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科学“物质领域”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8-30 11:15:14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物质领域”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小学科学中物质领域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将他们原有的关于物质的和能量的生活概念或“前概念”上升为科学概念。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物质领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实践,我认为:1.教师课前应深入认识物质。2.创设有效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猜想中引起探究的愿望。4.用实验进行验证,加深对物质的认识。5.应用结构性材料突出物质的特征。6.对比中明确物质的特征。7.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物质的特征。8.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加深学生对物质的外延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物质领域 结构性材料 教学有效性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小学科学物质领域研究的内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力和运动;热和物质状态;声音;光;电和磁;物质变化和化学。小学科学物质领域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将他们原有的关于物质的和能量的生活概念或“前概念”上升为科学概念。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物质领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实践,我认为:

一、教师课前应深入的认识物质,这是物质领域教学的有效性的前提

小学科学教师在上课之前,除了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外,还要认真备实验,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亲自对验证物质特征的实验做一遍,对实验的各个环节、变量控制、实验出现的情况等都有一个了解,以确保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实验演示还是分组实验指导都能够取得成功,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三年级《小苏打和醋的混合》一课中,一位教师做演示实验,老师先往空杯子加入醋,然后加入一汤匙小苏打,接着把点燃的火柴伸进这只玻璃杯中。按照正常情况,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把点燃的火柴熄灭。但是出现的结果是火柴怎么也灭不掉。结果这节课就让学生带着错误的认识结束了。后来,这位老师换了另一种醋实验却成功了,原来教材要求用的是白醋,这个老师却用了陈醋。同样是醋,结果完全不同。科学实验是严密的,科学教师在课前进行实验是必要的。做好备实验这一环节,才能使教学活动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

二、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教师在物质教学课开始环节设计有效情景,会激发学生对物质深入认识的欲望和兴趣,学生就会与老师一起进行探究。科学常用的情景包括生活情境、游戏活动情境、实践情境、问题情境等。如有位老师在《淀粉的足迹》中引用一个小小的魔术:在一张白纸上用淀粉糊画画,喷上碘酒就显出一幅画来。这马上就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是怎么了?白纸上的画是不是先前就有的?画是用什么画的?画画的“颜料”是什么?这种“颜料”为什么遇到淀粉会显出来?会变成蓝色?这一切的猜测,激起学生探究欲望。有探究的动机,整堂课就能“满堂生辉”。有效的情景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质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猜想中引起探究的愿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一方面,正确的猜想会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大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另一方面,即使是学生猜想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例如,在四年级《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中,教师在导入后,出示铁线、铜线、塑料、陶瓷、木棒让学生进行猜想是否能导电,在猜想中学生兴致很高,互相争辩。此时,老师提出实验探究任务:各小组选择铁线、铜线、塑料、陶瓷、木棒进行分组探究实验验证。学生都很认真动手做实验,都竭力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样学生带着猜想去实践,学生的探究活动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

四、用实验验证,加深对物质的认识

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实验的目的是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物质的性质和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直接获取知识。小学科学物质领域的教学大部分可以开展实验来进行探究的。只有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才能对物质得到深刻的认识,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就是一个失败例子。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中,有位教师提供了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萝卜、带盖的空瓶、橡皮等材料,用排列法研究大小和轻重对沉浮的影响,但看不出大小、轻重与物体的沉浮的关系。老师提问:物体的沉浮跟大小、轻重没有关系吗?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做?课堂出奇的安静,学生回答不出来。这位老师应该先出示四个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演示实验,问:大小与沉浮有关系吗?再出示四个大小相同,但轻重不同的球,演示后问:现在轻重与沉浮有关系吗?在物质教学中更加需要实验的验证。只有用实验,学生才能得出有力的结论,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

五、应用结构性材料突出物质的特征

在物质领域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课堂生应用结构性材料必将使科学探究事半功倍。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经过预先设计,有着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材料。通过结构性材料,可以为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揭示实验结论,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六年级讲授《材料的导热性能》时,大部分学生通过实验都知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但是金属中的铁、铜、铅哪种物质导热性能较好呢?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在铁架台上架一条铁条,在铁条的末端分别延伸出三根金属丝,分别是:铜线、铁线、铅线,同时在这些线上分别粘上一个蜡烛球。在铁条下面加热,看那根金属上的蜡烛球先融化,就可以知道哪种金属导热性能最好。这个结构性材料能很好地揭示了铜线、铁线、铅线的导热性能的差别性。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金属导热性能的差别。

六、在对比中明确物质的特征

对比实验是物质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比能将物质的特征鲜明地显示出来。如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位教师先让学生分别拉伸皮筋和弯曲钢尺、拨动皮筋和钢尺并填写实验表格,通过对比研究,从而让学生得出结论:物体振动才发出声音。接着老师又用鼓打和捂住的两种状态的对比进一步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通过两个对比实验使学生很好地建立了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七、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物质的特征

我们除了用实验来证明物质的特征外,我们还要用多种方法去认识物质特征,这样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会更深入,更为丰富。例如淀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感官观察,从菜市场买来的散装的淀粉是白色粉末。我们可以把淀粉放进冷水中观察淀粉会怎样?淀粉不见了,清水变得像牛奶一样,过一会儿,淀粉慢慢沉下去,上面都是清水,说明淀粉不溶解于水。我们还可以加入热水,观察淀粉怎样?慢慢开始变得粘,变成糨糊了,最后变成半透明的胶体。最后我们加入碘酒会怎样?会变蓝。最后总结出淀粉的特征是:加入碘酒会变蓝,不溶于水,加水加热会变成胶体。只有经过多种方法对物质进行认识,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的物质的概念更为丰富和具体。

八、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加深学生对物质的外延的认识

科学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弥补了课堂教学在知识面、时间、空间和活动场地等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拓宽和延伸书本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磁铁的性质》一课中,老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磁铁可以吸哪些物体?学生举例说黑板、冰箱门、铁饭盒等。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磁铁可以吸硬币,另外一个学生反驳说有些硬币不能吸,于是学生之间就开始争论起来了。老师顺势引导:科学讲究证据,同学们回去自己先试一下,感兴趣的同学明天早上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加深学生对物质的外延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徐敬标. 小学科学教学技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陈乾晖. 小学科学有效性合作学习探析. 教材与教法,2005(19).

[3]郁波,彭香等. 小学科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重要资料随身带 下一篇: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怎样写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