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天大的事儿”

时间:2022-08-30 02:12:37

1994年以前,高校实行公费培养,统一分配。大学生培养成本由政府承担。在此期间,虽然一些公立学校开始招收部分“自费生”,形成公费自费“双轨制”,但当时的自费生,主要是各单位委托培养,学费由各单位缴纳,不须学生家庭承担。1996年,高校试行“并轨”招生,学费一下子超过2000元,引起轩然大波,96级学生深有感触:“心理一下子失去平衡!同样的课程,上一年收费不到600元,一年后上涨了三倍多!”1997年一场所谓“教育产业化”的变革启动了。

1999年以后,高校连续三年扩招,学费由1999年的3000元上涨到2000年的4200元,而且继续上扬。

按照2004年一般院校的标准,一个大学生一学年要交纳学费5000元左右,加上1000-1200元的住宿费和吃用等,已超过万元。而当年年均收入城镇居民大约9000多元,农民只有2900多元。供养一个大学生,城镇居民需要4.2年不吃不喝不穿不住,农民则需要13.6年纯收入!

“教育产业化”意味着什么

教育产业化的直接后果是学费飞涨,并由此引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加剧了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从一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成果获悉,北京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18.5%下降到1999年的16.3%,清华大学从1998年的20.7%下降到2000年的17.6%。在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之前,大学生中农村生源占60%~70%,跟农业人口在全国所占比例较为接近。但实行收费制度后,农村生源陡降,只占30%。

城镇子弟跟农村子弟进入高校可能性的整体差距是5.6倍,全国重点高校则达到9.2倍,在最低层次的地方高校也达到3.4倍。高额学费愈来愈多地将穷孩子摒弃在大学校门之外,这将加深社会分化!

沉重的学费使贫困学生及其家长不堪重负。

山东省下岗职工张珉的儿子2004年考入潍坊交通学院,每年需要5000多元学费,张珉依靠每月460元低保金生活,显然无力承担,不得不借债。但借款何日才能还清?她曾算过一笔帐:儿子毕业后,以每月1000元的工资计算,除去必要的基本生活费,要还清上大学所欠的债务需要整整七年!

武汉一名贫困生为了挣学费,终因兼职过劳而猝死。

近年来农民收入一直很难提高,为筹学费不得不四处借贷,将还债的希望寄托于孩子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但目前大学生就业又很不容易!

截至2005年7月底,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登记失业人员,已经占失业总人数的五分之一,继大龄下岗职工、失地农民以后,大学毕业生形成又一就业难点。

找工作难,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希望过几年凭学历优势找到好工作。但是,研究生教育正从公费转向自费,且学费并不低于本科,这又是一笔大开支。一般家庭支付本科学费已山穷水尽,何况是子女读本科时就已债台高筑的家庭呢!

高等教育质量全面下降。

由于部分优秀学生无法支付高学费而放弃入学,未上分数线却有钱的学生就可以填补名额,这种知识水平不齐的状况,迫使教师降低讲课质量,也造成学风的普遍跌落。

扩招以来,大学增建学院,学院扩为大学。学校不顾应具备的条件开设新专业,学生人数陡增,学校管理难以有效进行,而且又急需招进新教师,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就为学生带专业课。这些误人子弟的做法,如何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高校学费问题的几点建议

有报道说,在中国的十大暴利行业中,教育名列第二。高校高收费引起了社会的批评,老百姓哀叹“学费猛于虎”,有人怀疑“中国教育还是为了人民大众的教育吗”?必须使学费降到老百姓可以接受的地步,才符合“人民教育为人民”的宗旨。

首先,应该增加国家投入。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公布时,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20世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但这个目标从未达到过。现阶段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仅为3.2%左右。按目前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提升一个百分点意味着增加1000多亿,若其中三分之一用于高等教育,即有300多亿。以每年大专院校在校学生1000万、每人每年6000元学费计,每年共收取学费约600亿左右。如果“提高一个百分点”大学学费就可以减半,下降到3000元左右,就会有一些因高学费受阻的优秀学生跨进大学校门。如果国家将教育投入增加到5%~6%(世界平均水平为5. 1%),问题将能得到较彻底的解决。

“高校扩招”,原有的教育资源不足,大规模基本建设已造成了高校债务负担。国家投入跟不上,高校就利用这些资源创收,学生又得为自己本应免费享受的服务而付费。

国家投入还应该向贫穷地区倾斜,使这些地区的学生能够享受与其他地区相同的待遇。

以华人人口为多数的新加坡,国家负担大学学费的75%,学生只负担25%。新加坡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重视教育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应该规范高校收费制度。

高校收费高与乱收费有很大关系。高校账目不公开,教育成本至今还是糊涂账。学费由高校“一口价”,而学生家长别无选择,只得不清不楚地挨宰。

如果据权威机构测算,中国每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为每年7000~8000元,则学生缴纳的学费占教育成本的50%以上。如果按照流行的说法:理工科人均培养费一年约1.5万元,文科1.2万元至1.3万元,则学生只承担了教育成本的30%。现在首先要做到公开高校账目,并对其进行核算,准确计算出高校教育成本,作为高校收费的准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学生所应承担的合理比例。并对高校各项收费做一个明确的规定,让社会和监察机关来监督,根除教育垄断体制导致的腐败、浪费和低效率。

再次,加强奖学助学金制度的制定和落实。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在校大学生困生有几十万,1999年有100.5万,2000年剧增到142万。近七年来,贫困生人数和比例迅速增长,目前总数已高达320万,其中包括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特困生100多万。贫困生的平均比例为25%,清华大学为23%,北京大学为30%,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高达35%。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比例已增加到41%。面对如此众多的贫困学生,国家现有的奖、助学金显然“僧多粥少”,必须设法大力增加。另外,助学贷款服务也应认真落实,作为奖学、助学金不足的补充。

关于教育收费,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说,这关乎广大百姓的根本利益,关乎中国高等教育能否继续走下去――“这是个大的事儿!”(2005年9月8日《中国青年报》)

学校不是商场,教育不是商业,大学生不是商品!教育关系国家兴亡,必须彻底解决高校学费问题,国家的现代化才有希望!

(作者系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文教专业委员会工作人员)

上一篇:教育不平等的后果是什么 下一篇:难忘田中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