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打造精品银行构筑百年老店

时间:2022-08-31 01:40:32

浅析如何打造精品银行构筑百年老店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诺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新一轮农村金融竞争正式拉开帷幕。在当前农行“重征”县域金融、政策性银行迂回包抄、邮政银行“亮剑”农村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方兴未艾,农村金融市场狼烟四起之际,打造精品银行,构筑百年老店则必将成为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生存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如何打造精品银行,构筑百年老店,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谈几点认识与建议。

何谓精品银行和百年老店

所谓“精品银行”,是指商业银行以建立良好的经营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为前提,以经营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为手段,以实现管理质量、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为根本目的,采用集约化的经营方式,科学有效地配置全行各种经营资源,培育管理优势、服务优势、质量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的一种发展战略。百年老店则是指商家成立时间悠久,诚信经营,产品服务独有特色,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但企业的名号及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仍受到百姓的信赖和欢迎。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金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打造“精品银行”,“构筑百年老店”无疑是农村信用社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创造比较优势、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打造精品银行,构筑百年老店的对策建议

完善法人治理,健全制衡机制。法人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确保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的根本制度安排。农村信用社在完善法人治理实践中,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形成制度,融入文化,通过经济附加值的创造力以及股东回报检验成效,即“形似为表,神似是里;架构易生,机制难成;制度创立,文化精髓;检验成效,价值第一”。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一三四五”工作思路。即:一个核心:以人为核心,领导班子要抱定对股东、客户、员工负责的信念,诚实做人、认真做事。要建立法人治理文化,将理念融入员工思想,形成工作合力。三个标准:科学决策、高效执行、有效监督。四大目标: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收益,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六大关系:要处理好核心与制度、架构与机制、制衡与配合、尾部监管与内部治理、股东利益与相关者利益之间的关系。

建立企业理念,树立品牌意识。企业理念是企业在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过程中,继承企业优良传统,适应时代要求,由企业家积极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从而形成的代表企业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团体精神和行为规范。 良好的企业理念是企业改革的发动机和推进器,涵盖了企业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等内容,它如同号角将持有共同理想的员工凝聚在一起,使他们树立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拼搏奋斗。 建立了明确的、积极的、深入人心的企业理念。就能指导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取向和判断标准,从而形成工作合力,取得经营管理上的成功。农村信用社在企业理念创建中要包含有对几十年信合文化的兼容并蓄,有超越地域差异的共性荟萃,有代表现代银行发展的文化参照,更要有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农村信用社只有具有了自身鲜明的企业理念特征,聚集起品牌优势,使其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在打造精品银行,构筑百年老店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创建发展蓝海,实现永续发展。“蓝海”战略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企业管理学概念。“红海”代表充满竞争压力的已知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未知的领域和尚待开拓的市场空间。从创新的角度看,“红海”就是习惯路径依赖,遵循固有的思维定式;“蓝海”则是能积极作为、创新招数、找寻非常之策。农村信用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占得先机,只有解放思想、打破常规、进行区域化布局,创建属于自己的发展“蓝海”,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是应创新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针对目前农村贷款品种单一,贷款手续繁琐,中间业务产品缺乏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村信用社要对症下药,着力解决好思路不宽、手段不活、措施不多等问题,在主动创新和重点突破方面下功夫。要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跟经济发展大潮,积极寻找发展机遇。要认真把握经济金融政策和产业导向,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以信用工程和百千万富民工程为载体,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支持农村青年、妇女创业和农民外出务工。要充分考虑农信社的区域特征,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区域产品、项目的整合、优化和提升,有计划、分步骤地将区域产品提升为特色产品。要加快开发推广统一、独具特色“一招鲜”的强势产品、主打产品、并形成通用产品、专有产品、关键产品等。二是要创新服务“三农”的贷款方式。积极推广中小企业联盟、信用共同体、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农民住房贷款为重点,完善抵押、期限和利率管理,加大消费贷款拓展力度,进一步叫响农信社的服务品牌,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实施网点再造,提升支农能力。历经多年的发展演变,农村信用社既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又沉淀了经营和管理方面短期内难以克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效能提升。为应对农行、邮储、莱商、村镇银行等新老金融机构的挤压,县域市场的切分,尽快甩掉历史包袱,农信社必须来一次彻底的“破冰”,实施“零业务”网点再造。一是抢占“黄金码头”。选择人流客流量大、商贸集中等优越的地理位置,改造完善外部视觉形象,另起灶炉,“零”起点组建新机构。二是打造“王牌”营业机构。坚持高起点建设、高标准选人、高水平服务、高层次规划“四高”标准,选择现代化的设计理念,面向全辖招贤纳士、聚集精英,高起点制订完善服务标准、行为准则、工作效率等一系列考评措施,将零业务网点打造成形神俱佳的,能与商业银行相抗衡的“王牌”营业机构。三是实施分灶吃饭。在员工管理、业务经营、工资分配等方面实行“差异管理、分灶吃饭”,切实做到“政策倾斜、授权大胆、考核科学、激励到位”。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二是培育专门人才。要用现代金融企业的理念和新知识、新技术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农村金融的经营水平,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竞争的高素质的管理、营销和新业务专门人才。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当正确的决策制定之后,干部是关键!要培养一支拥有现代企业发展理念、掌握先进管理经验、领导艺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干部队伍,使其真正成为信贷管理、风险防控、科技创新、资金运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始终保持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战斗力,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四是创新用人机制。要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双向选择等方式,实施全员优化组合,切实建立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增强全员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要”真正变为“我要干”。五是要加大后备力量的储备。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建立后备人才库,通过组织培养、实践锻炼、动态管理,实现优胜劣态,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六是建立与市场用人机制相适应的劳动用工与工资报酬制度,完善业绩考评体系,以改革促进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工作活力的显现。

上一篇:浅议银行计算机系统风险与防范 下一篇: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