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30 08:30:34

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间收治的80例胎龄29―36周、体重1200―2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预防组患儿后生即用盐酸氨溴索,连用3-7天,对照组不用。比较两组发生NRDS的比例、胸片改变的严重程度。结果:预防组中发生NRDS的患儿比例少于对照组。预防组中发生NRDS的患儿胸片程度轻于对照组。上述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预防;;呼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34-02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NRDS)一般发生在早产儿,是肺表面活性物质[2]生成不足所造成的,一般在3-4天左右患儿自身就会慢慢合成,就会好转。如果患儿及时治疗,没有造成脑部,肺部,心脏等继发缺氧导致损伤的话,一般不会留后遗症,但是如果继发其它器官脏器损伤,如治疗不及时,很可能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因此早期预防NRDS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有研究表示,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预防NRDS疗效显著,但基于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无法提供给每一位新生儿预防。但近年来,笔者发现生后应用静脉注射烟酸氨溴索对于NRDS的预防作用有一定疗效。现本文就此问题具体分析。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新生儿收治的8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以下条件:(1)胎龄在36周以下,体重在2500g以下。(2)产妇产前未予糖皮质激素治疗。(3)临床未出现明显NRDS症状,无先天性肺发育畸形。采用单盲法,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预防组(40例)。预防组中男25例,女1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比例、身高、出生窒息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学处理,经χ2检验,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诊断是基于病史(早产,母亲糖尿病及对胎儿肺成熟度的估计),体检(如呼吸窘迫,发绀)和实验室检查。患儿在出生24h内出现呼吸窘迫且渐进性加重,伴随吐沫,双肺呼吸音减弱等。

1.3治疗方法:预防组生后即用盐酸氨溴索,预防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于出生后立即给于缓慢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242)30mg/kg.d,用生理盐水5ml作为溶媒,每8小时一次,连用3-7天。对照组不用。

1.4监测指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情况、是否有、鼻扇、三凹征,检测心率、呼吸、SaO2。两组患儿均于生后24小时拍摄胸片。并由单盲的放射科医生按《实用新生儿学》[3]NRDS的X线分期标准进行分期。以后根据病情需要复查胸片。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则采用C2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治疗情况:预防组NRDS发生率为20%,对照组发生率为7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胸片结果比较:生后24小时预防组发生NRDS的患儿肺部X线摄片改变,Ⅱ期4例,Ⅲ期2例;生后相同时间对照组患儿中Ⅱ期4例,Ⅲ期7例,Ⅳ期6例,两者比较,预防组发生NRDS患儿胸片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

2.3.转归及并发症、副作用观察:预防组40例中存活30例,治愈率75,7例家属要求放弃治疗,3例死亡。对照组40例中存活26例,治愈率65.00,9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预防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预防组在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及整个病程中未见消化不良、呕吐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氨溴索为粘液溶解剂[4],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粘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粘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氨溴索能够裂解痰液中酸性粘多糖纤维;选择性抑制气道上皮细胞对Na+的吸收使气道表面的水含量增加;增加支气管粘膜分泌中性粘多糖,加强了对水分的结合,从而降低痰粘度;增加溶胶层的深度, 恢复纤毛的活动空间及物理支持从而能够增加粘膜浆液腺的分泌,降低痰液浓度。一项人体体外研究,从人类增殖腺和皮肤中分离出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分离自健康捐血者的血沉棕黄层,乙酰半胱氨酸和氨溴索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中,观察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得出氨溴索能够抑制免疫调节的细胞因子合成、抑制组胺的释放和白三烯的合成。也就是说氨溴索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氧化应激导致的组织细胞损害,另外氨溴索静脉在临床应用中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5],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早产儿生后即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对预防和治疗RDS均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预防组NRDS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早期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可有效地降低NRDS的发病率。两组中发生NRDS患儿生后相同时间胸片改变预防组要比对照组轻,说明早产儿生后早期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可减轻NRDS发病的严重程度,从而降低病死率。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早产儿生后早期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虽可以有效降低NRDS的发生率、降低NRDS的严重程度,但NRDS患儿最基本的治疗手段是辅助通气,同时应重视综合治疗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产儿生后早期缓慢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对预防NRDS的发生及减轻NRDS的严重程度是有效的,且安全可靠,价格低廉,使用方法简单,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中小城市及基层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禹美花.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1例[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45-48

[2] 蔡燕芬,蒋迎佳,李容田.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Ⅱ级的疗效评价[J]新生儿杂志,2004,19 ⑵ 62

[3] 邵肖梅, 叶鸿瑁, 丘小汕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55-356.

[4] MemeryB,VanlommelS,VerbekenEK,era.Lung injury induced by paraquat hyperoxi and cobalt chloride effects of Am broxo.[J].Pumphamaco,2010,5 ⑴:52

[5] CillissenA,NowakD,Characterization of N-aceteysteine amdambroxol in anti-oxedant therapy [J].RespirMed,2011,92⑷:609-623

上一篇:布洛芬混悬液与安乃近临床疗效的对照观察 下一篇: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一例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