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程测量信息化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

时间:2022-08-31 10:58:41

谈工程测量信息化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

摘要:信息化测绘技术其主要的技术应用领域包括对测绘数据的获取、测量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测绘产品的数字化和多功能化、测绘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的全自动化以及测绘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和介质化等。信息化测绘是当代我国测绘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指导整个测绘行业的主要导向。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工程测量信息化和测绘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程测量;信息化;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P258文献标识码: A

1、信息化测绘概述

1.1、信息化测绘的任务和特征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信息化测绘是指在测绘工程的各个领域中,广泛地利用各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多种有利于测绘工程的信息资源进行广泛和有效的开发、利用从而为促进测绘行业的纵深发展和信息化的革新历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方向指导。近几年,测绘事业发展的重点是信息化测绘,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可以获得地理空间信息,能够实现测绘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现阶段,我国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国家信息化,测绘事业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学会利用领先的科学技术加大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设力度,大力普及测绘信息化。

1.2、信息化测绘的意义

从我国目前不断加大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设力度看,信息化测绘建设的意义有以下几点:不断提高测绘保障服务,强化作为支撑的工程测量体系的应用,为测绘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测绘保障服务模式在不断变化,测绘角色成功转变;测绘保障服务质量明显改进,生产出的测绘产品更加注重品质,服务更加优质;测绘保障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提供的服务更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2、工程测量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分析

2.1、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

工程测量信息化是建立在大量、及时而有效的信息基础之上,因此首先就要建立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使信息可以得到有效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而如果没有科学的标准化工作或者标准化工作得不到充分重视,就有可能导致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或者无法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因此导致后续工作可能会产生重大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此时如果再去弥补就要付出相当多的代价,因此,工程测量信息化体系的建立一定要以标准化工作为基础。

2.2、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

在工程测量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传统的测量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测绘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其中包括GNSS虚拟参考站技术、坐标系转换技术等,除了具备传统测控系统提供的功能外,还具备提供实时动态空间位置的服务。

2.3、移动测量技术

移动测量技术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空间同步技术、自动提取技术、移动信息实时传输等技术的总称,典型的产品有基于PDA的野外信息数据采集技术、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DMI)信息提取技术,这些技术特别适合专题热点的数据采集,有利于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大众化、社会化、实时化。

2.4、无人智能摄影测量技术

以测量机器人和无人机飞行器等技术可实现无人化测量,有效促进工程测量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一方面有效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完全消除人工造成的测量误差,保证测绘精度。

3、保证测绘工程测量精度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3.1、强化工程测量的设计

工程测量开始之前,应该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工程测量设计,要重点对工程现场的地质、地貌、气候等条件进行预先测定。在工程测量设计阶段,应该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方案和图纸,了解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节点,进而制定出工程测量的详细方案,以确保工程测量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3.2、强化网精度控制

应该利用先进的工程测量仪器提高控制网测量的质量与精度,对于重要的工程部位和控制网节点,应该加强测量,在增加测量时间和测量次数的基础上,控制工程控制网的误差,进而达到工程测量精度的提升。

3.3、强化工程放样精度

在工程放样测量中,应该控制仪器和地形因素引起的误差,同时要注意测量方式方法的选取,尽量避免偶然误差,以提高工程放样时的精度。

3.4、强化工程监测精度

在工程施工中,要积极应用技术和管理的方法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要做好工程测量人员的技术强化,提高对工程测量仪器的养护与维护力度。在加强工程测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工程监测精度的有效保障,在提高工程监测质量的同时,确保工程测量的精度。

3.5、强化现代化测量技术的应用

3.5.1、摄影测量技术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是把数字化摄影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以及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等结合在一起的技术,其主要的作用是为工程施工前期的数据进行测量,主要提供二维、非接触性等高效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技术主要用在一些面积比较大的工程当中,其中包括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地籍测量等方面。

3.5.2、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

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数字化图形处理技术在工程测量技术中使用之后,使得工程测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程测绘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随着这两项技术的完美融合,逐渐的出现了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等,这些仪器能够很好的把野外的采集的数据进行合理充分的整合,从而自动的生成一个非常好的二维测量图。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测量的时间,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效率。

3.5.3、卫星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其中表现在地形的测绘以及工程的测量等方面,把卫星定位技术融入到工程测量技术中,进一步使得我国工程测量技术走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在我国很多工程测量中,都使用到了这两个技术的结合。

4、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展望

展望21纪,工程测量将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大型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及质量控制,以及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控的数据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将促使三维业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GPS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集成,可在大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GPS、GIS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信息化测绘是多个学科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主要的发展趋势也说明其发展方向离不开测绘学科内部技术管理范畴之间的紧密结合。在联系性和标准化方面现代测绘工程需要在陆上、海上和空中之间构建一个联系性紧密的空间信息网络格局。而要保证信息化测绘工作的高效进行就需要在技术使用、数据使用格式和测绘产品的生产模式中实现行业范围内的标准化,从而为测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以此切实保证测绘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雷亮.信息化测绘时代对工程测量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18:129-130.

[2]陈昱华.探析工程测绘新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2:230.

[3]郭嵩,张洪锋.浅谈工程测量信息化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4,04:192.

[4]李永利.浅谈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14:304.

上一篇:谈居住区的植物配置 下一篇: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