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情感真切,融情入文

时间:2022-08-31 01:21:06

第五讲 情感真切,融情入文

【概念阐释】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周易·文言》上说“修辞立其诚”,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以饱满的情感叩击读者心扉,文章才显得具有内在的魅力。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作基础,无论怎样的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把情感融入材料,把真情表达出来,方可打动别人;否则,再好的材料也写不出好文章来。试想,你写作时仿佛在用平淡的语气述说别人的故事,何来感人的力量?这也应了庄子的一句话:“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笑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应“表达真情实感”,并且“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已成为作文创意加分的重要依据。在这里,情感包含了“真切”,即感情的表达要具体、深切而细致,真切的情感来自人与自然、社会生活的交流互动;包含了“真挚”,即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而又妥帖,不夸饰。感情的抒发要注意尺度和自然,既符合生活的真,又符合人性的善,进而显现感情的美。

【妙语导入】

1.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熏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张爱玲《秋雨》

2.那一方阳光铺在我家门口,像一块发亮的地毯。然后,我看见一只用麦秆编成、四周裹着棉布的坐墩,摆在阳光里。然后,一双谨慎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停在墩旁,脚边同时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生着褐色虎纹的狸猫,咪呜一声,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用心翻弄针线筐里的东西,玩弄古铜顶针和粉红色的剪纸。那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王鼎钧《一方阳光》

3.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但是,有几枝还低压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鲁 迅《秋夜》

4.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朱自清《冬天》

【阅读心得】

片段1用笔细致,只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把秋雨写得栩栩如生,把读者带入了沉闷而寂寥的氛围。气氛幽暗而阴森,却又是如此真实,直抵人内心的深处。

片段2亮丽的阳光,麦秆坐墩,小脚的母亲,男孩,狸猫,针线筐,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和粉红色的剪纸,构成了民国时期北方人家最平常的生活场景。作者以深挚的情感、哀婉的情怀、绵密的笔法、精致的文字,来叙写他心目中最神圣、最亲爱的母亲。

片段3作者为秋夜所选定的景物,均是冷峻、清寂、肃穆的,以静态居多。片段使用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

片段4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在平淡的叙事中展示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运用白描式的简单勾勒,寥寥几笔,意味全出。没有浓墨重彩,却散发着淡淡清香,沁人心脾,使人在寒冬里体会到了一股暖流,沉浸在朱自清所营造的爱的氛围里。

【技法点睛】

一、事情要“真”,选材要“实”

真实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编造出来的故事往往很难打动人心的。“双亲亡故”“父母离异”这类庸俗的题材,带有明显的虚假性,其情感自然令人质疑。当然,我们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要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对于学生而言,只要用一颗诚恳的心去观察、发现、体验、感悟世界,就能采撷到“真情”的花朵,写出光彩照人的篇章。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感所想,只有选取真实的材料写作才能流露出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

二、巧妙捕捉细节,于细微处见真情

细节描写犹如特写镜头,往往把真实感人的片段放大,从而让读者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往往事情的细微之处是很能打动人心的。如片段4中的“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一“仰”、一“觑”、一“伸”、一“夹”、一“放”,传神地诠释了父亲浓浓的爱意,饱含着作者无限的感怀之情。

上一篇:第二讲 整体阅读 下一篇: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讲练课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