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明威作品中的英雄主义

时间:2022-08-31 06:06:44

浅析海明威作品中的英雄主义

摘要:纵观文学创作史,自从人类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以来,英雄形象就屡屡出现在各民族文学作品之中。然而,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所衬托出的英雄主义也就具有各不相同的民族特色。但不谋而同的是,任何民族特色的英雄主义所反映的英雄个体身上都具有优秀的品质以及卓越的能力,这也是各路英雄受到人们无限赞美与崇拜的根本原因之一。之所以英雄形象往往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正是因为其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断抗争、不断超越的精神,能够激发审美主体奋发向上的心理感受。本文以海明威作品为例,对海明威笔下的英雄主义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海明威;英雄主义;内涵;特点

一、海明威式英雄主义的内涵

英雄主义最早出现在西方文学中。从最早的神话故事开始,英雄形象的塑造逐渐开始形成主人公传统,所以最早的英雄主义具有理想化特点。远古时期的人类要想在自然界中得以生存,其唯一的途径就是与残酷的自然环境进行不断的抗争,所以那些喜欢冒险、征服,为推动人类历史而牺牲的勇士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受尊重与崇敬的。这种类型的英雄在古希腊神话中出现较多,比如立下12件奇功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因为人类盗取火种而触犯宙斯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等。在这之后,文学作品主要以悲剧与史诗的形态为主,对具有主体精神与独立意识的各类英雄进行了歌颂,如愤怒的复仇女英雄――美狄亚、敢于对抗悲剧命运的英雄――俄狄浦斯等[1]。

进入中世纪,神话英雄逐渐淡出文学作品中。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家主张:“英雄并不是神,更不是人与神的后裔,仅仅是接地气的普通人。”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逐渐开始回归本色,如充满智慧与理性的骑士英雄等。然而,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也开始思考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自有、平等,比如拥有巨人精神的庞大固埃等。

20世纪之后,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的社会危机直接导致了人类的全面异化。正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反英雄”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西方现代文学之中。比如敢于向陈规与命运宣战的“局外人”――默尔索等。但令人欣慰的是传统英雄形象仍然存在,如超越传统英范式的英雄――罗曼・罗兰以及海明威笔下的各个“硬汉”英雄。

二、海明威式英雄主义的特点

一直以来,海明威都“直面死亡”视为是一种理想,一种英雄主义。长期以来,当海明威面对现实中的窘境时,他总是以精神的不败来进行挽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世人证明人类生存的真正价值,并且对牺牲的魅力进行了充分表现。从整体上来看,海明威认同的英雄主义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铤而走险,或者是为了炫耀而去送死,而是为了维护人类的自由与尊严、为了实现人类理想与价值而进行的探索、抗争,这种探索与抗争是不顾及个人利益的,一旦成功,将收获崇高的体验及成就感。

三、海明威式英雄形象――以亨利・菲特利为例

作为一个“迷惘”的英雄形象,亨利・菲特利最开始对战争的意义也陷入过迷惘,但当他逃出战场之后又逐渐对生、死产生了新的迷惘。较之于其他年轻人,亨利・菲特利参加军队的时候也满怀热枕、充满正义感,军队也令他感到光荣。但进入军队之后,无休止的血腥场面(战争)另他逐渐失去了之前的理念、信心及希望,心中逐渐滋生出怀疑战争无意义与战争非正义的想法。在他被炮弹击中之后,军方将他的这次意外视作战功,授予了相应的奖章,但亨利・菲特利认为这很荒谬,对奖章十分反感。可以看出,最初的满怀热枕已经逐渐失去,留下的仅仅只有对战争的失望。之后,亨利・菲特利在医院养伤期间与护士凯瑟琳产生了爱情,爱情的滋润使他重新感受到了幸福与美好。也正是因为凯瑟琳,让亨利・菲特利对这个世界产生了留恋不断增加。正因为如此,在亨利・菲特利重返战场之时,他的心情是十分低落的。那么,为什么要说亨利・菲特利是一个英雄形象呢?因为让让具有不肯顺从与屈服的精神,坚持反抗残酷的命运,而爱情的力量则是促使他醒悟的根本原因之一,回到战场的亨利・菲特利发现意军的士气伴随着德军进攻火力的不断增加而到了崩溃的边缘,战友的反战情绪越来越高昂。应该是因口音的缘故,亨利・菲特利差点就被前线的宪兵队处死,趁乱脱险的亨利・菲特利逃出来之后带着爱人凯瑟琳逃亡中立国瑞士,成为了战场上的逃兵。但远离了战场并不意味着亨利・菲特利与爱人凯瑟琳就能过生幸福、平静的生活,因为难产,凯瑟琳和肚中的孩子双双死去,这再次让亨利・菲特利陷入到无限痛苦与彷徨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亨利・菲特利的一生至少有过对命运的积极反抗,虽然这种反馈并不彻底,但其仍然可以称作为是一个迷惘的英雄[2]。

四、结语

在海明威笔下的英雄,都具有笑对人生的姿态以及直面死亡的勇气,无论是对人尊严的维护还是对人价值的追求,无疑都充分表现出海明威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无时无刻都渗透着他的精神力量以及文化人格,他为人类提供了艺术的滋养、前行的动力,他深沉的人文关怀与昂扬的生命态度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散发着一种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梦琼.硬汉的另一面[D].湘潭大学,2011.

[2]张伟平.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及其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27-128.

上一篇:高校英语精读教学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 下一篇: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与管理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