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庆导演人文类纪录片探析

时间:2022-07-23 03:26:19

张以庆导演人文类纪录片探析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展开的中国新纪录片运动掀起了一股人文主义狂潮,其中张以庆导演作为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一改传统宣导式的说教模式,历史性地转向了追求客观与真实,并在这单纯的纪录中融入了自身对客观世界的感怀与认知。本文主要从张以庆导演的三部代表作《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入手,分析其主体的展示以及运用的手法、个人表达的特点以及叙述事件的技巧等,以求更为完整、全面地分析其纪录片中主观意识对客观事件的关联及其影响。

[关键词] 纪录片;人文;张以庆;主观意识;客观真实

从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开始,人们便意识到纪录片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它帮助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客观真实世界的大门。在所有的纪录对象中,“人”以其驾驭自然的生存能力以及多变复杂的人际活动关系,最终成为纪录片这一领域中数量最多且最具影响力的主题之一。

20世纪90年代展开的中国新纪录片运动掀起了一股人文主义狂潮,吴文光的《流浪北京》、蒋樾的《生活空间》、杨荔钠的《老头》以及张以庆的《英与白》等一系列的佳作问世。其中张以庆导演作为中国新纪录片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一改传统宣导式的说教模式,历史性地转向了追求客观与真实,并在这单纯的纪录中融入自身对客观世界的感怀与认知。

一、张以庆导演的人文类纪录片中的主体展现

张以庆导演的人文类纪录片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浓烈的人文关怀而独树一帜。他的纪录片平实、真诚且富有人情,是对人们心灵深处的一次全面剖析。在长期的实践创作过程中,张以庆导演靠其扎实的纪录片创作功底,和对外部世界的独特理解,在让观众感叹事件主体的生活状态与命运变革之余,又将拍摄主体的内在的精神与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张以庆导演对纪录片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红地毯上的日记》《导演》到后来《英与白》《舟舟的世界》《幼儿园》等作品,他所展现的人性关注呈现出了梯级式的变化模式,从最初的体现在特定环境和小范围中的人性亮点和思想依托,到后来将人物的生存状态、精神特质、情感慰藉上升到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世界范围之内,在他的作品中所展示的事件主体也越发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在纪录片所引发的情感思潮中,人文关怀是永恒不变的大主题,它是纪录片之所以能发展至今的关键因素。只有上升到人文层面,纪录片才有了鲜活的生命,不然那便是一片死寂。单纯的对生活的回放是毫无意义的,只有能引发思考和讨论的生活,融入了生命本质、人际关系、本能欲望的生活才是活动的、自由的。这才能使得纪录片成为一种被人所关注的艺术形式,通过对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创造出更生动、更丰富的活动影像,同时使被摄主体与观众同时得到人文主义上的关怀和感召,而对“人”的关怀与感召又使得每部优秀的纪录片都背负上了“时代”二字。

由点及面的纪录手法,是张以庆导演作品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在《英与白》中,一只熊猫、一个人、一台电视机便构成了一种生活存在。同时也作为一种载体承载了一些对生活现象背后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外部世界的发展与壮大,对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对于白这样一个常年与动物为伴的成年人来说,这样的冲击更是巨大的。当人们越发地发现自身的适应和接受能力远不如外部社会的发展速度时,便会封闭自我,逃避现实世界的种种变化,以求得到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张以庆导演很好地洞察到了这一细微的变化,将其纪录并且升华,留下了社会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幼儿园》中,导演将视角对准了成长中的孩子,用他们的行为来反衬现实世界中的大人们。看着他们各种天真、可笑的本能行为,我们不禁联想到了自己。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他们的种种表象其实就是我们,但我们性格的棱角在社会的浪潮中早已被磨平。与其说这是一部可爱的纪录片,倒不如说这是一部真正深刻甚至可悲的纪录片,他揭示了太多的人性和矛盾,他用另一种视角在诠释人文关怀的含义,而这就是一种反思的视角。他将成长阶段的事件逐一纪录,希望以此来反观我们生存环境的社会性和民族性,片中极强的人文主义意识不断地拍打着我们每个受众的心灵深处。

二、张以庆导演的人文类纪录片的个人表达

张以庆导演所拍摄的纪录片中,最值得关注的便是其强有力的个人表达方式,他将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融入作品当中,让一个又一个人物绽放出了别样的光芒。而这样的个人表达主义也最受争议,因为他融入了太多的主观情感在其中,有人觉得这样的做法已经破坏了纪录片的本质。但我却认为一部纪录片如果缺失了导演个人的态度和理解,那整部纪录片便是空洞的、乏味的、机械的,更有悖于纪录片所倡导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思辨。而张以庆的作品,恰恰更为注重个人因素的添加和融入,使作品在主观和客观间寻求到一种平衡、一种突破,追寻到人文关怀的一种别样展现,从而使他作品中的个人表达成为其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

任何一部纪录片,从编者决定拍摄调研开始,便已经介入了被摄主体的生活,就已经不能做到完全的纯客观,事实上,真正的纯客观拍摄也是不存在的。从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开始,纪录片中就充斥了导演的主观干预和限制,在后期的剪辑中,也有着对于事件的片段式截取,这些秉性都是处于编者的主观意识之列。因此我认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取决于编者的主观意识是否架构于客观事件之上,如果是通过编者主动地、能动地对事件加以符合其本来面目的完善和提炼,是值得提倡的。而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他很好地对客观事件进行完善和提炼,使观众更直观的、感性化的去理解全片的主题和含义,我认为这样的创作手法是未来纪录片创作的必然趋势。

当然,无论是主观真实还是客观真实,都是需要一定的技法加以雕琢的。张以庆导演也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生活原生态,让拍摄者意识不到摄像机的存在,在每部纪录片开拍以前,张以庆都会进行大量的沟通工作。像舟舟,他先进行了一年的采访,《英和白》从认识主角到开机之间的准备与沟通也长达一年半。“拍摄《幼儿园》时,摄制组进入幼儿园架起了机器,但并不拍摄,为的是尽早让孩子们熟悉机器,以免正式拍摄开始后孩子们因为陌生和好奇而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在揭开镜头盖之前,两个多月的功夫,张以庆他们已经和幼儿园的师生们打成了一片。”[1]

在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事件的纪录手法、纪录特质、纪录思维都具有极强的新闻式的纪录态度,对客观事件体现出了极大的尊重;另一方面,他的纪录片有用大量的对比、反复、隐喻、象征等表现手法,体现出纪录中的写意姿态,这样也使得纪录片在客观写实中趋向一种唯美的艺术风格,然而这又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些带有创作者个人符号的纪录片会影响作品的真实吗?自然张以庆导演因此受到了很多质疑,比如,有人指出,舟舟指挥的场景都是用双机拍摄,并且经过了布光处理;而张以庆导演在拍摄《英和白》中的电视节目时,并不是实际摄录的,而是后期贴上去的。对此,张以庆说:“纪录片不等同于纪实片,生活也不只是过程和线性的实录,除了故事、细节之外,还有思想、情绪这样一些形而上的东西,我要做的就是形而上的表达。”[1]

其实,纪录片中导演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是无法从纪录片中完全摒弃的,题材选择、拍摄视角、剪辑合成,这些环节无一例外地渗入了编导的个人化表达。正如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所说:“导演用自己的摄影机写作,如同作家用笔写作一样。” [2]我们用摄影机写作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创作的印记。美国的路易斯•贾内梯甚至把纪录片同故事片、先锋派影片一起划入了电影的领域中。

三、张以庆导演的人文类纪录片引发的创作思考

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留给我们的思考除影片本身的事件外,更多的便是在纪录片创作手法和创作理论上的探索和思考。张以庆导演首先很好地将自我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让自己也在所摄主体的生活中扮演一位隐形的角色,将自己的思维和主见通过客观的现实世界反映出来。正如台湾纪录片研究学者李道明所说:“纪录片一般是指有个人观点去诠释世界的,以实有的事物为拍摄对象,经过艺术处理的影片。”[3]不错,这正是张以庆导演所追寻的纪录片创作的最终归宿,他对纪录片的理解和展示已经远远大于客观事件本身所带给我们的真实与感动,他是生活精华的提取者,不断地用属于他自己的镜头语言在记录着生活的变化和生命的色彩。

客观事件的发生发展是不遵循纪录片导演的主观意识的,但观众在观看屏幕上的影像时,实际上则是在观看导演的主观意识,导演通过对生活中极具戏剧性和冲击力的细节进行选取后,再进行有目的性的组接,便构成了纪录片的情节,观众便能够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摄取,而理解整部作品。精彩的情节是纪录片的亮点所在,导演将各种富有艺术张力的情节按一定顺序组接在一起,叙述整个故事,让观众在观看纪录的事件之外,还能生发思考,引起共鸣,这样的情节选取既是对事件本身的一种关注,同时也是对观众的一种尊重。

情节的发展,也就等同于矛盾的展开,而在纪录片中一切的矛盾都是由事件本身串联起来的,导演在记录下这些场景后,再进行主观的优化组接,通过对叙事方式的改变以及对视觉冲击的强化,激化矛盾,从而来产生情节的起伏发展。而这些情节的递进,矛盾的展开都只是对客观事件的优化处理,基本保持了事件的原本样貌。纪录片创作中以细节构成情节,再将情节组接叙事的手法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纪录片的质量和高度。

张以庆导演所创作的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真切的人文情怀,树立起了人文类纪录片的又一标杆。他平实、质朴的影像风格下暗藏着对社会、对世界的独特见解,他用属于自己的纪录片语言诠释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动的生命个体,他将自己的主观情愫巧妙地融入客观事件中去,在记录主人公生命历程的同时,也记录着自己内心世界的翻涌。他的纪录片创作手法新颖、独到且富于创造性,将纪录片创作带入了全新的领域,不再追求对纯客观事件的复原,而转向对客观事件内部的更深层的挖掘,这种挖掘包含着编者主观的看法和感知,同时也蕴含着被摄主体自身所体现的生命价值。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的灵魂不仅在于事件、人物的真实,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和思想的真实,而这些抽象化的概念是需要导演运用事件自身的力量展示出来,而这两类看似完全背离的事物,一个主观一个客观,就这样在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里交融相生,发出令人惊叹的光芒。

张以庆导演的人文类纪录片个人风格明显,极具人文关怀,将主、客观感知同时融入被摄事件中,体现出真挚、深刻的思想情感,这必将对未来的人文类纪录片创作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以庆.张以庆:我所遵守的“幼儿园”法则[N].南方周末,2004-12-23.

[2]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229 .

[3] 李道明.纪录与真实:对过去90年来纪录片美学的问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11.

[作者简介]周琴 (1972― ),女,四川古蔺人,本科,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制作;丁钟(1987― ),男,四川渠县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电影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产业与文化传播。

上一篇:戏剧化的人生 下一篇:综合性院校影视和新媒体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