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处置

时间:2022-08-30 03:11:00

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处置

摘要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并对应用中常见问题进行观察。方法:将12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等,并对无创机械通气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经BiPAP呼吸机治疗后,病人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BiPAP呼吸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18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时,常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多出现呼吸费力及呼吸肌疲劳,以往吸氧加呼吸兴奋剂的应用,疗效较差。有创机械通气因需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增加了患者痛苦,且易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而无创机械通气BiPAP具有护理简单、携带方便、损伤小等优点,广泛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Ⅱ型呼吸衰竭的救治。我科收治125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65例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并对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9月我科收治的12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男68例,女57例,年龄在65~78岁,平均71±11岁。并随机将125例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5例。所有患者神志清楚,自主呼吸;没有气道分泌物多、排痰障碍、上气道梗阻、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脏器功能损害及气胸等无创机械通气禁忌证。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化痰、强心、利尿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根据病史及各种检查均符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1]。

治疗方法:采用BiPAP呼吸机,应选择合适的鼻或面罩,用软帽固定,参数选用S/T模式,氧浓度35%~50%,备用频率12~18次/分。初始压力设定:吸气压力(IPAP)8~12cmH2O,呼气压力(EPAP)2~4cmH2O。待患者适应后逐步增加到IPAP10~20cmH2O,EPAP 3~5cmH2O,使患者血氧饱和度达90%,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再作调整。无创机械通气第1天除进食及排痰外,要连续应用;以后每天10~20小时,应用3~7天。治疗前后4、24小时分别进行动脉血气监测,观察患者症状、神志、呼吸频率、心率等情况。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

结果

临床效果:治疗组有10例嗜睡患者经BiPAP治疗4~12小时后,神志均转清,呼吸频率、心率有所减慢,9例胸闷气短症状明显改善。在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4、24、72小时后,血气分析、pH值、PCO2、PO2、心跳、呼吸等较治疗前都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

常见问题及不良反应:治疗组65例中,有漏气15例,不耐受10例,治疗失败5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罩压迫、口咽干燥、恐惧、胃肠胀气等。

讨论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常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其主要原因是呼吸机疲劳和感染,如不积极改善通气,往往预后极差。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呼吸兴奋剂和鼻导管吸氧等。有创呼吸机的使用,使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提高,但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或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近年来无创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期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救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插管率,治疗费用明显降低[2]。本组65例经无创通气治疗4、24、72h后效果理想,患者症状、血气分析、心率、呼吸明显改善,无明显并发症。COPD呼衰患者应用BiPAP吸气时提供一个较高的吸气压力作为压力支持通气,可帮助患者克服呼吸道阻力和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在肺内的分布,减少无效腔气量。对PCO2潴留严重者,可采用较高压力,以增加潮气量,促进CO2排出。但吸气压力不能大于30cmH2O,避免低血压及胃肠胀气不良反应的产生;呼气时一个较低的呼气压力,相当呼气末正压的作用,可以对抗内源性PEEP,减少呼吸功耗,防止细支气管陷闭,改善弥散功能,使肺泡内CO2有效排出,从而达到提高PaO2目的。BiPAP呼吸机面罩通气方便、安全、有效[3]。

BiPAP通气治疗中常见问题包括:漏气、不耐受、治疗失败、出现罩压迫、口咽干燥、恐惧、胃肠胀气等不良反应[4]。本组有10例不耐受和5例治疗失败,其原因:一是患者病情恶化,出现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多;二是人机不同步,开始压力过高,病人过度紧张;三是通气模式和参数设定不合理。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的选择:患者取半卧位,头略向后仰,保持气道通畅。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向患者讲解治疗目的、意义和操作方法,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治疗初期医护人员应陪护指导,以解除患者恐惧心理,提高依从性,从而完成治疗。③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及时排出痰液。④正确选择和使用鼻面罩:面罩要求柔软、舒适、密闭性好,与患者面部吻合良好,松紧适度,以伸进两个手指为宜,避免压破面部皮肤。⑤注意湿化:每次使用前将蒸馏水加至湿化器内,湿化气道,并间歇饮水。⑥防止漏气:治疗时检查输氧管道是否通畅,连接是否正确,避免漏气。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皮肤、神志、尿量。神志变化是判断缺氧和CO2潴留的重要临床征象,血气分析对观察病情和治疗反应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⑧呼吸机监测: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节律是否与呼吸机同步,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好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如患者安静,表明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同步;如患者出现烦躁,则表明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由于通气量不足或痰堵,应及时清除痰液或调整通气。总之,只要选择好合适的病例和处理好常见的问题,BiPAP无创呼吸机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是肯定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460.

2徐思成,黄亦芳,李小林,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2):120.

3陈德昌.用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15:285.

4范素云,黄美珍,李颖,等.AECOPD病人使用BiPAP呼吸机护理过程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研究,2008,22(2):420-422.

上一篇: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 下一篇: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征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