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时间:2022-08-31 01:19:55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摘 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中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在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中,都应该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教师要以崭新的科学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创新;求异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06-01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这一评价切中时弊。要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现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所以应该让创新落实到课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在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中,都应该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动机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点,因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以自身的创新精神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如教一文,教师首先将自己以导游的身份出现,伴着美妙的轻音乐,带着孩子们欣赏美丽的苏州风景。这时孩子们能不被感染吗?接下来,我又让孩子们学着也做一回导游为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园林,并且与苏州园林对比。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无疑对学生是一种良好的启示,同时教师应善于捕捉创新教育的契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就是引发学生创新动机的关键,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就曾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在创设课堂情境时,应注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激发质疑,发展求异思维

“学贵有疑”。美国创造学家伊区曾说:“我们如果在找到一个正确答案后,就不再寻找其他代替的正确答案的倾向,是万分不幸的,因为往往第二、第三或第十个正确答案,才是我们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创新方法。”这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多质疑,引发学生善于发现疑问,敢于否定,深入讨论,寻出答案。我们不要怕学生节外生枝,不要让学生老按照教师的要求转,不要讲求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相反的,我们要能够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与想法,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教师必须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鼓励并培养学生养成多问的好习惯。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思维拓展题和开放性问题,鼓励引导学生用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方法解答,既拓展学生的思维,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应该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

三、善用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有想象的参与。丰富的相象是创新的翅膀,课堂中,教师须采用多种的形式启发思维,展开想象。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课文的内容,达成感受和理解的有机统一,达到巩固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有意引导学生开展“如果……会怎样”的讨论,通过各种各样的想象,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当我们的孩子在老师的关注和引导下积极参与了,思维活跃了,体验感悟了,发现创造了,当孩子的生命潜能在课堂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学生作为完整意义的人的建构和发展也就达成了。

四、促进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依据一定的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最好的答案去“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建,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讲授一文时,教师对学生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同学们想一想: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有的令人终生难忘,本文写了父亲的什么细节?这背影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教师创设的这些问题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一种“促情、激趣”的作用,也就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

总之,教师要以崭新的科学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以自身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的真挚的情感,以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粘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所以,根据时代的要求,确立创新教育的全新学生观,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不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和我们国家渴望富强、文明、进步而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之间仍存在的尖锐的矛盾,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实践创新的课堂,作为语文教师确实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3.4期

上一篇:饲养让幼儿尽享幸福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