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化的人生

时间:2022-08-30 12:51:52

戏剧化的人生

[摘 要] 在西方文学史上,没有哪位剧作家、小说家或诗人的一生比王尔德更富有戏剧性。王尔德一生传奇炫目,而生命却终于凄清孤寂中,这对于追求“为艺术而艺术”的王尔德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悲剧性的讽刺。其童话故事《快乐王子》中的快乐王子与其有着类似遭遇。

[关键词] 王尔德;《快乐王子》;戏剧性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著名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英国唯美主义运动倡导者。他命运多舛,生命历程演出了一场绝无仅有的悲剧,一场从人上人到阶下囚、从宠爱有加到无尽耻辱、从名誉的巅峰到无底的深渊的悲剧。其童话故事《快乐王子》中的快乐王子与其有着类似遭遇。

一、王尔德和快乐王子的传奇人生简介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次子。其父是一名外科医生,其母是一位诗人兼作家。沿着王尔德生平记事的线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如日中天的文学生涯。1808年出版的《快乐王子故事集》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到热烈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他的这些佳作被称为是自谢里丹的《造谣学校》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品。然而,在其事业巅峰之时,悲剧突然降临。王尔德和昆斯贝理侯爵的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关系甚密,遭到侯爵坚决反对和言语上的污辱。王尔德一气之下状告侯爵,结果败诉并被判刑2年。出狱后,他孤身一人到处流荡,最后在贫困潦倒中死去。

快乐王子生前住在逍遥宫里。白天,他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耍,晚上,他带领大家在大厅里跳舞。他感到身边的一切都美妙极了,无可挑剔。他的臣子都叫他“快乐王子”。王子死后被塑成雕像,高耸在城市上空。这时他的心虽是铅做的,却因看清了城市里的肮脏与穷苦而充满悲悯之情。于是,他让小燕子把身上的金子和宝石送给了穷人。这时,在人们的眼里他成了一尊丑陋的雕像,随即被拉倒并扔进炉里熔化,其铅做的心最后因难以熔化而被工人们丢弃在了垃圾堆里。

二、王尔德和快乐王子的传奇人生对比

(一)辉煌的历史

入狱前,王尔德的生活一帆风顺、波澜不惊,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穿戴上的时髦;事业上一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最后在入狱前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当时的他作为唯美主义的先锋已经在英国社会具有一定的名声和地位。在世人眼中,他已显然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艺术评论家和雄辩家。他本人也毫不谦虚地在其写给道格拉斯的书信集中骄傲地写道:“上帝几乎将所有的东西都赐给了我。我有天才、名声、社会地位、才气、并富于挑战知识。我让艺术成为一种哲学,让哲学成为一种艺术。我改变了人们的心灵与事物的色彩,我的一言一行无不让人费思猜疑[1]”。可以说其当时如日中天的辉煌气势是众多人梦寐以求的。

生前,快乐王子拥有一颗平常人的心,居住在逍遥宫里,不知眼泪为何物。白天,他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耍,晚上,由他带领着在大厅里跳舞。他感到身边的一切都美妙极了,无可挑剔,他的臣子都叫他“快乐王子”,而且他也认为自己的确是幸福的。由此可以见,王子在生前过的是一种帝王世家的生活:无忧无虑、高高在上、锦衣玉食、宠爱一身。

(二)痛苦的现在

王尔德的痛苦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同性恋事件和对家庭不负责任的态度。同性恋在当时社会是为世人所不能接受的,是被看做是“极其伤风败俗的行为”。因此他与道格拉斯公开出双入对地出现在伦敦的公共场所的情形令道格拉斯的父亲非常气愤。于是,侯爵在王尔德经常出没的一个俱乐部留下了一张卡片,上面写道:“给装模作样的者王尔德”[2]。王尔德看到这张卡片极为恼火,认为道格拉斯的父亲把应该在私下解决的矛盾纠纷抖落到公众场合,这对他的名声无疑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于是,在阿尔弗莱德的怂恿下,王尔德一气之下上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结果却败诉,更被反告“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而被判有罪服役2年[3]。由此,他的美满人生在此画上了句号。正如他自己的名言所说,“一个好的名声,就像好的意向一样,在很多个举动中形成,在一个举动中失去。[4]”他对家庭的极不负责任的态度表现如下。1884年,王尔德与康斯坦斯•劳埃德成婚,两个儿子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然而,在其与罗伯特•罗思陷入同性恋恋情后,他对家庭的关心逐渐变少。之后,在与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的密切来往后,他完全忘记了家的存在,最终导致在其官司打输被判入狱后,其痛苦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房子、家具被拍卖一空;社会舆论的压力迫使其夫人和孩子改名换姓,与他“划清界限”;母亲临死前也没能见他最后一面。真可谓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王子的痛苦来源于对劳苦大众的记挂,相对于王尔德的痛苦来说,是一种大爱所带来的痛苦,而非个人、小家带来的痛苦,在此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关爱。这可从他对小燕子说的话中看出,“我死后,他们把我安置在这么高的地方,以至于我看见了这城里的一切丑陋和苦难。虽然我的心是铅做的,可我还是忍不住哭泣。”[5]82-83

(三)观念的转变――对人间疾苦的关注

在入狱前,王尔德从来不知什么叫眼泪,什么叫痛苦。他是伦敦赫赫有名的纨绔子弟、无所事事的闲人、擅长辞令口若悬河的天才。纽孔里插着一朵葵花,王尔德漫步在皮卡德利广场,伦敦所有的贵族都会模仿他。他们模仿王尔德的衣着服饰,重复他的俏皮话,仿效王尔德购买贵重的宝石,遇见平民百姓,他们眼皮抬也不抬,一脸傲慢的神气也像王尔德。对于充斥英国社会的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王尔德一向视而不见。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都会昧着良心,用巧妙的笑话加以回避,他会转而去读书、去写诗、去观赏名画,去购买昂贵的宝石。但是,在被判刑入狱后,过去的一切荣华都已告终结。朋友们争先恐后离他而去,书籍被焚毁,妻子在痛苦中咽了气,子女的监护权也被剥夺。从此,贫困与苦难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直到死去。在囚室里,王尔德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痛苦,什么是社会的不公平,平生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难友情谊。现在他也愿意和其他犯人一样宁愿多坐几年牢,也不想看见那个关在单人囚室里的小男孩儿总是在牢房里痛哭号啕。

快乐王子生前住在深宫里,那时他虽有一颗人心,却因为与世隔绝而体验不到人间的疾苦,充满他生活的主题的是快乐、幸福、富足;在他死后,他被塑成雕像,耸立在城市的上空。虽然他的心是铅做的,可他却看到了城市里的贫富差距,看到了富人的为富不仁、穷人的悲惨命运,从而心中充满了悲悯之情,充满了对贫苦大众的同情之心。在此之心的驱动下,王子先后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穷人,因为他认为天下奇闻莫过于苦难,受苦受难的男男女女的千万种痛苦,是什么奇闻逸事也比不了的,而人们却认为金子可以给他们带来幸福。故事中到处可见的都是穷人的身影,都是无家可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们,其中最令笔者震惊的一幅画面是“夫人在她们美丽的宅邸寻欢作乐,而乞丐坐在朱门前行乞[5]87。”看到此情此景,笔者心中也充满了像快乐王子一样的悲悯之心,同时还有对那个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

(四)悲惨的结局

王尔德和快乐王子,虽然两者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可是两者的结局都很悲惨。1900年11月30日,王尔德因病于巴黎的阿尔萨斯旅馆去世,终年46岁,死时,贫病交加,英国忘了他,伦敦忘了他,朋友们也都忘了他,只有罗比与另一朋友陪伴在身旁,而为他送葬的只有他那个街区的一些穷人。而快乐王子在为穷人奉献了一切――让小燕子把身上的金子和宝石送给穷人之后,在人们的眼里却成了一尊丑陋的雕像,随即被拉倒并扔进炉里熔化,其铅心最后因难以熔化而被工人们丢弃在了垃圾堆里。

在此,两者的命运结局引起了我们的思索。王尔德这样一个杰出的作家,因为同性恋落得这样一个悲凉的结局,这对他公平吗?在其出狱后,周围的人总是在他的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像躲避灾祸或远离瘟疫一样地对待他。他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寻到一个翻身的机会。这让我们看到了王尔德的那个时代社会的不合理性。而王尔德本人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不无讥讽地感叹道,“公众是惊人地宽容,可以原谅一切除了天才。[4]”值得庆幸的是20世纪末,在遭到毁谤近一个世纪以后,英国终于给了王尔德树立雕像的荣誉。1998年11月30日,由麦姬•汉姆林雕塑的王尔德雕像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的阿德莱德街揭幕。雕像的标题为“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同时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处在沟中,但是其中一些人在仰望着天空中的星星[4]。”而快乐王子的结局不禁让我们开始怀疑人世间对美的标准。不禁错误地认为内在美不如外在美赏心悦目、有分量、有价值。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坚信,快乐王子雕像的熔化,只是象征着那个时代审美观在人间的扭曲、倒塌和颠覆,毕竟上帝还是懂得欣赏他的心灵之美的。而我们现代人的观念还应该是注重内在美甚于注重外在美。

三、结 语

王尔德和快乐王子有着极为相似的人生经历:辉煌的历史、痛苦的现在、观念的改变――对人间疾苦的关注;悲惨的结局。本文在对每一点的具体阐释之中,收入了关于作家本人的一些逸闻趣事和作者的部分名言警句以飨读者。笔者希望通过作家和作品的比较,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解读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从而发现作家本人与作品中人物的紧密关系。

[参考文献]

[1] Wilde Oscar.The Letters of Oscar Wilde[M].ed.by Rupert Hart-Davis.London :Editor,1962.

[2] Summers,Claude J.Gay Fictions: Wilde to Stonewall[M].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1990:30.

[3] 何昌邑.唯美主义与同性恋视野中的王尔德[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4] 王尔德语录[OL]./group/topic/4749916/.

[5] 奥斯卡•王尔德.快乐王子――王尔德童话故事全集(中文导读英文版)[C].王勋,等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段绍俊(1978― ),女,云南昭通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昆明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

上一篇:如何通过看英文原版电影学习英语 下一篇:张以庆导演人文类纪录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