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民俗信仰教育

时间:2022-08-31 06:27:00

试论高校民俗信仰教育

【摘 要】民俗信仰具有民间性、自发性、习惯性的特点,常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民俗信仰教育因此在高校遭遇边缘化。但民俗信仰具有规范功能、凝聚功能和调节功能,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信仰教育面临着困境,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形式、充实教育队伍等方面,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有效地开展民俗信仰教育。

【关键词】民俗信仰 转变观念 创新形式 充实队伍

1.信仰的内涵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它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统摄、指导着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人们对其所认定的某种生活价值的信服和执着的追求。从广义上看,信仰主要包括政治信仰和民俗信仰两大类。

政治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包括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社会理想信念等内容,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政治信仰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为塑造大学生健康的道德品质、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价值观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与政治信仰相比,民俗信仰具有民间性、自发性、习惯性,甚至神异性的特点,常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民俗信仰教育在高校因此遭遇边缘化。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民俗信仰教育与政治信仰教育之间的关系,也常常产生误解,对民俗信仰教育往往采取不接纳或批判的态度。

2.民俗信仰的功能

要澄清对民俗信仰教育的误解,首先必须弄清民俗信仰的功能。

2.1民俗信仰具有规范功能。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指出:“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咿呀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而到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该文化的活动时,社群的习惯便已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便已是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亦已是他的戒律。” 民俗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模塑作用,对个体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和导向作用。民俗信仰来源于社会规范,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就受到他所属的社会规范的制约,并自然的遵照执行。民俗信仰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稳定性,一个人即使长大成人,或者离开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也很难改变他原有的民俗信仰,它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指导和规范着社会个体的行为方式。

2.2民俗信仰具有凝聚功能。民俗信仰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它统一了一个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群体内所有成员都保持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中华儿女都相信自己是龙的传人,这种信仰,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世界各地的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再如,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信仰,他们成为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将本民族的成员维系在一起。民俗信仰不仅统一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保持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

2.3民俗信仰具有调节功能。民俗信仰是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但它与其他信仰不同,神灵崇拜观念和固定的仪式制度贯穿其中,因此常遭到无神论者的批判。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看到民俗信仰在协调民众心理,缓解精神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代表了民众吉祥的祈望。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着学业、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若不及时地释放和宣泄,有可能对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可以享受公休,其意义远不止休假而已。另外,一些少数民族的狂欢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等,也具有重要的心理宣泄功能。民俗信仰活动中的娱乐、宣泄等方式,在民众的心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3.高校民俗信仰教育的现状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信仰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信仰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揭示了当前高校民俗信仰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华东师范大学余玉花教授对上海12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调研报告中指出:“44.4%的大学生表示没有信仰,另有19.2%的大学生对有无信仰自己都搞不清楚,可以说,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是迷茫的,也是存在信仰空白或信仰危机的。” 其他学者的调查也反映了大致相同的情况。可见,当前高校信仰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大学生有信仰的需求,但却缺乏信仰,更不知道如何辨别和选择信仰。

3.1高校往往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信仰教育混为一谈,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等同于信仰教育。当前高校通过公共课、第二课堂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融合,与形势政策相结合,并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开辟了网络思政、社团文化、社会实践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构筑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宽阔平台。高校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但思想教育存在泛政治化倾向,教育效果不容乐观,很少有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混淆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信仰教育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教育包含着信仰教育,但不完全等同于信仰教育。信仰教育有广泛的内容,除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外,还有民俗信仰教育、教育、人生信仰教育等,是着重于个体人生与精神世界发展的教育,将信仰教育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忽视其他方面的信仰教育,显然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做法。

3.2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信仰带来了影响和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构成了一个相互冲撞、交流和互动的全球多维文化网络。西方价值观念的涌入,市场经济的冲击,造成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功利化,这无疑给高校信仰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灌输式的政治信仰教育已经不适合时展的要求,高校信仰教育应顺应时展的要求,重视“本土化”和“传统化”的话题,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的同时,进行民俗信仰的教育和研究,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3.3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民俗信仰需要人文关怀。人类学家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构想: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也要担负传递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实行民主、合理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也成逐年上升的趋势,主体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已经无法回避,高校进行各民族的民俗信仰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少数民族成员需学习和融入主体民族的民俗文化,主体民族的成员更需了解、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信仰。加强民俗信仰教育研究,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繁荣,有利于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和团结。

3.4对教育需有正确的认识。有关宗教的定义,西方人类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是进化论、功能论,还是象征论的宗教观,都认为宗教有其共同的特征、有成文的经典、拯救的观念、普遍的潜质、一定的仪式制度和独立的活动范围。宗教与环境、社会、科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宗教是一个复杂的人类文化现象,它与科学之间的紧张关系,它的“神明”性,常常遭到无神论者和学校无神论教育的批判。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组织,它们披着宗教的神秘外衣,混淆了人们的视野,使正当的宗教也遭到了误解,变成了敏感的话题。公民具有的自由,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培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理性地认识宗教,认清宗教和的本质区别,坚决地抵制,尊重正当的。

4.高校信仰教育的对策

民俗信仰对民众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作为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更应该正确地认识民俗信仰。当前高校民俗信仰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开展民俗信仰教育,创新高校民俗信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1转变教育观念。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信仰教育混为一谈,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等同于信仰教育的观念要加以修正。首先,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俗信仰之间的关系问题。两者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从属关系,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俗信仰教育,将人文教育、民族传统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少数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好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信仰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民俗信仰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加以辨别,对于民间信仰,我们不能因其存在着封建迷信等消极方面就将其全盘否定,也不能因其有存在的合理性或积极的社会功能就全盘接收而不加引导。我们应该在坚持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同时,对民俗信仰加以积极的引导,教会学生选择和辨别的方法。此外,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民俗信仰教育相结合,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关注民俗文化,珍视传统良俗的氛围。将思政工作融入到民俗所表现的人生教育过程中,如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人生礼仪中,加强仪式教育,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更有针对性,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2创新教育形式。首先,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增设人文教育课程,《民俗学概论》、《人类学通论》等课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民俗信仰教育。在民俗信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独立地、理性地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要加强实践,培养感性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难以产生吸引力。民俗信仰教育在形式上也应该顺应形势的变化,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教育过程中,要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实践、思考和探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或考察活动,学习、研究和传承优良传统文化。通过征文、竞赛、演讲、报告、座谈等多种活动形式,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认识。此外,要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优势。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网络教育交互性、共享性、个性化、自主性的特点,使教育工作变得便捷又有效。利用网络开展民俗信仰教育,将更有针对性和影响力。如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领衔创办的“海上风民俗民间文化论坛”就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民俗信仰教育网路平台。学生可以在论坛上有选择地学习,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地在网上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3充实教育队伍。对大学生进行民俗信仰教育,要有专业人才的参与。首先可以通过师资培训、科研切磋等途径培养和壮大民俗学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一支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民俗信仰教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高校政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参与其中,帮助学生走出信仰迷茫。在高校开展民俗信仰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这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任务,也不仅仅是高校辅导员一个人的职责,高校各职能部门和院系之间、教学口和学工口之间、班级、团组织和党组织之间,都需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开展民俗信仰教育工作,构建立体化全方位渗透式的教育模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20页

②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③(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④余玉花,《大学生问题的调研报告》,《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17期

⑤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页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田兆元.文化人类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余玉花.大学生问题的调研报告[J].思想教育研究,2010,(17)

[5]熊洁、张爱林.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之重难点问题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作者简介:

黄丹丹(1979—),女,汉族,上海政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民俗。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上海 201701)

上一篇:电力生产的危险点分析和管理 下一篇:产权理论下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