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与大连的3个数字

时间:2022-08-30 10:12:00

英特尔与大连的3个数字

中国已经成为英特尔除美国外资源投入最大、机构设置最全,惟一一个集研发、封装、晶圆生产和投资等全业务于一体的区域市场。

10月26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的出口加工区内热闹非凡,身着类似太空服的“超净服”的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必杰(Kirby Jefferson),抱着晶圆出现在台上,用生疏的中文宣布“英特尔大连工厂投产”。

“作为英特尔在亚洲的第一个晶圆制造设施,这座先进的制造设施有助于支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就近服务于英特尔在亚洲的客户。”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说,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正式(FB68)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是英特尔除美国外资源投入最大、机构设置最全,惟一一个集研发、封装、晶圆生产和投资等全业务于一体的区域市场。

25亿美元

英特尔大连芯片厂(FB68)总投资额达到了25亿美元。

“1987年英特尔进入中国时,还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处,谁也没有预测到我们会在中国拥有7500个员工,并成长为今天巨大的公司。”欧德宁表示,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投产后将首先生产芯片组产品,支持从笔记本电脑、高性能台式机到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各种产品。这不仅是目前英特尔最先进的晶圆厂,也是英特尔在中国的一个里程碑。

大连芯片厂不仅是英特尔在亚洲的第一个晶圆制造工厂,也是15年来英特尔在美国本土外的第一个65纳米晶圆厂――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92年在爱尔兰建立的F10晶圆厂。大连芯片厂自2007年9月破土动工,历经3年的建设,投资总额25亿美元,总使用面积达16.3万平方米,相当于23个足球场的面积。

一直以来,英特尔都在运用精确复制转移法(Copy Exactly),将晶圆厂、封装厂等产能从美国本土转移到爱尔兰、以色列等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在大连工厂建设期间,英特尔也采用了与全球环境绩效一致的精确设计和建筑标准,体现在水、能源和化学废品管理等方面。

例如,新晶圆厂洁净车间的洁净度为“10级”,即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0.5微米或稍大些的微尘数量不超过10个。与之相比,医院手术室的洁净度是“10000级”,这意味着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洁净车间内的空气质量比手术室还要洁净1000倍。

此外,2009年,大连芯片厂的工程师们在水处理系统中采用了创新设计,回收再利用生产过程的冲洗水,每年可节约26万吨城市自来水。为此,他们获得了英特尔最高级别的环境卓越金奖。如今,大连工厂的环保级别是全球最高级别的,英特尔还打算继续投资数百万美元,建立废料处理的设施。

另一个细节是,在大连工厂建设期间,英特尔给大连市发了1000多道问题,要求大连市提供100年以内的地震资料等,甚至包括大连居民的平均身高,因为考虑到欧美人身高和亚洲人不一样,要调整相应的设备高度。

104家供应商

“英特尔的投资已经对大连的经济格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英特尔大连芯片厂的投产,将推动大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助于将大连打造成为IT产业的高地,并吸引更多高科技公司来大连投资。”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表示。

2005年,英特尔有意再建设封装厂,但当时的首选并非大连。那时竞争英特尔晶圆厂项目的包括美国凤凰城、以色列、越南和印度的城市,还有中国的上海、苏州、无锡、青岛、西安等城市,经过多次谈判后才确立在大连建设芯片生产厂。

由于英特尔是一家很特殊的公司,哪个城市抢到了英特尔的项目,必将拉动经济的发展,这种拉动作用已经很明显了。迄今为止已有约24家新供应商落户大连,与英特尔开展业务,还有80多家大连企业成为英特尔的供应商。联华气体、美国摩西湖化学在大连直接设厂,美国应用材料、科天、诺发、东京电子、尼康、欧洲阿斯迈等半导体设备商也都纷纷进驻。而由于英特尔的效应,许多厂商在考察大连的投资环境时也不再挑三拣四,加快了考察的速度。

柯必杰表示,英特尔对供应商有三个主要要求:业务模式安全并符合职业操守、产品和服务达到较高的质量,以及在提供原材料的过程中,供应链有很高的可预测性。“一些中国供应商已经达到了这样的要求。”

“每当英特尔在一个地区建立晶圆厂以后,都会带来上下游供应商乃至产业的效应,相信大连也不例外。”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表示,英特尔将在中国有更多的研发和创新,做到“创新在中国、生产在中国、创新于全世界”。

1500名员工

“对于英特尔来说,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原先上海工厂里很多优秀的人才,如今有相当多的部分都已经转移到了大连的芯片厂,他们一定会发挥自己的价值。”英特尔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兼全球芯片制造部总经理周伟德(Joshua M Walden)这样对《计算机世界》报记者说。

在庆典现场,英特尔大连工厂的员工们坐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年轻的面孔,各种肤色的人坐在一起分外和谐。当大屏幕上播放的短片上出现熟悉的面孔时,从会场的各个角落响起了掌声。当主持人介绍到柯必杰和周伟德时,他们偏心地给了掌声之外的欢呼声,可见他们已经成为了一家人。

“英特尔大连芯片厂已有员工1500余人,中国本地员工占60%以上。”柯必杰说,经过培训之后,他们已能胜任高技术制造所需技术的岗位。英特尔选派了300多名员工到美国和爱尔兰接受专业培训,也派了200多名外籍员工来中国工作,还从英特尔全球各个工厂选派50多位专家到大连培训员工,以确保大连工厂的顺利开工投产。等工厂正常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可能会陆续回到原工作岗位。

“不同的职位需要用不同方式进行培训,例如工厂中最复杂的一个职位――良品率和工艺整合工程师,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要胜任这个职位,至少需要4〜5年时间。”柯必杰告诉记者,即使是在生产间工作的员工,熟练操作一种工具也至少需要一年,“我们的目标是让员工能逐步掌握多种工具”。

据悉,自2008年1月起,英特尔给员工提供了超过17.5万课时的课堂培训,进行了数千小时的在岗培训,向新入职本地员工授予了500多个设备操作资质证书和250多个设备维护资质证书,60多名新入职的管理人员完成了“管理与领导力发展课程”。

上一篇:金融IC卡时代真的来了 下一篇:东软寻找跨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