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31 04:04:21

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的运用

摘要:目的 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无缝隙护理,提高危重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急诊室2014年6月~9月共转运护送危重患者796例,所有转运的患者在常规转运流程基础上引入无缝隙护理,均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及时、安全到达目的科室。同时,患者及家属和各科室反馈满意。结果 所有患者在转运交接中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采用无缝隙护理进行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可达到严密衔接的护理过程,保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规范了护理流程和提高了转运的安全。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急诊;危重患者

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无缝隙护理服务,使患者的整个就医治疗及康复过程更加完整、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个性化的护理方式[1]。急诊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迅速转运进行诊断性检查、治疗或手术。而院内转运能增加危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易发生病情变化倒致病死率比平常高,患者在转运途中可能会出现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从而危及生命。途中还可能发生引流管脱出、气管插管移位、误吸、颅内压增高、痰液堵塞等并发症。因此安全、快速、有效的院内转运和交接对于成功救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14年6月起,在患者转运和交接过程中引入无缝隙概念,强调转运交接过程中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急诊室2014年6月~9月共转运护送危重患者796例,其中男性490例,女性306例,平均年龄(43.9±10.5)岁。其中气管插管36例,心肺复苏术后12例,56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呼吸、心律指标,68例带有各种管道,31例肢体合并骨折或组织损伤行包扎后外固定。所有转运的患者在常规转运流程基础上引入无缝隙护理,均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及时、安全到达目的科室。同时,患者及家属和各科室反馈满意。

1.2方法

1.2.1 实施前的护理准备工作

1.2.1.1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建立 无缝隙护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新突破,主要目的是保持护理的延续性和完整性[2]。科室组织护士参加优质护理人文关怀护理理论学习,使其掌握无缝隙护理模式的知识内涵、核心理念以及相关措施,并运用于急诊急救工作中。加强相关核心制度的学习、强化业务培训,增强护士临床观察、应急处理以及沟通方面的能力。实行护理岗位责任制,建立小组抢救工作模式,明确各岗位护士的职责。有研究表明,转运人员资质与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有相关性[3]。因此,对转运人员加强培训,使其熟悉转运交接流程,通过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和情景模拟演练,进一步提高护士对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观察能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1.2.1.2建立和完善安全转运和交接制度 急诊室制订120急诊接诊交接制度、三无人员设立急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院内建立身份识别与登记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及安全转运与交接制度、急诊患者与病房交接班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及流程,转运人员定期考核和培训,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为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了基础,保障了急救与护理的系统性与持续性。为了方便记录,节省时间,急诊科设计了规范的危重患者交接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转运时间及接收科室、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管道、用药、护送护士、接诊护士、护送医生、管床医生等,目的是无缝隙地、高效地、细致地完成转运交接工作,保证治疗和护理的持续性与完整性。

1.2.1.3完善转运设施和抢救监护设备 为保证危重患者转运和交接过程中的安全,我科备用了适合转运的多功能转运床、转运呼吸机、多功能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微量注射泵和输液泵(带内置电池)、负压吸痰器、便携式氧气筒、实时对讲机等,这些先进设备在急诊转运交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加强科内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急救场景模拟演练,开展急救技能医护配合竞赛,使全科医护人员均能熟练应用急救技能和设备,保障了护送患者转运时的安全和治疗的持续性。

1.2.2实施方法

1.2.2.1与急诊120的交接 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实现了120急救中心与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关于患者急诊信息的实时传递和无缝隙交接。急救车与医院可通过电话或急诊呼叫可实现实时对讲,120急救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后,可将患者的病情、发病原因、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急救信息实时传达给医院急诊科,给医护急救人员准备抢救仪器、药品、物品提供了时间。救护车到达医院后,医院急救人员主动迎接,快速安全地完成患者由120到平车的转运,急救车医护人员到达急诊室后尽快与现场急救人员进行交接,包括患者的病情、初步诊断、发病原因、治疗情况、管路情况、已采取的急救措施以及各种医疗报告和读片等进行有序交接。

1.2.2.2 院内转运和交接

1.2.2.2.1患者经过急诊处理,病情稳定后由医生开出入院通知,主班护士与病房联系确认后,通知相应科室准备床位、相应的抢救仪器和设备。根据患者病情由抢救组长安排相应资质的护理人员准备转运。转运前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管道、用药情况(特别是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估呼吸道是否通畅,预估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将病情向家属充分交待并签字。责任护士接到住院证,整理好病历,充分了解病情和治疗后进行患者身份识别,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转运的目的和必要性,以取得家属最大程度的配合。评估路途中的风险,准备好相应的抢救药品和仪器,整理好床单元,保持患者的舒适功能并固定各种管道,使其通畅在位,填写好转运交接登记本。转运前与相应科室再次确认后与转运电梯联系,保障转运途中顺利,减少不必要的等待。

1.2.2.2.2转运路途中责任护士始终在患者床头配合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包括患者的意识、瞳孔有无变化,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管道有无折叠,引流是否通畅,用药是否持续准确等。并关心患者的心理,注意患者的安慰,了解患者的主诉并注意保暖。有研究[4]报道,脑外伤或脑卒中患者在运送中没有给予头高足低位,会加重脑水肿而发生病情加重,昏迷患者没有给予头高位并偏向一侧,易引起呕吐物误吸而导致窒息。因此转运途中保持舒适功能并头部始终位于高处,可以减少患者不适和病情变化。途中若发生病情变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到就近科室进行抢救并详细记录。

1.2.2.2.3转运患者到达相应科室,完成身份识别后,将患者推至床边与病房管床医生与管床护士共同完成患者由抢救平车到病床的转运交接工作,转运护士将门诊病历交于病房责任护士并进行病情和主要阳性结果、特殊检查与治疗、专科护理等交接。病房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自我介绍并测量生命体征,查看皮肤,管道,输液等情况,交接完成后在转运交接记录本上签字。转运人员整理好相应物品后返回。

2 小结

急诊抢救室作为接收各种危重患者的专门科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危重患者日益增多,病情复杂,由于患者本身存在严重生理功能紊乱,需进行各种监测和支持治疗,而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若转运环节操作不当,不但影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既影响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能产生法律纠纷[5]。因此,在急诊室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置,病情稳定后进行院内安全转运极其重要,我科在原转运环节基础上引入无缝隙护理,强调转运交接护理工作的细致性、连续性、完整性,以人为本 , 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让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得到了更加细致和优质的服务, 在临床护理中取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既保证了患者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安全到达相应科室,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也提高了急诊护理管理质量,为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佳.开展无缝隙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9(4):134-136.

[2]王兰,黄正文,亢林萍.产科无缝隙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B):772-773.

[3]赵伟英,陈三妹,等.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2):219-221.

[4]吴耀建,赵国平,张梅清,等.急诊危重病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10):1109-1111

[5]李梅芳.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J].现代医院,2008,8(7):122-123.

上一篇:妇产科门诊手术应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的效... 下一篇:DNA损伤修复基因XPD多态对铂类药物肺癌化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