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心境,让青春的生命更精彩

时间:2022-08-30 10:56:43

绿化心境,让青春的生命更精彩

学校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绿洲——学生是种子,智慧多元,人格丰富:学校是土壤,养分均衡,环境和谐;科学精神是阳光,催生万物,活力无限;人文是雨露,滋养生命,润物无声。

跨入新世纪,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教育改革波澜壮阔,“绿色教育”应运而生。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就是对这一潮流的响应。提倡绿色教育、人文关怀,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奏响了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绿色教育的旋律,教育改革的潮流正在绿向大江南北。

崇尚绿色人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厚德而能载物,品高而后才茂;就是要自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树立全新的教师观。

崇尚绿色人文教育,就是要坚定学生的道德信念,引导学生避恶趋善,激浊扬清,辨别假丑恶,追求真善美,抵制平庸粗俗,胸怀远大理想,战胜心里浮躁,坚定道德信念。

崇尚绿色人文教育,就是要真心实意的欣赏每一个学生,服务于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个体都是生命的杰作,都是可贵的唯一。

而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校功利化,教师工匠化,学生工具化的现象。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升学转,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个体的需求被弱化甚至虚化,教师的创造激情被窒息,学校成了制造升学率的机器。只有主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精髓,注入新的创新灵魂。

绿色教育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是为学生终生打下良好基础的教育。学生就像绿色的禾苗,他们的成长需要无污染的土壤环境,更需要高素质的园丁充满真情的耕耘。

作为语文教师,我希望能够在语文课堂镶上绿色的光环

1.以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

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老师对这些内容加以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如:书法、作文、诵读、文学鉴赏、文化常识等,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

2.多读美文佳作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为名家名篇,大多文质兼美,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在阅读中,我让学生以一个适当的姿势,边读边在脑子里勾勒出文中的景象,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引感的释放、生命的涌动。此外,每学期搞两次“读精美文章,感受生活真谛”的阅读课训练,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进行口语作文、演讲训练

教师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提出要求,可先从局部练习开始。如描述记叙文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人物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说明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论证议论文的说理等。学生熟练掌握之后,再把各局部串联起来,就可“说”出一篇中心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流畅的文章。这种训练,对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创作欲望,激活其形象思维,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口脑双重锻炼的好方法。

4.表演课本剧、小话剧

这是一种以课文内容为主要素材,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合理想象进行适当艺术加工的特殊表演形式。

我曾为在我校学习的青岛大学高职护士、高职口腔班的同学排演了古典版和现代版小话剧《西厢记》。同学们精心准备,借演出服、道具,历时两个多小时的演出,有眼泪,也有欢笑,精美的舞带台效果,深深地感染了大家,受到一致好评。

在排演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同学们齐心协力,共同切磋,编写剧本、分配角色、讨论台词、制作道具、设计舞台,忙得不亦乐乎,参加学校国庆演出,以其深刻的寓意,精彩的对白、夸张的动作,引得大家前仰后合,受到大家的欢迎。

我个人以班级的真实故事——尿毒症女孩王婷为素材,创作排演了《天使的爱》……

这些活动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形象思维,有很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此言信之。

5.假期给学生开出课外阅读书目

如古典四大名著、《论语》、《朝花夕拾》、《繁星.春水》、《名人传》等,要求学生写出读书心得。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同学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这种人文情感的熏陶,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审美情趣提高。

缺少人文关怀将会导致教育的水土流失。田园日渐贫瘠,种子萌发艰难,苗木了无生机,发展趋向沙漠化。

“绿色”教育,就是要把学校教育办得绿色满园,硕果累累,努力形成继承传统,立足现代,弘扬人文,崇尚科学,开拓创新,培育新人,用生命唤醒生命,用生命呵护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灿烂生命的育人氛围,用人文关怀更深层诠释绿色教育的意义。

上一篇:贫困地区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之研究 下一篇: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