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数据技术为“我”所用

时间:2022-08-31 11:33:01

让大数据技术为“我”所用

贵州移动努力思考如何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大数据“激情相拥”,让大数据技术为“我”所用。

赏花灯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游人如织的灯会现场哪个灯最受欢迎?人流量太大会不会影响市民赏灯拍照?这些问题在今年的贵阳市观山湖灯会上都得以轻松解决。贵州移动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导航,引导广大市民科学安排观灯路线,轻松赏灯。

面对喷薄而来的大数据发展浪潮,贵州移动努力思考如何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让大数据技术为“我”所用。如今,贵州移动已与大数据“激情相拥”,迸发火花。

一方风生水起的热土

2014年3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上,贵州向世界发声――凭借独特的环境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战略地位的国家西部大数据聚集区和国家云计算产业的高地。

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信心和魄力成就了不一样的“贵州速度”,这一点与“快人一步”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国移动高度契合。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拥有骨干网络和国际带宽出口,具备雄厚的资金储备及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在IDC数据中心领域建设上拥有先发优势。中国移动将IDC数据中心作为解决大数据领域中“数据放哪儿”这个大难题的重要途径,对IDC数据中心的分布有着完整的战略规划。

在贵州境内,中国移动自2007年开始建设数据中心以来,先后在贵州金阳(现贵阳市观山湖区)、贵州花溪和贵州贵安分别建设三个数据中心节点,形成了以金阳数据中心、花溪数据中心和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中心(即贵安数据中心)为核心的链状布局,进一步强化了数据的安全与稳定性。

其中,2015年底投产的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中心投资超过20亿元,占地约275亩,机房有效面积19万平方米,可实现装机容量2.1万架,工程分三期进行。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4.6万平米(约6个半标准足球场大小)装机容量3000架,陆续有国家部委、省内厅局、大型移动互联网企业等单位入驻或准备入驻。

三场华丽惊艳的亮相

2015年,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中心全面入驻贵州贵安新区,在贵州省政府的统一组织下,相继赴北京、深圳、上海等地进行招商推介。“震撼!”参观了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中心展区后,众多企业“大佬”纷纷发出感叹并给予极高评价。

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中心凭借更优质的网络、更周到的服务、更安全的保障、更专业的团队、更丰富的产品、更海量的用户和更低廉的成本七大优势在推介会上惊艳全场。该中心以国际一流的Tire4为标准,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绿色节能环保的建设运营理念,为企业提供IDC存储、云计算等7大类服务,并提供现代化的办公附属楼,监控调度、10000O的仓储中心等完善的配套服务,是立足西南、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根据客户对机房环境的不同要求,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中心可为客户提供三重尊享定制化服务:整体机楼级定制服务;专用机房级定制服务;机柜级定制服务。专属团队全程监控,提供7X24小时售前、售中、售后的殿堂级服务。以历年国家安全考核中始终保持第一的信心和信誉,提供高性能、高稳定、高可靠的信息安全保护。

决定大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和服务价格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能耗。不满足于地缘环境带来的低能耗优势,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中心在节能技术上煞费苦心,勇敢挑战1.3及以下的PUE(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值。在贵州,超过95%的时间,室外常温水即可满足数据中心机房设备降温,不需再额外辅助降温。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中心采用水循环散热模式,将冷媒带出的热量,通过热交换管和室外低温水池进行热交换,以达到散热目的,极大地降低了数据中心运营成本。

在推介会现场,中国移动贵州公司总经理芈大伟刚分析完8亿客户资源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台下的众多企业负责人便“骚动”起来,“大数据来了,我们的转型不能再等了”。

云计算实现大数据导航

2009年起,贵州移动就对云计算进行探索,建设并运营了贵州省内第一个公有云,由此开始面向省内外各类客户,在主机托管、云服务和大数据分析三个层面开展与大数据相关的业务和合作,先后在“互联网+健康”“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智慧园区”“互联网+智慧媒体”“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成绩,成为回答大数据是“什么”和“干什么”的成功案例。

贵州移动“互联网+智慧园区”立足于对区域大数据的挖掘,研发区域人群流动热力图、商业最优选址模型、国际(国内)流动性分析,旅游景区人群分析等应用。通过热力图,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式,发现区域人群密度的变化情况,甚至可以知道人群迁移路线,有效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区域人群的变化,甚至可以发现突然出现的高密人群聚集点。

在今年的贵阳市观山湖灯会上,贵州移动结合灯会现场情况采用了大数据人群热力地图抓取技术,抓取灯会现场周边移动基站的现场手机信号源,通过精准计算,实时将灯会现场总人数,各出入口人数,甚至每一盏灯前的观灯人数精准的统计反映到监控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并合理安排自己的赏灯路线。灯会人流量监控系统是贵州移动运用现有的数据资源,提供的一个集数据采集、处理、展示于一体的人流量监控及预警服务平台,这些数据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及时的向导,还为管理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及游客引流,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支撑。

“大数据”服务惠民生

作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先锋,在“大数据”惠民方面,贵州移动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在新农合信息化项目启动前,贵州超过30%的县、35%的乡(镇)、近70%以上村医疗单位的基本医疗管理和新农合报补管理还停留在纸面作业阶段。为此,贵州移动联合贵州省卫计委共同开发了贵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目前已经稳定运行超过6年,为全省3000多万农民、5000多个医疗机构和网点积累了疾病诊疗信息、用药信息、报补信息等数以亿计的数据。实现了贵州山区居民便捷就诊、即时报补、异地报补,实现了农合资金的信息化监管,解决了精确扶贫(医疗)、智能审核、一键清算等难题。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贵州移动可以通过贵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了解到在特定条件下,区域疾病的变化趋势,为卫生管理部门对医药卫生资源的配比决策提供最有效的支持。

已经读五年级的吴江和妹妹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深圳打工,每隔两年才回家过一次年。“看到同学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就特别的羡慕,也觉得很孤单。现在有大数据每天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网络视频反馈给他们,拉近了和爸爸妈妈的距离,感觉他们就在身边。”这是贵州移动将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方向,取得以“留守儿童大数据关爱系统”为代表的实践成果。

安全监管用之有道

贵州移动设立了专职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中心”,并连续几年在国家相关部门的信息安全检查和评比中获得好成绩。

以贵州移动大数据服务2016年贵阳市观山湖元宵灯会为例,从数据和信息的安全保障要求入手,对本次灯会大数据信息进行了严格的脱敏数据稽核,剔出可能涉及的个人信息以及其他与本次灯会无关信息。简言之,所采集的数据是数据的聚合,不是个体的隐私数据,这些聚合的数据只服务于灯会,而不会用作他用。

通过本次灯会,贵州移动大数据中心已具备将人群流动基本特征的数据输出到信息安全纳管系统,接受信息安全的扫描和数据动态监控、接口监控,以及对外部网络访问安全保障策略加载的能力,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有效。

大数据存在的目的是挖掘、服务,让更多人享受到便利。贵州移动拥有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雄厚实力、8亿用户的海量数据资源,以及数据中心建设的先发优势。当贵州移动张开双臂与大数据“激情相拥”时,渴望与社会各界携手开展大数据挖掘、清洗、应用、开发、整合,一起成为大数据产业的制造者、掘金者。(作者单位:中国移动贵州公司 责任编辑/哈文丽)

上一篇:新供给:创构新动力 下一篇:电影《蓝色茉莉》中的女性话语与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