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取缔黑网吧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8-30 07:03:00

查处取缔黑网吧工作的思考

近年,湖北省各级工商部门多策并举,依法开展查处取缔黑网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遏制了黑网吧蔓延势头,维护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秩序,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目前监管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些地方“黑网吧”回潮现象较突出,在某些时段,如暑期、春节期间还较猖獗,查处难度大,治理“黑网吧”任重道远。现结合工作实践的体会,对查处取缔黑网吧工作探讨分析如下:

一、黑网吧存在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湖北省黑网吧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分布地域主要在乡镇村。由于城区网吧市场相对饱和,各职能部门加强监管,使得黑网吧经营者向农村地区转移,群众举报和查处的黑网吧多在农村地区。二是投资群体相对特殊。黑网吧投资人大多为社会无业闲散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当地农民,以开办网吧作为就业谋生的方式,虽然个体身份相对处于弱势,但经营环境、人际关系一般具有优势地位,在当地拥有一定势力范围。三是经营方式隐蔽。黑网吧多位于较偏僻的街道门面、私人住宅内,经营场地较小,对外不挂招牌,不设标志,采取家庭式、作坊式经营,发现和调查取证不易。四是变相经营网吧。一些休闲娱乐场所、职业培训机构、校内上网场所未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利用自身便利条件,打“球”经营上网服务。尤其在乡镇村,一些“信息服务站”、“科技服务站”等公益性机构,由于经费保障不足,开办单位疏于管理,从事有偿上网服务,接纳未成年人,有的甚至为黑网吧提供合法外衣,造成不良影响。黑网吧屡禁不止、查而复生,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社会管理的原因,除监管打击方面存在问题和困难外,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网吧市场资源配置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互联网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大,特别在农村地区,由于文化生活较缺乏,农民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薄弱,自购电脑的较少,对市场化的网吧上网消费有需求。然而,网吧市场由于国家政策、资源配置受到限制,出现供求失衡,网吧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城乡网吧分布不合理。乡镇网吧布点少,甚至空白,给黑网吧提供了市场空间,成为黑网吧滋生发展的重灾区。通山县大畈乡,因国家核电工程建设,大量外建设人员进驻当地,对网吧的休闲消费需求增大,使得当地黑网吧应运而生。社会需求与网吧资源配置不足的矛盾,是产生黑网吧的客观原因。

(二)经济利益的驱动。由于市场需求大,网吧经营收入相对稳定,资金回笼较快,利润空间较大。据调查,开办一家小型黑网吧,投资4-8万元即可。因逃避有关税费,盈利更高,一年半载就可收回成本。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合法准入相对困难,便以非法方式进入。有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企业片面追求企业利益,只要申请,便提供接入服务,有的甚至为黑网吧变相输送网络信号,使黑网吧得以营业。

二、查处取缔黑网吧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黑网吧难度大。从监管实际看,黑网吧的软对抗能力越越强,遇有执法检查就关门停业或错开执法部门工作时间营业;有的黑网吧安装摄像头监控外部情况,互通信息,相互掩护;有的被停止互联网接人后,又以他人名义重新申请接入,或者开通几部固定电话变换接人互联网经营。基层工商部门在乡镇村的力量配备、执法装备还不能满足监管工作需要。

(二)取缔黑网吧执法有风险。黑网吧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加上往往倾注了全部家当,其维护经营的愿望强烈,不甘心被关停,不愿意退出转行,因而对工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的通知,有的置若罔闻,有的短期内停止活动后又复出经营。对工商、公安等部门强制取缔、没收工具设备的执法行为抵触很大,有的求情、耍赖、甚至以寻死相逼迫,有的聚众抗拒、暴力抗法,对执法人员围攻、谩骂,甚至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有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企业按照执法部门的要求停止互联网接入,也遭到黑网吧业主的干扰、冲击。强制取缔黑网吧面临较大的执法风险,甚至可能引发。

(三)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目前,文化部门负责管理有证网吧,工商部门负责查处黑网吧,这种分段式管理,使得对网吧市场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难以对黑网吧治理形成有效的合力。在管理措施上,由于对网吧设置实行总量控制政策,网吧申请人无论是否达到法定设立条件,只要没有配额就不予批准,这种“关前门、堵后门”的查堵办法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三、对查处取缔黑网吧工作的几点建议

黑网吧安全隐患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必须坚决取缔。但单一进行查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疏堵并举”,源头防范,综合治理黑网吧。

(一)合理配置网吧市场资源。网吧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种市场化经营业态,有利也有弊,但控制网吧的弊端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关键是严格“两个管控”,即:严格管控有害信息传播,严格管控未成年人上网。因此,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允许社会资源有序地向网吧市场配置,将符合条件的经营者纳入管理范围,依法进行许可和监督。在网吧准入政策未改变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合理规划网吧布局,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增长需求,调剂有证网吧到乡镇村,引导、鼓励有证网吧通过兼并、重组、增设分支机构等方式开展连锁经营,使合法网吧覆盖每个乡镇,辐射村组。只有“开前门”,才能有效挤压黑网吧的生存空间,为“堵后门”取缔黑网吧提供条件。

(二)推进综合治理黑网吧。治理黑网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加强领导,综治部门牵头总抓,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配合,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对不按要求停止违法经营的黑网吧,由综治部门协调组织联合执法,坚决取缔,依法打击阻挠执法、暴力抗法行为。街道居委会、村民委员会要发动群众举报、支持执法部门查处黑网吧,不让黑网吧藏身于辖区。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内上网场所和“信息服务站”、“科技服务站”等机构的监管,完善配套政策,防止其演变成黑网吧或被非法经营网吧利用。各级工商部门要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落实监管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加大查处取缔黑网吧工作力度,推进形成查处黑网吧的新格局,取得新成果。

(三)加大源头治理力度。黑网吧得以生存和易反弹的根本源头是互联网接入,黑网吧一旦开办,取缔难度大,执法成本及风险高,切实加强互联网接入服务管理,是从源头治理黑网吧的有效措施。要探索从互联网接入环节入手,把黑网吧堵截在“门外”的措施。各互联网接入服务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承担不为未经许可经营网吧者提供接入服务的义务,积极配合执法部门整治黑网吧;建立和完善互联网接人审查制度,规范接入行为,对申请网络使用流量大和缴纳费用不同于一般家庭的用户进行实地核查,属于经营网吧但未取得相关许可的用户,不予接入;对在被断网原地址变换用户重新申请互联网接入的及时告知工商部门核查。各地政府及执法部门要支持互联网接人服务企业开展接入审查和执行断网措施,对互联网接入服务企业因采取上述措施,遭受黑网吧业主干扰的,依法协调处置,坚决打击不法行为。对互联网接人服务企业明知是黑网吧仍为其提供接入,或者不执行执法部门断网通知的行为,工商部门、通信管理部门要依法从重查处。

(作者单位:湖北省工商局)

上一篇:市场监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探究 下一篇:我国商标确权程序亟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