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8-31 08:47:40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林业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有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显著的区域特色和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等发展特点。但总体来看,我国的林业产业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如何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国家的宏观调控、节约木材、提高木材利用率、以人工林取代天然林,方能从林业产业大国转变为强国。

关键词:林业产业;发展特点;发碾趋势

1.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

1.1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第三产业的兴起,林业产业方面与之相适应的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一般围绕着某一类产品,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例如银杏、红豆杉等均已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产业,经济林产品这几年发展势头仍然十分迅猛。

1.2区域特色日渐明显

相较于前些年的产业发展,这些年各地根据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状况,开始日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凸出本地有显著优势的林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例如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业已发展成为森林食品和森林药材的主产区,东南沿海一带则发展成为种苗花卉的主要产区,森林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则成为森林旅游的主要地区,西北地区则在努力成为经济林产品的主要产区。

1.3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产业主力

根据数据显示,近5年民营资本投入占整个林业产业投入的90%以上,而民营企业总数则占全国林业产业企业的78.2%,产值则高达总产值的70.4%,从森林面积看,非公有制森林的面积已经占森林总面积的20.3%,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在当前的林业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1.4林业产业的社会效益凸显

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基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其发展又会不断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林产品的同时,也在持续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城乡差距的缩小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2.当前林业产业发展的不足和趋势

尽管我国的林业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来看其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资源基础支撑能力弱、森林资源总量有限等困境,并且林业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了很大差距,导致很多企业只能作为发达国家原料和初级产品的提供者,无法进行高精尖林业产业的运营。此外,我国传统的林区已经日渐显露森林资源匮乏的现象,矛盾日益尖锐的供求关系,也始终制约着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林业产业上取得进一步发展,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坚持以下几个方向:

2.1由林业产业大国向强国转变

不可否认,我国林业产业现今正得益于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的良好时机。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实力也有意向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因此也更乐意去消费天然、绿色和健康的林业产品;从世界来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10余年,在林业产业这一领域内,我国占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因此更具竞争优势,也应该更能取得高效益,因此,有着广阔的世界市场有待我国林业产业企业去开发。

2.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林业产业发展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其供需和发展都取决于市场的波动,但仍然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这就要求我国相关林业工作部门经常实地考察市场,以便制定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林业产业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3人工林取代天然林

随着传统林区森林资源日渐减少,应该逐渐减少采伐天然林,通过不断增强林业材林基地的建设,增加木材原料的供给量,不断加大“次小薪”的技术研发和培育,使人工林能够弥补天然类供给不足的问题。

2.4节约木材,提高利用率

森林资源的利用周期一般比较长,从树苗种植到其生长为可利用的木材往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也是当前我国目前的供给量无法满足需求的原因之一。但是,木材的重复利用率却可以很高,因此,在利用木材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和回收重复利用率,最大可能地利用所有可利用的木材。

上一篇:百合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下一篇:唐家岭防风林详细调查及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