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退的高朋

时间:2022-08-31 06:07:35

如果短期内上不了市,裁员是最小的危机,更大的危机是团购网站入不敷出资不抵债,进而集体倒闭。

春天还未开始,冬天即告来临。曾被风投认定为“中国互联网业未来明星”的团购网站,终于在盲目和急速的扩张中,迎来了减速的迹象。而更为悲观的“中国团购网站倒闭潮即将到来”的预测,则源于团购鼻祖高朋的暴力裁员。

短暂的蜜月

“Groupon要来了”,对于刚刚诞生一年的中国团购,原创者的到来,一度让众多的后来模仿者担忧重重。被Groupon觊觎的域名已经早一步被团宝网注册,无奈之下,前者选择了高朋的域名。

“CEO来自腾讯,运营则由Groupon团队负责,双方各出5000万美元(约3.25亿人民币),各占50%股权。”高朋的高姿态,让竞争对手们倍感焦虑。腾讯的客户资源加上Groupon的运营经验,如果产生化学反应,意味着其他对手只能望其项背。

从今年3月上线以来,高朋用了短短一个季度的时间,完成了在全国近40个城市开团的成绩,其快速扩张令业界哗然。但好景不长,面临“千团大战”的困局,高朋网在8月下旬突然进行大规模裁员,令业界始料未及。

事实上,高朋创立之初,业界均寄予厚望,有些分析人士甚至判定,即使赶不上拉手,团购三甲的席位必定有一个是高朋。然而,经过半年的洗礼,高朋始终处于负面新闻的风口浪尖,不仅业绩没什么起色,反倒有倒退的趋势。

然而,在团购激烈竞争中的节节败退也并非无迹可循,就在高朋挖角最疯狂时,曾声称要在三个月发展1千人,如此快速的扩张速度,运营和管理跟不上速度是必然的。早在高朋建立之初,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就曾爆料,疯狂招聘是高朋一贯的“挖墙脚”战术,在欧洲高朋以双倍薪水从对手抢人,打赢后又大批解雇。看高朋今日的裁员,似乎和欧洲战略如出一辙,只是高朋距离“打赢”和“成功”还尚遥远,相反却有些灰头土脸的感觉。

合作伙伴支持的不给力也让高朋前进受阻。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与云峰基金承诺的5000万美元是否已经兑现还不得而知,但分析人士称腾讯对于高朋的支持有限,也是高朋裁员的部分原因。在腾讯投资高朋的同时,腾讯也建立了自己的团购网站,于是高朋便成了被领养的角色,难以尽享腾讯的核心资源。也有分析人士分析,可能是腾讯的QQ团购业务上升,无暇顾及高朋。

“不了解中国市场是高朋发展至今的最大问题。”不管是业内专家还是高朋内部,或多或少都承认了这一论断。现实而言,本想通过资金与资源,辅之以挖角等并不高明的手段,高朋想在短期内占据团购榜首的期望已经渐行渐远。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了《2011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截止到2011年6月底,我国团购网站数量已经上升到5300家。2011年上半年,我国网络团购企业市场份额方面,拉手、美团、满座、24券和糯米占据了前五名的位置,即使是在前十名名单中,也没能见到高朋的身影。可以说,高朋已经被挤出了第一梯队,未来发展堪虞。

对于高朋的现状,很多人也认为是国外互联网企业进军中国水土不服的表现,另一方面加上目前团购本身的发展到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这些都困扰着高朋这样一个“半土不洋”的企业发展。

问题重重

面对始料未及的大规模裁员,高朋的员工纷纷自发地展开了自我救赎。在8月19日、20日两天,就有两个注册名为“高朋裁员风暴直击”和“高朋团购裁员长沙站”的微博开始直播或转播高朋的裁员动态。从“高朋团购大裁员”的微博来看,裁员的广泛性并不是个别分站,“期待高朋更多的官方微博账号反水!南昌站,宁波站,你们还在等什么?”上述微薄称。

回顾高朋走过的半年历程,外有竞争对手的敌视,内部结构组织又不甚合理,可以说是其并不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有腾讯和云峰基金的支持,但草创之初的问题还是出乎意料。实际上,尽管其他团购网站在表面上对高朋并不敌对,但正常的商业竞争背后,对高朋的担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高朋想在竞争激烈的团购网站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今年3月16日凌晨,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的高朋将第一场战役确定为号称全球最大的室内温泉“北京顺景温泉”。首单2000多人左右的购买数量尽管差强人意,但却让高朋陷入了抄袭风波。次日,千橡集团旗下糯米网CEO沈博阳即在微博上控诉高朋恶劣的文本抄袭。“要学会尊重中国互联网,尊重对手。抄袭的事情还是少做。东抄一句,西抄一句,何必呢。”沈博阳希望高朋能给个说法。

其实,此前已经占据中国团购网站三甲位置的糯米网已经两次开团“顺景温泉”,并且成绩斐然,销售数量均数倍于3月的高朋。

高朋正式开团之前,萦绕在团购网站之间的挖人噩梦已经显现,一位团购网站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高朋的杀手锏往往是通过高新和砸钱方式,从别的网站挖人,进而迅速建立起自己的销售团队。

一位前高朋员工对本刊记者表示,3月16日团购顺景温泉是在相当紧迫的情况下进行的。留给文案人员的时间非常紧迫,所以才有了“抄袭事件”。抄袭事件令高朋非常被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高朋早成众矢之的的预测。

从高朋内部人士处获悉,高层甚至想开除那名涉嫌抄袭文案人员,但最后不了了之。这件事情某种程度上透露出,高朋在产品上所下的精力并不够,而且盲目的组队扩张,留下了诸多隐患。

如果说“抄袭门”尚属偶然可以原谅的话,那么更为严重的诚信危机则让用户对其极大地失去了信心。众所周知,各大团购网站聚拢人气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抽奖”,如拉手和美团,每次抽奖活动都能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关注度,奖品不乏汽车等贵重物品。但对于高朋来说,却玩了一次监守自盗的游戏。今年5月10日,有网友反映高朋员工私吞用于抽奖的iPhone4手机。翌日,针对被疑暗箱操作微博抽奖活动一事,高朋发表声明确认了内部员工的事实,同时,高朋网宣布辞退对此事直接负责的公司副总裁。

自微博上发酵和沸腾的暴力裁员,则是高朋新近的诚信危机。从媒体与相关员工的爆料中归纳,高朋的暴力裁员大概是开始在8月18日下午。在北京,一些员工被相继叫到办公室,在没有任何前提的情况下,被要求签离职协议,并且没有任何补偿。差不多同一时间,高朋上海办公室也有超过100名员工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裁员。这正是网络裁员直播的由头,被“暴力裁员”的员工们纷纷控诉高朋再没有任何补偿和说明的前提下辞,有的员工甚至写下了“奠”的字符予以抗议。

8月22日,高朋官方声明,称其与被辞员工之间似乎已经达成了部分和解:“近期有部分离职员工对公司有一些诉求,我们本着合理合法的原则,充分认可离职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决定给与其超出法律规定的补偿,事态已经得到圆满解决。”

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高朋终于退步并给予员工合理的赔偿。但从其措辞上来看,仍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有网友表示,“明明是应得的补偿,却被他们搞得和‘施舍’一样。”

“外方投资者Groupon和腾讯与云峰基金等中国投资者将分别投资5000万美元力推高朋在中国的发展”,这是高朋最初底气的来源,也正因资金上的承诺,高朋才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数千人的队伍,以期在中国团购市场大展拳脚。

每个月数千万元的开销,则是高朋裁员的直接原因。团购网站不盈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激烈竞争下的高额广告投入早已使团购网站入不敷出。

实际上,其他团购网站的日子也不好过。包括窝窝团、24券以及美团在内的众多规模团购网站,皆面临着裁员、撤站的困境。

高朋,只是冰山一角。

倒闭潮不远?

半年前,嘀嗒团创始人、CEO宋中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年底时规模团购网站可能不到五家。在宋中杰看来,疯狂的烧钱行为会在未来难以为继,如果企业光想着上市而忽略修炼内功,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彼时,嘀嗒团正控制规模,减缓扩张速度,但仍尽量保持自己在第一梯队。

如今回看,略有悲观的预测一语成谶,裁员和撤站风波,于各大团购网站之间此起彼伏,团购危机愈演愈烈。业内人士预测的团购网站到年底才会出现的扩张危机,已经提前出现,而推倒这轮多米诺骨牌的,正是团购的鼻祖高朋。

就在团购网站之间激战正酣的时候,包括马云和张朝阳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一度声称新一轮互联网泡沫即将到来,作为注脚的,是中国概念股频频出现的破发潮。

某种程度上,中国概念股赴美上市的窗口,已经部分关闭。频遭做空的中概股,价格也屡创新低。“这也是风投们在团购网站上投资减缓的直接原因。”对于团购网站资金链的问题,有分析人士这样表示。

从百团大战到千团大战,再到六千团大战,中国团购网站的数量增长足以衬得上“一日千里”这样的形容词。一个财经记者朋友谈到“短期内没有盈利需求,风投趋之若鹜”是中国有这么多团购网站的重要原因,他所接触过的一个团购业内人士甚至抱着“先拿几百万花着,反正不用还”的态度。

源源不断的资本输血、不断增长的注册用户和未来的盈利预期,一般认为是团购网站获得发展的必要前提。今年年中以后,风投与创投们投资团购网站的步伐开始放缓,原因之一便是中国概念股在境外屡遭滑铁,破发现象频频出现。如陷入现金流困境的土豆网牵强上市,表现不尽如人意,市值仅为优酷的四分之一。

风险已在累积,团购正面临着被分化的局面,谁能幸存都是未知数。一位互联网分析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出某种担忧,“为何在一个连普通用户都感觉到了风险的领域,为何还有那么多‘傻钱’源源不断?”

在速度竞赛的同时,一些团购网站大佬也开始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满座网CEO冯晓海认为,团购网站经过这一轮进化,正在回归本地服务营销的本真,个别团购企业此前的疯狂扩张、大肆烧钱、不计成本等非理智行为带来的后果,也在预料中。

嘀嗒团创始人宋中杰曾对本刊记者诠释他所理解的团购核心理念。他认为团购并非单纯地卖产品,而是营销与销售结合的模式,并希望嘀嗒在未来能起到广告门户的效用。

事与愿违,大多数团购网站仍然没有走出误区,激烈的竞争让团购网站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不仅不顾成本,而且屡屡出现虚假宣传的案例。

虚报原价和折扣、不顾服务能力而疯狂销售、售后服务不尽如人意等,有些品牌甚至遭到用户的普遍诟病,本刊记者获悉,考虑到可能会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很多大品牌已经不再推出团购业务。

“如果短期内上不了市,裁员是最小的危机,更大的危机是团购网站入不敷出资不抵债,进而集体倒闭。”一位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

上一篇:无法逆转的楼市政策 下一篇:油的问题 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