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分析

时间:2022-09-01 02:47:44

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文章介绍了影响路基路面质量的因素,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的质量控制和道路施工过程中路面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道路施工;路基路面;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随之发生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加大,管理力度,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目前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值得注意之处。我国进入WTO以后,建设项目也进入国际市场,我们必须更加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意识,使公路建设水平越来越高。

1影响路基路面质量的因素

路基的质量问题对整个公路的质量问题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公路的建设要求有平整的路面,但是,公路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仅是因为其所跨越的距离长,还有公路的建设跨越的时间隔很长.因而.在建设公路时要对影响路基路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免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疏忽而使得整个工程功亏一篑。以下为常见的影响路基路面质量的因素。

1.1公路施工的组织设计

公路建设是一项需要精密技术的工程,因而施工组织中的成员不仅要有专业的公路相关的技能,还要同时具有丰富的公路施工经验。许多公路的质量达不到标准,都是由于公路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或者公路监督人员懒散的工作态度。对出现问题的公路不给以及时的补救.使得公路在短期的使用内出现了质量问题,不仅浪费了公路施工时的成本.而且补修公路的时候也花费了巨大成本。因而,施工组织成员要经过严格的筛选,以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发生专业性问题而拖延公路施工时间。

1.2公路施工方案

公路的施工方案都是在确定公路建设时,即公路建设前就需要制定好的.对公路的施工工序具有指导作用。施工方案的完善程度对公路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完善的公路施工方案会节省大量的施工时间.而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对公路质量也有保证。而不完善的方案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等资产,影响完工时间,对公路的质量也有一定的损害。

1.3施工管理方法

公路建设对人力、物力的耗费量很大.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详细的管理方法对公路建设进行统一安排.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将组织中人员充分的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员的进行科学的调度任用,可以保证施工有序、稳定的进行.而且对公路建设所需要的用料、工序等也都提供专业的管理,遇到突发事件能够稳定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经过科学的安排,能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4质量监督

质量问题是公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即使再严密的技术,科学的管理.都不排除突发状况,因而,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要有严格的监理,在施工完成后,也要对公路质量给以严格的检查,避免在公路开通后因为质量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2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的质量控制

2.1路基土的控制

路基一般是用自然土修筑的,在路基填筑之前应对自然土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以便指导路基施工及对路基填筑成品的检测,从有关试验结果分析:土质颗粒越细,其相应的回弹模量越低,而砂性土回弹模量比较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砂性土是良好的筑路材料。施工选择取土场时,我们通过选择塑性指标较小的土来填筑路基。当路基土的力学性质较差或路基施工受气候、水文等条件影响时,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对路基土进行稳定:

(1)石灰稳定路基土。此方法适用于土质较差或含水量比较高的土质。在换土不经济、工期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宜采用石灰改良土质,达到填筑路基的要求。

(2)掺加粒料。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采用掺加砂砾、碎石、炉渣等粒料的办法。

2.2压实度控制

2.2.1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

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才能达到最大密实度,因此,在路基填土压实过程中必须随时控制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过大时,应晾晒风干至最佳含水量再碾压。施工过程应连续作业,减少雨淋、暴晒,防止土壤中的含水量发生大的变化。

2.2.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土层填土厚度以不超过30cm为宜、分层铺筑压实,施工中尽可能采用重型压实机具进行施工,对于同一类土来说,采用轻型压实所得出的最大干密度较采用重型压实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小,而最佳含水量又较采用重型压实的大,现行普遍采用的重型压实所相匹配的压实机械如50工震动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而采用吨位更大的羊角碾时,它的压实功可以增加,而其所能达到的压实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压实功的增加,施工时土的含水量又可以降低。由于土基密实度的提高、含水量降低从而可以提高路基的回弹模量。利用羊角碾进行压实应注意采用复合碾压的方式。羊蹄足压入土层内,使得压实功传人较深的土层。又由于蹄足的挤压,使得蹄间也受到一定的压力,这样土层上下压实得比较均匀,但羊角碾在拖动碾压后,表面呈松散状态,如果不采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会出现表面不密实、不均匀。再填土时压实层增厚,在交界面形成一薄弱层,光轮压路机一般表面压实较好,可以弥补羊角碾压实的不足,起到互补的作用。

2.3强度控制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

路基工程,压实度反映路基每一层的密实状态,弯沉值反映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当两者都达到合格要求时,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才能符合要求。

3道路施工过程中路面的质量控制

3.1基层平整度的控制

在施工时如何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对于不同的基层要区别对待,对于石灰稳定土作为底基层的平整度控制比较容易,可用平地机刮平至合格的平整度,因石灰土作为底基层其平整度要求的标准较低;而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则不同,其平整度控制较石灰土难,要求又较其高,同时它对面层平整度的影响较大,面层平整度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和安全;水泥类稳定材料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的施工对压实时间要求不严,水泥类稳定材料的施工受到终压时间的控制,控制不好就会对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水泥类稳定材料一般接头较多,影响平整度,为了能够延长初凝时间,我们采用缓凝减水剂,通过现场试验初凝时间平均达到27min,这样就可以对摊铺长度、压实程序进行设计。基层采用摊铺机摊铺时注意摊铺宽度较宽时,布料器转速快。导致两侧混合料发生离析而影响成型和平整度。

3.2路面裂缝的控制

对路面裂缝的质量控制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方面,因为路面是对地基的一种保护,一旦路面出现裂缝.雨水就会随着缝隙渗入到底基层.损害公路的结构.给整个公路带来破坏。路面出现裂缝主要与选择的材料有关,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等都是影响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因此在使用水泥、沥青等材料铺设路面时.要考虑到这类材料的特性,将其科学的与其他材料进行混合,材料的选择要偏向与收缩性较小的材料防止路面在受压时发生大规模的变形。材料收缩主要是因为其含水量和塑性指标的关系。因此在购买时要仔细辨认其规格,先看是否符合再购买.对防凝减水剂的使用也要按照规定剂量使用。

3.3水破坏的控制

水对公路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它不但降低路基的强度,同时高温水还易使沥青剥落,成为公路破坏的第一杀手。高速公路由于一般设计路堤较高,且多有硬路肩,路基内的水害不严重,所以主要防止路面水下渗,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在我国已建成的沥青路面高速公路经常在雨后出现一定量的坑槽,原因就是水破坏,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雨水渗入路面,形成高温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从碎石上剥落下来,两者分离。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坑洞。施工时采用粘结力强的沥青和碱性石料。考虑到耐磨,磨耗层采用玄武岩,另外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矿粉,增加其粘结力,表层施工按防水层处理。使水进入不到结构层内部,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破坏。

3.4使用改性沥青的好处

现代公路和道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使用环境发生的这些变化对石油沥青的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石油沥青改性,使其适应上述苛刻使用要求,经过数十年研究开发,已出现品种繁多的改性道路沥青,表现出一定的工程实用效果。

4结束语

路基路面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交通运输的效率有着重大影响,因而,作为公路建筑人员要在保证现有公路质量的前提下,继续对新材料进行试用研发,引进先进公路建设技术.提高公路建设的科技含量。促进我国公路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峰.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J】.交通世界,2008(06):103-104

【2】张忠伟.浅谈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6.

【3】候丽萍.提高城市道路大修工程路面质量的探索【J】.科学之友(B版),2007,(1).

【4】刘淑芳.路基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2.

上一篇:分析建筑绿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要点 下一篇:建筑方案设计在建筑物抗震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