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6月21日暴雨\局部大暴雨形成机制分析

时间:2022-08-31 09:52:17

赣南6月21日暴雨\局部大暴雨形成机制分析

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对6月21日赣南出现的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层结的强烈不稳定,小尺度系统的幅合是形成对流性暴雨的重要条件,同时城市的热岛效应也对降雨的落区和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暴雨西南急流 低涡切变 定能量释 水汽辐合 上升运动

暴雨是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各类尺度天气对暴雨的作用,许多专家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对区域性、大范围的暴雨过程研究,因此目前针对区域性、季节性、长时间的暴雨预报技术日趋成熟。重点分析此次暴雨的特征,为以后预报此类突发性暴雨预报提供一些预报依据。

1 天气实况:

6月20日20时至21日20时,赣南各县普降暴雨,部分大暴雨,部分乡镇还出现了短时强降水。赣南100个乡镇自动雨量站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其中有36个自动雨量站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最大降雨量在安远鹤仔,达到193.0毫米。

2 产生暴雨的环流形式

分析6月20日20时、21日08时和20时500hpa天气图,亚欧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形势,在中低纬度高压环流比较活跃,副热带高压虽然一直东退,但脊线始终位于20°N左右,在副高北侧不断有浅槽东移,华南一带呈纬向多波型,赣南处槽前强西南气流中,最大风速达20m/s,为此次暴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

从20日20时700hPa天气图上可以看出在我省中部-湖南-广西有一切变线。地面图上,锋面从广西一直延伸至日本以东洋面。

至此,500hpa上的低槽、中低层的切变线和副高边缘的西南气流是赣南的暴雨的主要条件。

3 热力条件分析

分析代表大气能量特征的θse的变化和分布特征可见,大气中有较高的能量储存。暴雨之前暴雨区的能量迅速升高,20日20:00在赣南-广东中部-广西南部上空850~500hPa平均θse>70℃,此区内850hPaθse>76℃的高能舌区,Δθse(700~850hPa)为增强到6℃。

4 动力条件分析

分析暴雨前后散度场的分布和变化可见,暴雨期间500hPa以下为辐合,以上为辐散。,850hPa的辐合中心与暴雨区相一致。在暴雨区上空400~150hPa之间有较强的辐散与低层辐合相配合,200hPa辐散最强。

从涡度的变化和分布可以看出,暴雨区与低层850hPa正涡度中心相一致,暴雨出现在低层正涡度中心加强期间。21日08:00500hPa以下在江西中南部正涡度中心,850hPa涡度中心值为4×10-5s-1,中心长轴走向为东北―西南向,暴雨区位于正涡度中心东南部的强梯度区。

垂直速度分析,20日20时至21日08时850hPa赣南地区的垂直速度最大值为-4×10-3hPa・s-1,700hPa为-8×10-3hPa・s-1,500hPa~400hPa本地处在垂直速度的高值中心区,为-10×10-3hPa・s-1(图略)。垂直运动造成水汽、热量、动量、涡度等物理量的垂直输送对天气系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是暴雨天气系统发展和持续的动力机制,为暴雨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5 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次暴雨产生在高温高湿和对流不稳定的大气中,850hPa的θse上升到75℃以上;在暴雨区有强烈的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低层较强的水汽辐合中心和中层较强的上升运动中心与暴雨区相对应。强盛的西南气流把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总的来说本次过程的形成机制有以下特点:

(1)暴雨产生在高温高湿和对流不稳定大气中,暴雨区有较强的水汽辐合,西南风低空急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2)中层较强的上升运动为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产生暴雨。

参考文献:

[1]朱乾根,林锦瑞等.天气学原理.气象出版社.第二版

[2] 杨晓霞 赵宇 高留喜,山东省春季大暴雨天气的形成机制个例分析。气象科技,2005,33(1):45-49

[3]郑婧,朱星求,肖安.2005年江西一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30(2):60-64.

[4]尹洁,陈双溪,刘献耀.江西汛期连续暴雨形势特征与中期预报模型[J].气象,2004,30(5):16-2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浅谈液压系统的污染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