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一定要有等级观念

时间:2022-09-01 02:05:01

企业内一定要有等级观念

能说说企业的现状吗?

葛基中:欣海报关的主营业务是外贸、仓储、物流、货代。我们目前有800多位员工,年营收四到五个亿,在上海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去年还被评为全国报关百优企业。

这些员工的年龄构成怎么样?你最看重哪个年龄段?

葛基中:50后有十来个,60后也不多――主要是70后和80后的。我觉得,80后是个不错的群体,至少在我公司是这样的。在我公司里,有些50后已经开始吃老本,他们原先都在海关呆过,现在还在凭老经验工作,缺乏创新能力;而这群80后非常要强,自觉钻研业务,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70后、60后都稍强――现在公司的一线主力都是80后,我们也努力培养他们,送他们去院校进修。现在社会上有种论调,说“80后是不负责任的一代”,我觉得,那可能是对80后的理解不够吧。

和年轻人相处,有没有使你困惑过?

葛基中:要说困惑,现在招的1989年以后出生的那批上海孩子――可以说是90后,比较难管理。他们家庭条件太优越了,吃不得苦一加个班,家长电话就打来了;批评两句,马上眼泪直流。对80后的管理就比较好一些,一些老的经理与80后是师徒关系,跟50后、60有一种共同创业的情结。其实,各种年龄段的矛盾还是有的,就像我们对一些老同志,退休了还会给他们顾问费,有些80后就有意见了――他们是以绩效考核来发工资的嘛。在这种情况下,我尽量跟他们沟通,我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慈,是一种孝,是一种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恤老同事,这也是我们欣海的一种“孝”的企业文化。

公司有没有刻意维护一种企业文化,从而使员工放弃原有的价值观?

葛基中:就像我刚才说的,80后对老同志拿顾问费有意见,我说,他们是创业者,没有他们当时的努力,就没有公司今天的成就,所以不能忘。我一直给他们灌输这种儒家文化――孝义,尽可能地让员工去理解这种价值观。至于员工,我能允许他们有独立的价值观,底线是不要触犯社会道德伦理,不要引起公司内部的冲突。比如,有主管经理在部门开会时吸烟,他部门里就有一些80后的女生,非常反感,与经理争吵起来,并反映到我这里来。我会当众对她们说,提出意见没错,但因此跟经理吵架就是不对的;事后,我也会在小范围的场合下批评那位经理,告诉他没有照顾到下属,没有全面考虑问题,也会请他做出调整。再比如,我学佛,但我从不会把这种信仰强加给我的员工,我只要求他们,做个善良的人,做个正直的人。

怎么看待强势管理?

葛基中:我是军人出身,所以对等级很看重。在公司,我觉得等级观念非常重要――就像打仗的时候,当兵的就要服从军官的命令。军令如山,这才能保证一支部队(企业)的执行力。我不能容忍在企业里不尊重上级的员工――有些员工自命不凡,不把自己的上级放在眼里,顶撞上级、不执行上级的命令和任务,公司就会严肃警告他。同时,我一定会给有岗位级别的干部充分的权力感,让他们在下属面前有尊严。在企业,强权管理能使企业目标更明确。比如说,我们公司有赏罚措施,要是员工表现好,我会按条例奖励。难就难在要是员工违反了制度,你会怎么处理?要是犹犹豫豫甚至投鼠忌器,只会加大我们的管理成本一必须强制执行,效率才是最高的。不过,在强制执行的前提下,我会考虑感彩――特别是对90后,更要多些情感上的关心。比如说,90后出现问题后,我会反思――他们不见得全错,我们也不见得全对,只是彼此的视角和观念不同而已。

怎样看待企业内的“帮派”倾向?

葛基中:这个也要一分为二来看。一群人价值观相仿,经常扎堆在一起,其中一个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其他人会群策群力帮他渡过难关,为公司争得荣誉和利益――这就非常值得推崇。但要是他们的价值观跟整个公司的利益有重大分歧,甚至到了水火不容,那就要干预和协调了。我的策略是,不论帮派、只讲价值观,只要目标一致、可以给大家自由度。让其中原先做销售的去做管理,让做管理的去做销售,在相互换位思考下,改变他们的价值误区。企业的员工,就像五行一金木水火土,各有各的特性。作为管理者应该做的,就是根据他们不同的禀赋,相生相克的属性,使每个人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富有活力的平衡。

上一篇:拿了工资,80%的员工就跑了 下一篇:创投入的六项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