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教学

时间:2022-08-31 09:55:33

谈《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向来是语文老师头痛的事情:讲多了吧,没有生趣;单靠孩子体会吧,很可能意思都不能理解。毕竟解读千年前的文字,要自我感悟甚至二度创作,实在是太难了。

在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两首》中《江南春》和《春日偶成》这两首春景诗时,我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尝试,效果颇佳。看着学生们在古诗的意韵中徜徉、流连,我的一颗心也不禁雀跃起来。

一、 歌唱

众所周知,古诗很美,最突出的就是它的音韵美。古诗是人类最早的歌唱,无论是“哎哟、哎哟”的号子声,还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吟咏,都是歌词,所以但凡是诗,读来都是朗朗上口,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如果投入其间,自由哼唱,更会感受到顺畅悦耳的音韵美。

在教学《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时,诗歌中一二四句的“红、风、中”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中平仄相对,无不充分体现出音韵美。学生初次接触古诗,我没有讲解,没有分析,只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反复诵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有的学生在吟诵“千里莺啼”时将“啼”音延长,宛如小鸟鸣啾;有的将“风”字低吟,宛如清风拂面;有的将“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唱三回,似乎真的感受到王朝更替、物是人非的愁绪。

二、 想象

想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有人曾大胆断言:“没有想象就没有人类的进步。”而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往往一个字里就有一个春秋,一个感叹就是一世的情愁,蕴含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比《诗经》更古远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短短八个字就生动反映了当时部落人群狩猎生活的全部,作为中国古代最具艺术价值的文字,古诗可以说在锤炼语言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仍以《江南春》为例,其间第一、二句,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我就“绿映红”三个字让学生发挥想象,问:“读到这里,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说,桃红柳绿是春天;有的说水映天,天映阳,美不胜收;有的说万紫千红春烂漫;有的说姑娘们穿红戴绿在春日里郊游;有的说水是古人的一块碧玉,日是古人的一片红巾……我不禁为他们精妙绝伦的想象而惊叹。

三、 体验

我一直以为“天人合一”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世间一个自然,心中一个自然,只有达到情景交融,才能体验到物我两忘的诗意人生。诗画是相通的,所以苏轼评王维诗画时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是交融的,所以才有了传世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古诗教授的第三个方法就是走进诗人的当时的情境,随着他的诗文,抬着他的双脚,用上他的眼睛,去观望那个世界,这可能就是席勒所说的“审美移情”。此刻的学生就是晚唐的杜牧,坐在古色古香的茶楼里享受春日美景,浮想前朝往事;就是宋朝大理学家程颢,埋首研读之余,受春光吸引,“傍花随柳过前川”。

正如一首现代歌曲中所唱“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读一首诗,就是和诗人作一次深情对望,悟一首诗,就是和诗人的一次感情交融。

四、 享用

很多成年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大汗淋漓地爬上泰山之巅,便会有吟诵“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晚间过渡口,一轮明月在江畔升起,不由感慨“海上明月共潮生”;初春的早晨,百无聊赖倚在窗前,一阵轻风拂过,门前的池水微波荡漾,你才明白“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意韵。

学习古诗到一定程度往往会改变人的性情,你会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成为一个天才诗人,你也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唐人,这一切都是“诗”给你带来的。就我班学生而言,他们对诗歌的享用常常是不经意间的。当有同学转学时,他们会劝慰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他们孤独地过中秋节时,会举起水杯叹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他们游览狼山,坐卧天下第一望江楼时,会感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他们在年岁大了之后,又童心未泯,会不会吟一句“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呢?

学习诗歌最大的享受就是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五、 表达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当我和学生徜徉在“绿映红“的春景诗中时,他们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我带领他们到蕊春园游春。我们来到了蕊春园,孩子栽下的香樟树已经返青了,桃花的枝丫上星星点点满洒着珍珠一样大小的花蕾,淡淡的粉色,我坐在石凳上看着学生说笑、玩乐……多美的生活啊!“杨老师,我们要写诗!”三个小女孩捧着一朵掉落的梅花欢喜地说。我微笑着点点头:“好,想写的都可以写!”我的心也被打动了,于是师生提笔共同赋诗,现摘录几首,与读者共享:

探春

张宏帅

葱绿掩月亭,

枯枝架晚阁。

儿童池边戏,

思绪荡悠长。

望春

瞿烨

桃红映柳绿,

莺啼花草香。

林间儿童戏,

笑启心自闲。

喜春

杨霞

枝头喜鹊来,

池底艳阳开。

群童林间戏,

笑揽春满怀。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和学生的诗句虽不工整,也欠诗韵,却也是怀着诗人的心情去描摹自己眼中的春天。这样自自在在、自然而然的表达,还是令我们十分畅快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语文课上的几个瞬间 下一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