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30 08:58:15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0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入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房角深度、眼压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中央前房角深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白内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吸除术; 房角分离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没有其他眼病存在,单由于患者的瞳孔阻滞或患者虹膜根部肥厚、前移,导致前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困难、眼压升高的一种情况[1]。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因晶状体厚度增加,前房深度变浅,从而严重影响青光眼的治疗效果[2]。本文笔者对本院4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36眼),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62~78岁,平均(71.5±4.3)岁;眼压22~34 mm Hg,平均眼压(26.5±1.9)mm Hg;患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视力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明确诊断后,首先给予甘露醇、醋氮酰胺等药物降眼压,眼部有炎症者给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术前眼压控制目标为21 mm Hg以下,未达到上述目标者给予前房穿刺降眼压[3]。全部患者手术前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大瞳孔,行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10~12点方位以穹隆部为基底做结膜瓣,行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分离至角膜缘内1 mm,在3点、11点方向做透明角膜内穿刺口,注入黏弹剂,穿刺口连续环形撕囊,从角巩膜隧道切口穿刺入前房,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冲净皮质,前房注入粘弹剂行房角粘连钝性分离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冲洗前房后关闭切口,包扎术眼[4]。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后行常规裂隙灯显微镜及前房角检查,观察房角粘连情况,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治疗前后中央前房深度,术后随访1年,检查患者视力改变情况,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中央前房角深度改善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患者视力均

2.2 随访及并发症情况 术后早期4例患者需要滴眼液减低眼压,眼压缓解并保持稳定后停用,术后远期随访显示眼压控制良好均在正常范围。前房角镜检查显示虹膜平坦,前房角增宽,房角闭合部分已经开放。治疗后发生角膜水肿4例,瞳孔区絮状渗出1例,经对症药物治疗3 d后消失,全部未见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无眼部继发因素的情况下,周边部虹膜机械性堵塞前房角,房水外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瞳孔阻滞之故,其次是因某些因素将虹膜拉向房角或推向房角[5]。目前对于早期还未发作或仅有小发作的闭角型青光眼,激光手术或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症状,但如果前房角关闭的范围过大,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通常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眼压,对于该类患者目前常用的治疗措施是施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6]。

但是由于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群晶状体增厚,位置前移,导致瞳孔阻滞,前房变浅,房角关闭,眼压升高。晶状体形态和位置的变化,可使瞳孔阻滞而引起青光眼[7]。研究显示,晶状体因素在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中有重要意义,其中95%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关闭机制存在瞳孔阻滞因素[8]。因此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摘除可有效消除瞳孔阻滞,改善晶状体对前房的压迫作用,从发病机制方面有效阻滞闭角型青光眼的发展。但是单纯晶状体摘除一般被视为一种内引流术式,对早期房角粘连不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文献[9]报道显示,早期房角粘连关闭不足180°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患者眼压明显下降,术后不需要药物降眼压;但是对于房角粘连严重大部分关闭(>180°)的患者,需要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本组患者均为房角粘连严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后,患者前房角增宽,房角闭合部分开放,视力明显改善,术后眼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显示治疗后中央前房角深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并且治疗后随访显示无明显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去除白内障,控制眼压,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彩慧,庄鹏.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1,31(10):995-997,1000.

[2]潘绍新,范峰,王晓红.白内障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防盲技术,2011,6(3):112-114.

[3]丁慧芬.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445-1446.

[4]韩瑶,韩硕,程沛林,等.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7):42-44.

[5]刘励,林胤,陈本安,等.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高眼压下单纯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4):314-316.

[6]张敏,钟广斌,陈敏瑜,等.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J].眼科研究,2004,22(5):527-529.

[7]韩瑶,韩硕,程沛林,等.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7):42-44.

[8]徐蔚,胡桃舫.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4):299-302.

[9]严端,吴文捷,陈桂钦.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6例[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2):99-101.

(收稿日期:2014-04-23)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有效性... 下一篇: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血清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