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为什么不上信息化

时间:2022-08-31 11:04:19

中小企业为什么不上信息化

多一事不如少事、怀疑信息化的结果、怕担责任是目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不愿意进行信息的三个主要原因。

2006年11月,某市信息化推广部门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应用软件体验活动。该活动向申请参加的企业提供基于ASP模式的各种信息化软件免费试用(时间长达半年),企业不需要购买软件系统、不需要服务器、也不需要维护升级费用,仅仅需要按月支付很少的系统租用费就能享受各种信息化产品及服务。按理说,好心办好事,企业应该趋之若鹜,但结果却出乎组织者的意料。据悉,组织者曾向近2000家传统企业发出邀请,回应者却是寥寥无几,类似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并不少见。

看起来很好的事情为什么中小企业并不买账?笔者通过走访一些中小企业,发现了中小企业不上信息化的一些原因,笔者概括主要有三个字:懒、疑、怕。

懒: A公司是福建一家著名中小白酒公司,去年销售额达2亿元人民币,但直到去年这家白酒企业才成立信息中心。虽名曰信息中心,其实却只有光杆司令一个,里里外外只有小黄一个人。小黄说,公司两三年内可能上不了OA、CRM,更不用说ERP。不过他倒乐于安于现状,上了OA或ERP,不忙死才怪!其实这种心态在很多小企业的信息化负责人身上都有,上了一个信息化项目,许多管理流程、组织结构要改,甚至影响自己的生存。小黄说,最近几年他接到许多有关信息化演讲、论坛或推广会邀请,他或是没去,或是按下不报,因为他觉得企业现阶段不可能实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厦门某工程机械厂网络信息中心主管李嵘说,除非老总下达“硬命令”,他一般不会主动提出大的信息化建设,否则“自找麻烦”。和多数CIO一样,他在企业能做到“小改小革”,这样已不错了。

疑: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成。即使IT厂商开出免费、试用、三包等优惠条件,企业也不会动心,更不会“上钩”。

在许多小企业看来,信息化投入都是从企业微薄利润里挤出,必须铢镏必较。他们认为,软件商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要来找他们就是想挣他们钱的,如果自己掏了腰包就上当了。某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曾联系了近百家有信息化需求的企业,筛选后,决定向20家业务流程比较吻合A软件开发商的企业赠送软件,然而过了半个月,不少企业打来电话说不想要了。

专家指出,当企业投入资金、引进人才后发现信息化不能包治百病、没有取得预想效果时,就对信息化产生怀疑,继而信心减弱,甚至恢复到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

怕:“企业不上信息化等死,上了信息化找死。”这在中小企业尤为明显,它们对ERP之类动辄要上百万元以上的投资心存恐惧。一旦数百上千万元的信息化项目实施失败或不理想, CIO或老总便难脱干系,“罪”责难逃,其压力何其大!

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普及率不到10%、实施成功率普遍不到30%的外部环境,使CIO处事谨慎、犹豫徘徊,也让中小企业老总如履薄冰,企业信息化停滞不前、难尽人意的现状也不足为奇。

笔者认为,尽管这些年来政府、厂商、媒体一直在不停地宣传信息化的种种好处,但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限于自身的资金实力和市场上弱势地位,他们在信息化上大都小心谨慎,对这些宣传多是半信半疑。因此,针对他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这就是要摸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懒、疑、怕”心理,正确引导和帮助企业理顺内部管理和生产流程,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产品,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外环境,使中小企业真正意识到信息化切实能带来好处和远景,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就能一路走好!(作者单位:厦门合强软件公司)

上一篇:信息何以成为资源 下一篇:奥运票务考验IT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