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8-31 09:07:39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新课程中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创新和探索,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中笔者认为:开展化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开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热情谈一些体会。

一、化学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学生所获得的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大量知识的扩展却来自课外,化学课外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1.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和活动都是在兴趣冲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化学现象,然后,通过实践研究,就会感到所学知识的用处,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进而转化为推动学习、探索的现实力量。

2.发展创新能力

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系统的知识后,必须将这些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才会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新的求知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3.培养创新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和特长,有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理论知识一般,但动手能力较强,开展课外活动时,对前者能起促进作用,为后者能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

二、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课,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化学课本知识,无论是概念、实验、科学探索以及阅读材料,都有很多应用性因素,针对这些知识的应用或与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通过设计,可组织很多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从废定影液中回收银,已知葡萄糖可以从银氨溶液中还原出银,那么能否从含废定影液溶液中还原出银呢?这时分成两组活动,第一组学生用葡萄糖做实验。我提示学生溶液要控制在碱性条件下并加热,很快有灰黑色的海绵银析出,最后汇总,利用铝热反应最好。第二组学生用蔗糖代替葡萄糖,先使蔗糖在酸催化加热的条件下水解,再做上述实验,结果发现,同样可以从废定影液中还原出银。两组比较,用蔗糖还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根据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设计活动课,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课本中的“实践活动”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课本中设计的实践活动,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器材不受限制,由此组成的课外活动简单可行。例如:组织学生利用苹果、柑橘、番茄等物质制作原电池,并向学生提供几种电极材料、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各种尝试,活动中学生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展示了创新精神。

3.根据某些化学习题设计活动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化学习题学生一般都是以书面形式完成的,这种作业方式是理论到理论,即使老师做出讲解,学生还是“纸上谈兵”,而某些化学习题或与化学有关的综合知识,如果老师稍作改动或挖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亲自动手,亲自体验。

4.设计实验专题开展化学活动课,让学生在专题实践中学习、应用,深化知识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许多知识在教材中未必都加以介绍,通过活动课对专题知识进行介绍,会得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我们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专题设计活动课,主要进行以下几项的检验:(1)用新制的Cu(OH)2检验烟草中是否含有醛类物质。(2)用鸡血检验吸烟的气体中能产生CO气体。(3)用95%酒精和氯化汞溶液检验烟草中含有尼古丁。(4)用95%酒精和饱和的亚铁氰化钠溶液检验烟草中含有联苯胺。最后,进行汇总得出结论:吸烟有害健康,提醒同学们不要吸烟。

三、撰写活动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再深入研究,到图书馆或网上查资料,直至问题弄明白,然后根据活动内容订好题目,分好细节,把有新意、有创见的观点写下来,再整理成小论文。小了成为创新的示范,激发出同学们的创新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作者单位:盐城高等师范学校

上一篇:善用评价艺术,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下一篇:美术欣赏与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