉戏等等。心电图记录显示,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马和人的心律同步率很高。但如果不和主人相处,马的心率变化和主人的同步率就很低了。这表明,马能感知人的心率,并通过人心率变化感知人的情绪变化。

马受人的影响,人同样也深受马的影响。如马的性格是暴烈、刚勇的,好马即使系在槽头,它也要昂首长嘶,奋鬃举蹄,总是表现出一副不屈服于羁绊的勇士气派。牧业民族因为长久和马相处,所以渐渐具有了与马类似的禀性。英国作家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描述,中亚游牧民族性格非常像马,他写到:“地道的中亚牧民的性格是拙于口才、坦率、粗犷而天性善良,自豪,但也懒惰、易怒、报复性强。”唐代玄奘编写的《大唐西域记》,也承认中亚许多国家的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勇敢。

这些事实表明,马受人的影响很大,人受马的影响也不小。

马还能为人类“立新功”

作为运输和战争的重要工具,马的历史使命似乎已经完成了。在新的历史阶段,马还能为人类“立新功”吗?专家认为,在现代生活中,马除了担当马戏和马术表演的主角,为人类提供娱乐服务以外,还能在两大领域为人类“立新功”。

专家预测,作为集观赏性、娱乐性和体育锻炼于一身的赛马运动,未来肯定会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所以马还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此外,它们还会成为“马匹医生”,为人类治病和康复提供帮助。

专家指出,马虽然不能像海豚那样用超声波给脑部发育有缺陷和有心理疾病的儿童治病,但也能发挥和海豚一样的医疗作用。因马和人类亲近,而且马的步态、骨盆等在行进过程中,与正常人的行进是一样的,所以儿童不但很容易靠近马,与马互动,还能够在骑马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快乐。研究证实,让脑部发育有缺陷和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与马嬉戏或骑马,在生理上能促进患者的身体平衡和动作协调,还能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身体的控制能力,强化心肺功能;在心理方面,可帮助患者建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概念,提高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的乐趣。

当然,未来人们还可能发掘出马的新用途,人与马的情缘仍在延续。

上一篇:探讨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 下一篇: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