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老人,扶起心中的道德标杆

时间:2022-09-01 12:52:06

扶起老人,扶起心中的道德标杆

【素材呈现】2013年6月15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正南花园小区内3个小朋友在楼下玩耍,扶起一位摔倒老人后,却没想到遭遇一场被索赔的持久风波。小朋友一方家长表示,3个孩子当时看见一老太太摔倒便上前去扶,不料老太太起身后却说是3个孩子打闹将自己撞倒的,随后和儿子一起上门,要求孩子家长赔偿医药费。“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反被诬陷索赔”事件引起社会热议。警方调查后称老太太系自己摔倒,给予了老太太及儿子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社会一片叫好。

立意一:为“童真无邪、热情救助”的心喝彩

运用点拨:援引事例,以排比段的形式直抒胸臆,倡导全社会为良善之心喝彩,勇于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四川达州三个孩子救助老人反被诬陷讹诈”事件终于在司法机关“给予当事人母子行政拘留并罚款处罚”的公正判处下落下帷幕。虽然“以老讹少,德不着道”的行为让我们有些遗憾,但我们在抚慰孩子们受伤的心灵的同时,不能不为他们童真无邪、热情救助的心喝彩!

家长应该为孩子们喝彩!只有良善的家庭环境才会孕育出品行兼优的孩子。家长正确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嘉言懿行的保障,它无关家庭的富裕、居室的豪华,关键是身居其间的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幸福。这样的家庭才会带给孩子健康快乐,培育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品质,让孩子充满正能量。孩子的热心救助能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勉励,对孩子向真、向善、向美是莫大的鼓舞,它可以让孩子相信自我,敢于面对一切丑恶行为。这是家长应做到的!

师长应该为孩子们鼓掌!学校教育以德为先,时时处处都在为孩子营造德育氛围,树立德育典范,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老师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日复一日付出,一点一滴教诲。孩子们耳闻目染,总以老师为榜样,言行举止无不深受影响。疏导孩子们因热情救助而遭受诬陷讹诈造成的心理创伤,引领孩子们知真、知善、知美、知行,是老师不可推卸的职责,更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全社会都应该为孩子们叫好!孩子们自觉自愿及时出手救助老人,展现的是他们纯真无邪、善良美好、爱老敬老、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和人格操守。这正是我们社会所欠缺和需要的!积极倡导和正面宣传孩子们热情救助的善举,保护好孩子们难能可贵的热心、爱心,是我们共同的呼声!我们需要更多像孩子们一样的热心和真、善、美之心来让冷漠的社会回春转暖!

莫让孩子们过早看到丑陋、尝试阴险、体验屈辱,莫让孩子们白纸般的心灵受到无辜伤害,莫让“诬陷讹诈”冷却了“热情救助”的良善之心。为孩子们喝彩吧,以此抚慰他们行善之后受伤的心,以此赞赏他们用天真无邪扶起了众多人摔倒在地的“良善之心”,以此赞赏他们扶起老人的同时也扶起了摔倒在人们心中已久的“道德标杆”!

立意二:受助者应当多一份感恩,少一份算计

运用点拨:援引事例,联系社会现实,指出扶起老人反被讹诈事件缘于“失德”与“得利”两个方面,指出道德的救赎必定建立在人性良知的回归上,而老人更应该是善良慈祥、德高望重的表率。

众所周知,“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我们也都在积极地践行着这一美德。作为受助者,大多数都心存感激。然而,少数受助者的做法,诸如四川达州三名小孩去扶摔倒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却让人感到气愤与心寒,甚至有人感叹“好人难当”,于是面对需要救助的对象“望而却步”。这是出于自我保护而引起的道德恐惧,它带来的是道德的滑坡和社会信任的流失,甚至会波及更多方面。道德恐惧具有传染性,传播起来比正能量要更快更远。

试想,如果每一次的助人为乐,施助者都要付出代价,道德都要遭受冲击,这样的社会何其悲哀?寻根逐源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各地“彭宇案”的发生,究其根本,大概有两方面:“失德”与“得利”。

道德的救赎,源于人性良知的回归。人之初,性本善,道德的重塑,是一项浩大工程,我们有耐心也有信心做好。我们期待着,被扶起的老人及其家人能多一份感恩,少一份算计;我们期待着,该出手时,伸出的援手依然能筑起温暖的城墙。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老人们应该是善良慈祥、德高望重的长者、尊者,让年轻人尊重、敬重。在印象中,中国的老人一般都是彬彬有礼,平静与安详,把品行看得很重。而孔子理想中的人生境界也是“六十而耳顺,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人上了年纪,眼界应该更为开阔,心境应该更为豁达,应该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宽容。

立意三:“欺诈”岂可囚禁“爱心”

运用点拨:先呈现当今社会的怪事――助人为乐反遭讹诈,然后引用事例,深入分析这一恶性事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最后以排列反问句提出“欺诈能否囚禁爱心”的问题,再结合上述事件的处理结果及社会反响等证明“欺诈无法囚禁爱心”这一观点,“爱心”与“正义”仍是我们日后需要坚持和倡导的。

培养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不仅是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也是我们国家历来倡导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社会却出现了一些怪事:做了好事非但得不到感谢,还有可能因此被冤枉诬陷,更严重时可能还会深陷骗局无以自拔。正是因为有一些道德品质败坏的人利用“同情与爱心”行骗,才使得人们无法分辨哪些求助是“真需要”,哪些求助是“装可怜”。

四川达州三名孩子“扶老人反被诬陷”的事件已落下帷幕,但最令人担心的是此事会在那三名无知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和伤害。因为他们的助人行为不仅没有得到当事人的肯定,反而累及自己的家长要为此次事件承担经济赔偿,更给家里增添了许多麻烦事。在他们原本对“爱心”纯粹、简单的认知中,无奈地、人为地掺杂了“金钱、利益、欺诈、责任”等其他成分,这与他们平时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背离、相脱节,对他们的成长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今后的日子里,在同样的场景下,他们还会再不假思索、勇敢无畏地伸出援助之手吗?

是什么让“做好事反被讹”屡见不鲜?是什么让人发出“好事做不得”的感叹?金钱、利益、欺诈真的可以一直凌驾于良心之上,囚禁爱心吗?答案是否定的。从那些愿为孩子们的义举力证清白的人们的行为中,从司法机构公正严明的判处中,从社会舆论中,我们看到了全社会人们为“爱心”伸张正义、为“正义”主持公道的决心与信心!

立意四:走出“扶与不扶”的困境的支点

运用点拨:从三个方面指出“走出‘扶与不扶’的困境的支点”,中间援引近期各类关于“扶”与“不扶”的事例作为论据,力证支点的构建旨在“以人性取代冷漠,以理性替代焦虑,培育健康向上的国民心态,使良善从‘摔倒’的低地上站起来”的观点。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扶人被讹事件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走出“扶与不扶”的困境,需要构建社会向善的支点,这就是:舆论理性、司法中性、内心人性。

舆论理性,是塑造健康价值取向的肌体组织。任何道德判断、价值取舍,都需要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基石之上。当下舆论的一个很大弊病,就是习惯以非黑即白的逻辑标签,简单评判某一事件。凡有倒地被扶,我们总想“证明”点什么,要么是增加“好人遭诬陷”的反面案例,要么是多一个“还是好人多”的正义标志,价值判断动辄走在事实判断的前头。标签化的最大风险就是,它往往企图以一概全。可就在这两天,上海一名骑电动车的男子因意外倒地不起,围观者中有位外国女士蹲下来紧握他的手,陪伴着直到救护车到来;郑州街头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大家报警后在现场守候,直到120赶来……这才是生活的真相,任何拔高与矮化,都是阻碍正确判断的顽石。最大程度地还原真相,就事论事,还原热点中不同个体的行为选择,才能正确安放我们心中的价值预期。

司法中性,是塑造健康价值取向的骨骼支撑。道德建设有时候需要通过外在力量,对过错方进行干预、约束与纠偏。司法体系,最应该充当“保护神”的角色。很多舆论认为,正是当年“彭宇案”的沸沸扬扬,成为此后大家在“扶人”问题上道德决堤的滥觞。正确的司法站位,能最大程度避免民众的心理迷失。四川达州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太反被诬陷索赔的消息,在警方调查公告、拿出证据为三个小孩证明清白之后,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尽管因老太太有异议,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但在此类纠纷中,充分尊重证据、不预设立场,以公检法的中立站位廓清真相,值得肯定。遵循法治的逻辑,不放过每一个讹诈者,也不冤枉每一个良善者,让恶人现形,给好人撑腰,才能让更多的人在取舍面前不再犹豫。

内心人性,依然是一个健康社会的灵魂与血肉。一个社会要健康运转,必须有一些最基本的观念来支撑。无论有千般万般的外部理由,如何对待一个摔倒的老人,最终都是每个人源自内心的选择。大家有顾虑不假,但要说冷漠至极、道德滑坡,恐怕也并不客观。那些积极报警守护现场的人,那些互相作证积极救助的人,何尝不是闪烁着朴素的道德之光?良心,终究是最终极的信仰,蛰伏在内心深处的宝贵人性总有难以想象的强大力量。燃起一团团良善信仰的内心热火,温暖将接力传播。

“扶与不扶”的纠结,相信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然而,积善如登,如果能够积极构建起向善的社会支点,在一次次事件中最大程度地释放善的温度,必能以人性取代冷漠,以理性替代焦虑,培育健康向上的国民心态,使良善从“摔倒”的低地上站起来。

上一篇:晏婴不弃老妻(外3则) 下一篇:善用模板,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