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时间:2022-08-30 11:13:39

高校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对比分析,找出国内旅游专业本科生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对科学设置高校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旅游教育 培养目标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College Tourism Education Training Objectives

LI Lihong

(Tourism Depart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domestic tourism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major storage problem, set the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ourism education training objectiv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tourism education; training objects; compound talents

培养目标在其形成和诉诸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具体的教育预期和标准,而且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成为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念和教学宗旨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1 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1.1 国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1)“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整合式发展。国外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新融合发展的过程。在教育解放思想的引导下旅游教育学者形成共识:旅游教育需要经历一个范式转换,突破传统的以实践技能和专业化建设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在旅游教育中融入文化、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不能再以“专”取胜了,需要专通结合,以适应对未来旅游企业管理者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2)以学生职业发展和行业发展为导向。欧美大学在培养目标的构建方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视学生为教育的最终受益者,以学生教育的满意度和行业认同感为专业质量的衡量标准。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各学校培养目标中最频繁出现的词汇依次是就业机会、行业关系、旅游业发展、职业技能与理论联系实际等内容,充分体现出欧美国家旅游专业以职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1.2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罗兹伯和罗有贤(1997)率先提出了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他们认为应以培养能够充分适应和引导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的旅游业管理人才作为指导思想。1998年7月,教育部重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于这种概括性的培养目标,旅游高等教育研究学者相继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培养目标,争议焦点主要在于是培养技能型的应用人才还是理论型的科研人才。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将应用型和理论型两个培养方向相结合,构建组合型人才。

2 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对比分析

根据对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国普度大学(Prudue University)、美国休斯敦大学(Huston University)、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国内外6所著名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对比和总结,国内外著名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共同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力求用科学研究来帮助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学者们意识到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努力培养国际旅游市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点是,国外院校从学生的专业兴趣出发,在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同时重视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和创造力的训练。随着科学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断深入,国外院校要求学生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在不断变化的行业发展趋势下,加强学校与行业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机构的联系,使研究和教学与行业发展相适应;而国内院校基础理论比较扎实,但是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是很明确,知识理论与管理实践联系手段及要达到的效果不显著,不能具体地反映出当前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科学设置培养目标

3.1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国内旅游专业本科生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目标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培养目标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对所要培养人才的基本方向表述笼统,人才的使用规格欠明确。有的高校旅游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表述欠完整,如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表述不清晰,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提示所要培养的人才规范和要求。显然,这样的培养目标很难真正具体化为课程目标,因此致使一些高校旅游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多随意性,而少科学性。(2)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受旅游学科历史发展的影响,大多数旅游学院或旅游系是在原有历史、地理、外语等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有些至今仍然挂靠于这些专业。因此,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各个院校的定位大都依据现有师资和科研提出了突出自身办学优势的培养目标。(3)培养目标层次偏差。教育部提出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中指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参照这一指导思想,许多学者在研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也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旅游管理高级人才。一些院校总想成为培养“总经理”、“企业家”的摇篮,过高的目标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无法落到实处,造成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普遍现象。因此,如何正确界定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层次,实现准确的人才定位,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科学设置培养目标的具体思考

通过上述讨论分析,结合目前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认为科学设置培养目标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培养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应是总体培养目标。宽泛的知识面,较强的行业适应能力和业务能力、较高的道德修养是现代社会各个行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共识。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是融合专业所涵盖全部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人才培养。然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仍然需要以专业为依托,服务于行业的发展。培养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是要将旅游行业所涵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其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与素质。(2)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宽口径与厚基础并存。而目前旅游管理本科生的价值取向、就业取向及就业压力造成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的构建上,需要考虑学生就业和出路问题。在一些旅游产业欠发达地区,向其他行业分流一部分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也是解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又需要宽口径与厚基础并存。宽口径不仅反映了旅游行业综合性特点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而且拓宽了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增加了就业机会。而厚基础要求旅游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并融合经济、管理、历史文化、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经营问题的基本能力,并通过学习应获得多方面具体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Airey, D., Johnson, S. The content of tourism degree courses in the UK [J]. Tourism Management, 1999.20:229-235.

[2] 罗兹伯,罗有贤.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旅游学刊,1997(S1):58-29.

[3] 徐刚,梁文兰,牟红,陈更.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J].旅游学刊,1998(S1):28-30.

上一篇:精彩瞬间为我停留 下一篇:机械转换危害原作风格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