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起点教育法在电工基础中的实用性

时间:2022-08-31 05:25:22

低起点教育法在电工基础中的实用性

作者:陈明光 单位:四川省内江市技工学校

先慢后快原则

低起点教学法不是减少教学内容,而是循序渐进,逐渐增大每节课的知识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让学生形成一个对更多知识的渴求心理状态,从而为后面加大教学内容奠定基础。先慢后快的原则就是教学进度上要先慢后快,不能一味的生搬教学大纲的安排,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全学期教学前半期慢一点后半期快一点;一个章节前面讲慢一点,后面讲快一点;一个课时前三分之一慢一点,后三分之一快一点。把握好教学进度,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比如在讲第二章第一小节电阻串联电路时,就放慢教学进度。讲授这一小节的内容时,教材中讲的是三个电阻,而我在教学中只讲了两电阻串联。每一条特点一条一条地讲清楚,反复举例,先带着学生练习,然后又让学生练习,再总结再练习,达到记住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这样,为第二小节电阻的并联电路和电阻混联电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缩短了讲授电阻并联和混联电路的时间,整体上用了相同的时间,但教学效果上却不相同。

先易后难原则

低起点教学法不是放弃重点,避开难点,而是讲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理顺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主线。先易后难的原则就是在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上先讲浅显易懂的内容,讲直观的内容,让学生都觉得一听就会,强化定性分析,弱化定量分析,强化直观教学,弱化公式的推导过程。减少中、差生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时,直接抬出结论: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电阻与电源的内阻相等,当学生记住了,会用了,再讲为什么。讲电阻的混联时先只讲三个电阻的情况,把三个电阻串联,三个电阻并联引入到这里,把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两个电阻并联后再与第三个电阻各类型各举一例,然后让学生定性画出各种形式的其他情况来,当学生能熟练地组成各种形式后,再练习多个电阻的情况。这样,学生容易掌握,就有了信心,也就有想继续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的想法。

先低后高原则

低起点教学法倡导的是低起点、多层次,这不是降低要求,而是降低要求的陡度,把原来一步跨过的坎,分成两步或三步跨过。这样一步一个台阶,台阶的陡度也小,学生容易掌握,也便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先低后高的原则就是在教学要求上先低要求,让学生容易达到要求,当学生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适当提高要求,这样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讲授支路电流法时,采用第一步只要求列出三条并联支路中只有一条是有源支路,且每条支路都只有一个电阻的节点电流方程(KCL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KVL方程),而且还不要求计算;第二步才要求列出有两条有源支路且电源方向一致的方程。学生都能列出正确方程后,再进行第三步、第四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讲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时候,先只要求学生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说出有什么现象发生。直导线位移的距离大小有多大?电流小一点又会怎么样呢?电流方向不同会直导线位移的方向怎么样?不要先要求学生回答直导线在磁场中倾斜情况。通过演示实验后,又让学生再做这个实验,进一步观察,然后进行总结:说明直导移的大小与直导体中通以电流的大小有关,直导移的方向与直导体中通以的电流方向有关。在大家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再提出该如何进行判断直导线移动的方向,从而推出左手定则,并进行演示。把实验和实验的现象作为前面的低要求,总结作为后面的高要求。

先面后点原则

低起点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让每个人都学有所获,让大部分人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而少部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知识的层次更上一个台阶,因而要求老师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先面后点的原则就是在使大部分同学都能一学就会,但也要照顾到少部分掌握得比较好的同学,避免教学过程大部分糊涂,少数人陪读的局面。比如在讲解直流电路的解法时,对于少数学得好的同学再单独给他讲一下其他解法;讲完两个含源支路后,再设几个问题,如果是三条支路都有电源又该怎么列方程?假如这三个电源的方还不同列出来的方程又是怎样的?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出一定量的相对有点难度的选做题。这样既能让大部分同学学有所获,又能使优生学得更深一点,满足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从心态上也会激起大部分同学的求知欲,提高其主动学习的学习能力。总之,低起点教学法的实施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做法,我只是就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实施低起点教学法谈了自己的一些做法,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低起点教学法实施会使这种教学方法更为完善和科学。

上一篇:机械制造教育心得综述 下一篇:职校机电外语翻译技巧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