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流动儿童音乐艺术论文

时间:2022-08-30 09:32:10

蝴蝶效应流动儿童音乐艺术论文

“蝴蝶效应”A: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自尊心

对儿童来说,良好的自信与自尊是实现健康精神生活的基础,一个快乐的、拥有良好行为举止的儿童,必然对自己及现实生活拥有自信。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不稳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亲子关系不稳固,这些都容易导致他们难以建立良好的自信与自尊。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用两年时间对中国城市的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比较。调查结果表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自尊的平均得分最低,来自城市的公立学校的儿童自尊得分较高”。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音乐艺术实践对建立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自尊与自信是很有帮助的。笔者采访泉州某公立小学和流动儿童学校的学生各10名,所有被采访学生均表示上台表演让他们很快乐,在舞台上表演的记忆成为他们愉快的回忆,而流动儿童学校的孩子对舞台表演机会的珍惜与期待更强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其一,与城市公立学校的孩子相比,流动儿童学校的孩子平时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音乐艺术实践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其二,流动儿童学校的孩子平日较少接触乐器,接受系统音乐教育与训练的机会也少,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新奇的事物、动听的音乐让他们身心愉悦;其三,流动儿童的父母忙于工作,少有时间陪伴他们,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增加了他们与同学、教师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其四,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流动儿童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欣赏。音乐艺术实践的活动背景是舞台,孩子们作为演员在众人的关注和支持下展现艺术才华,获得他人的欣赏与鼓励,这是流动儿童学校的孩子们内心非常渴望得到的。他们中间有家庭经济条件很差的儿童,也有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得到关注的儿童,还有跟随父母频繁转换生活环境的儿童,日常生活中他们容易受到孤独、被忽视、被冷落等不良情绪的困扰,在音乐艺术实践的舞台上,他们收获了日常学习中难以收获的快乐、自尊和自信。

“蝴蝶效应”B:促进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提高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性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指的是流动儿童适应社会的过程,包括身体、精神、心理、文化环境的适应,等等。为了缓解流动儿童频繁转换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心理偏差,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一些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泉州某所以流动儿童为主要生源的学校,为了让学生们了解泉州的风俗、文化,更好地融入泉州的生活,于2011年编订了校本课程《海丝泉州》。该课程主要从闽南文化的方言俗语、民俗民风、名胜古迹、历史名人、曲艺文化、改革发展六个方面展示泉州悠久的海丝文化。教学中,教师们将课程内容融汇于音乐艺术实践中,编排了富有泉州文化特色的节目,而表演者都是来自异乡的流动儿童。在排练过程中,孩子们学会欣赏并演唱闽南歌谣《月亮月光光》《天乌乌卜落雨》、配乐民谣诵读《东丝娘》《请外婆》《年兜年尾头》。这些歌谣都是泉州人民从生活中积累下来的,不仅富有智慧,而且趣味十足,能够激发流动儿童的学习兴趣,为流动儿童了解泉州、热爱泉州文化打下基础。同时,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展现了泉州文化的精华,拉近了流动儿童与本地居民的距离。“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文化适应有密切的联系,区域文化适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城市适应。城市适应也决定着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音乐艺术实践自古以来都是拉近不同地域人们心灵距离的良好方式,在“流动”这一生活方式越来越常见的现代社会,音乐艺术实践依然可以发挥它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C:增强流动儿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归属感指的是个人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级的心理状态是“自我实现”,而归属感是“自我实现”之前必须满足的心理阶段。流动儿童生活的经历和环境包含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居所的变化、学校环境的变化、与小伙伴的分离、与家人的分离、物资条件的匮乏等,这些因素都大大影响了流动儿童的归属感。什么样的活动有益于流动儿童建立归属感呢?笔者认为,音乐艺术具备愉悦身心、优化品格的作用。参加集体的音乐艺术实践,能够让孩子们在相对轻松优美的氛围里扩展交际范围、增加归属感。如合唱、集体舞等团体性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具备“平等合作”的精神,每一个参与者都是重要的,都是这项集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当“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这一精神深入孩子心中,他们的“归属感”便会油然而生。每一次排练都为了正式演出时有出色的表现,这个共同的目标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努力的过程又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这就是音乐艺术实践的“蝴蝶效应”。浙江省台州市三甲街道中心小学是一所公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该校区负责人张征波老师说:“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艺术教育在这里的孩子们眼里是可望不可即的东西。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决定组建合唱团,合唱团让孩子们有了自信,也让他们放飞了梦想。”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他们缺乏接受个别的精英式的音乐艺术培训的条件,而合唱、集体舞等团体性的音乐艺术实践为他们提供了培训的机会及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合唱是一项历史悠久、深受大众喜爱的群众性音乐艺术实践,能让大部分孩子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提高音乐素质,体会到音乐的美好,从而增强归属感及集体荣誉感。

“蝴蝶效应”D:在音乐艺术实践中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水平

师生关系是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申继亮教授根据科尔曼(Cole-man)、盖洛(Gallo)和马修斯(Matthews)等人的资本储备模型,从社会关系资本等方面考察得出结论:“师生关系与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自尊等呈显著正相关,即师生关系是影响流动儿童学业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申教授把师生关系分为四个维度,即亲密性、冲突性、支持性和满意度。以这四个维度为理论依据,笔者分别采访了泉州几所公立小学经常参加音乐艺术实践的孩子以及流动儿童学校的孩子。公立学校的孩子均表示,在参加音乐艺术实践过程中比较容易与教师建立亲密的关系,和教师没有冲突性,在排练过程中有困难能够得到教师的支持,比较满意和教师的关系。流动儿童学校的孩子则表示他们参加音乐艺术实践的机会很少,而且以团体活动为主,所以和教师的关系谈不上亲密,但是在排练过程中有困难时能够得到教师的支持。他们对音乐教师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好感,希望能与音乐教师进一步交流。笔者分析,由于音乐艺术实践属于课外活动,学习压力相对较小,教学氛围相对轻松,且音乐艺术实践本身是审美的体验过程,音乐教师具备各种音乐技能,容易吸引学生的关注,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比较有利于发展师生关系。目前泉州流动儿童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较少,因此和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笔者建议建立志愿者机制,让具有艺术才能的大学生到流动儿童学校指导孩子们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这个机制的优势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总的来说,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是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群体。乐于奉献与关爱他人是志愿者的心理基础,他们选择这项工作是自发的、不带功利性的,这对他们与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利;另一方面,由于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少有机会得到较正规的音乐艺术培训,大部分流动儿童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相对薄弱,为学校组织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增加了难度。如果有具备专业音乐知识的志愿者加盟流动儿童的音乐技能培训,那么对提高学校音乐艺术实践的可操作性、增加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都将大有助益。

“蝴蝶效应”E: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力,引起人们对流动儿童的关注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我们努力通过音乐艺术实践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活动本身能让社会大众更关注这个弱势群体,产生另一种“蝴蝶效应”。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实现对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关怀,这一做法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关注并有了成功的范例。中国阳光文化基金会近几年为以北京为主的多个地区的打工子弟学校提供了无偿的音乐培训。2007年,他们对60位被边缘化的流动儿童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芭蕾舞培训;2008年元旦前夕,这些孩子和芭蕾舞团的部级演员同台演出,家长、社会团体领导人以及政府官员前往观赏;2012年6月12日下午,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办的“阳光下成长•让世界充满爱”主题联欢会在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举行,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些活动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了普通群众和相关部门、机构的关注,让大家看到了音乐艺术实践给流动儿童精神风貌带来的巨大改变。与其他活动相比,带有审美性质的音乐艺术实践,更易于成为流动儿童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作为弱势群体,流动儿童渴望得到帮助,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希望社会能够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表达,是较高精神生活的产物,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唤起大众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是直接而有效的。

由于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欠缺,当今的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审美教育对优化人的内心世界有着巨大的作用,一个人先要学会体验美、感受美,才能创造美,才能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贡献。笔者提出的流动儿童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仅仅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有它的局限性。如,音乐教育是系统的、连贯性的、持久的,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流动儿童的音乐艺术实践是短期的、间隔性的。为了举行一次公开表演而进行的短期培训毕竟不能替代完整的、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能产生“蝴蝶效应”。与单纯地学习音乐技能和知识相比,音乐艺术实践能够为孩子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自尊心,优化他们的课余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增进与同学、教师的情感,获得集体归属感,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因此,以音乐艺术实践为切入点,促进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价值的。但是当前,流动儿童的音乐艺术实践还只是集中在诸如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福建省经济最为活跃的泉州市拥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民营经济发达的晋江市目前有18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却少有流动儿童能参加的音乐艺术实践,其原因包括学校对流动儿童的音乐艺术实践不重视,缺乏这方面的师资力量;流动儿童家长普遍缺乏对音乐艺术实践价值的认可,难以给予孩子支持等。当然,对弱势群体关心和扶持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投入,建立起有利于流动儿童成长的、有社会影响力的机制需要持久的探索与努力。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每一个儿童都应该有机会接受音乐的熏陶,包括流动儿童。

作者:陈佳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上一篇:新媒体交互性公共艺术论文 下一篇:高校美术教育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