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第三届玄览论坛述略

时间:2022-08-30 07:51:57

摘 要 2016年8月26日,由国家图书馆、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南京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玄览论坛圆满举办。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与人文交流”“创新出版与文化传承”等热点问题,探讨古代典籍中记录的中外文化交流等,希望对两岸更好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 玄览论坛 传统文化 海峡两岸

分类号 G256.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11.023

Abstract In August 26, 2016 the Third Xuan Lan Forum was successfully held by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Taiw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y, 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and Nanjing Library. Experts and scholars attended this meeting focused on the hot issues of the Belt and the Road, innovation of public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so on, discusse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written in ancient books and so on, and hoping to be useful for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to inherit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Xuan Lan Forum. Traditional cultur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玄览论坛”由南京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两馆在历史上皆源于1933年筹建的国立中央图书馆,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时至今日,南京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而且积淀了深厚的学术研究传统。如何更好地激活两馆雄厚的文献资源,使其在当下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延续两馆悠久的学术传统,是两馆面临的共同课题。2011年5月,南图学术代表团访问台北汉学研究中心,两馆商定以举办论坛的方式,搭建两岸图书馆界沟通交流的高端学术平台,加强合作,增进两岸图书馆界的认识,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普通百姓更好、更深入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10月,经文化部批准,南京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在南京联合举办“首届玄览论坛: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海峡两岸60多位专家出席论坛。首届玄览论坛圆满举办并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文化报》、新华网、人民网、求是网等主流媒体均对论坛进行了报道与转载。2015年8月两馆联合国家图书馆、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第二届玄览论坛”,以“阅读经典,精彩人生”为主题,研讨经典阅读与阅读推广,力图营造阅读经典的氛围。台湾地区对玄览论坛的成功举办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已经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之品牌,两岸文化之盛会。

为了巩固“玄览论坛”前期成果,进一步加深两岸图书馆界、出版界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南京图书馆与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海峡两岸第三届玄览论坛,于2016年8月26日在南京开幕,论坛设南京主会场与南通分会场。本次论坛敬邀国家图书馆、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两岸著名图书馆馆长与专家学者、高校知名教授、出版社社长及造诣精深的佛学界人士出席了此次论坛,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主题发表演讲,探讨如何将古籍焕发出现代风貌,重现经典之美,共同为此极具意义且有价值的文化传承而努力,让古籍重现新气象、新发展。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主任曾淑贤、佛光山副主持兼南华大学使命副校长慧开法师、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两岸图书馆界人士、专家学者、高校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约200余人参与,并在现场交流互动,探讨典籍保护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期望能更好地利用两岸图书馆界珍贵资源,唤醒沉睡在库房中的古籍,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价值,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在发言中首先从玄览论坛的命名出发,回顾玄览堂丛书收藏经历,向郑振铎等爱国人士在抗战期间冒险抢救整理古籍的英勇行为致敬,高度称赞论坛在继承先贤遗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保护中华典籍方面的重大意义。其次结合此次论坛的主题,介绍国家图书馆丰富藏书,以及国家图书馆在服务领域的新拓展。多年来国家图书馆在致力于文献的收藏、保护和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开拓创新,采取讲座、论坛、夏令营、公开课等多种形式,拓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鲜活起来而不懈努力。近年来,国家图书馆专门成立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中华优秀典籍系列展,与大中小学和社会各界合作,策划了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国图公开课等社会教育活动,同时以中华典籍为元素,独立开发了一百多种文创衍生品。无论是展览文创衍生品,还是各类社会教育活动,都以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地展现了优秀典籍,社会反映强烈,让传统的阅读方式得到了延伸,让典籍在参观者的心中活跃起来。最后,陈力馆长对此次论坛在弘扬和推动传统文化、加深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寄以厚望。他指出本届玄览论坛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主题,这意味着我们所要讨论的内容已经不单纯是古籍的保护和研究,更重要的是让古代的思想和文化能够为普遍百姓所理解,让古代典籍中鲜活的正能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增强以文化为内涵的民族凝聚力,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密码。

本次论坛的台湾参访团团长曾淑贤馆长于开幕致词中指出,本次与南京图书馆共同举办之“玄览论坛”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为了重现古籍的价值,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可以被欣赏,并将古人的智慧运用于现代生活,图书馆通过复刻出版,举办讲座和展览,规划多媒体的多元化展演活动,以及多元活泼的课程和影片的设计,让不同年龄层的民众乐意接近古籍文献,容易阅读古籍文献,并贴近古人的生活和社会,运用古人的智慧。此外,通过对古籍中的文字及图像通过加值运用产生经济价值,并美化人们的生活,亦成为近年古籍典藏单位的文创开发新尝试。人类的智慧,经过千百年岁月的蕴涵,尽显图书群籍之中。古籍除了审慎典藏维护之外,更应随时供学者研究利用,藉广流传,进而阐扬中华文化,让许多特殊又珍贵的出版品重新赋予生命,以全新面貌与当代的读者接触。曾淑贤馆长最后强调,本论坛主要价值为弘扬文化、经验分享及维系情谊,共同打造中华典籍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提升图书馆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引领和推动学术进步。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与南京图书馆在开幕式中互赠图书,增益馆藏,台湾汉学研究中心以《日治时期的台湾》《世纪容颜》《寄给时间的漂流记:华人世界明信片图像写真精选集》赠送南京图书馆,相信对于祖国大陆研究台湾地区发展的学者专家,是极为重要的研究资料。

佛光山副住持、南华大学使命副校长、教授慧开法师代表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致辞。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一直重视阅读对提升全民素质和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在星云大师的精神感召带领之下,很早就开始在佛光山范围内推广全民阅读,举办读书会。慧开法师结合印度和中国古代社会有关文字起源的说法,指出语言文字具有神秘的魔力。而中国文字由于统一已有两千年之久,可以直接通过文字去了解两千年前古人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是其他文化难以望其项背的。慧开法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讲述印度学者对中华古典文化的高度赞扬与羡慕,并指出“我们推行中华文化到全世界正当其时”。他认为中国现在已经酝酿了恢复汉唐盛世的潜力,中华古典文化不止要在中国发光发热,更要影响到全世界。他盼望通过这次论坛让古代优秀思想与文化活跃起来,真正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再现中华盛世。

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教授在主旨发言中以“五书”论,回答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一是“展书”,通过展览的形式将深藏在库房中的典籍展示给民众;二是“出书”,有计划地将重要典籍出版发行,让更多的人能读到;三是“读书”,即引导民众阅读古籍、喜欢古籍;四是“研书”,对古籍进行科学研究,将古书中的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他认为真正要做到“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跃起来”,还在于第五点“用书”,即用记载在古籍中的思想、精神和信仰去改变社会与人生。

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与人文交流”“创新出版与文化传承”“中华古籍与文创价值”“佛学典籍与文化融合”“经典研究与教育推广”五个热点问题,探讨古代典籍中记录的中外文化交流、地方出版社如何传承地方文化扩大影响力、图书馆文创加值服务、佛教经典与文化的关系等。在第一场论坛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涛以《中文和阿拉伯―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为题,介绍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在古籍中有关丝绸之路的记载。虽然张骞通西域有着重大的意义,但丝绸之路的全面繁荣要到隋唐时代,而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则全面超越陆路。中国古籍中有一些古人经历“陆海”丝绸之路及对异域人民生活的记录,对了解古人交通、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帮助。与此同时,中东地区的阿拉伯统治者发起、支持的“翻译运动”对消化、吸收、保存外来文明有着重大作用。华涛教授以阿拉伯翻译运动中保存的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著作和地图绘图法为例,指出阿拉伯“翻译运动”对欧洲文艺复兴的贡献。阿拉伯古籍中亦有对古代中国生活的记载,阿拉伯的地理学对中国、日本、朝鲜均有一定启发,其航海技术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在点评华涛教授的发言时特意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时候,常常忽略了把它放在世界文化范围内来去认识它”。中国古代文明不仅对世界文明有贡献,而且世界文明亦影响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到今天,应该说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一个集大成者。”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林世田介绍了国家典籍博物馆首展七个专题中展出的典籍对中外文明的交流的记录。“敦煌遗书”多角度展现了我国中古时期灿烂辉煌的文化,也是见证古代中外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实物。从敦煌遗书中可以看出儒释道三种文化的融合发展、新的书籍装帧形式、中外文化传播的记录。中国特有的传拓技法――拓本,不仅克服金石器物无法完整保存的缺点,而且记录了中外文明交流的信息。西文善本展记录了16―18世纪“东学西传”和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两段历史,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思想对西方的影响,以及近代中国了解学习西方文化的进程。“样式雷图档”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资料的集合体,而且也有中西建筑合璧的范例,记录了西方建筑样式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舆图展览”中的外文古旧地图精品,展现了西方先进的制图技术以及对明代中国制图的影响。“名家译稿”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传播媒介,是后人近距离感知中外文明交流的桥梁。“民族记忆 精神家园”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技术交流借鉴的信息。陈力馆长在点评时指出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普通百姓理解有一定困难,讲好古籍里的故事需要对古籍、文献有深刻的研究,同时还需要用很浅显的、让老百姓能够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呈现出来。

第二场的论坛主题是创新出版与文化传承,主办方邀请四位优秀的学者专家做相关的论述,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南京出版传媒集团的副总编辑、副总经理兼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以南京出版社为例,就图书出版跟地方文化传承做了一些介绍。南京出版社首先明确出版重心,创建了以南京学为核心的图书出版体系,以出版南京地方历史文化图书为重点,包括辞典图录、文献档案、学术研究、大众普及和文创产品这五大类。其次构建以“最南京”为主题的公共阅读空间,在金陵书苑的四家书吧设立阅读区、座谈区、展销区、活动区,集中展示南京出版社出版的以南京为题材的图书,再次,举办南京传世名著的评选、阅读等系列活动。南京出版社通过挖掘、整理、弘扬南京地方文化,不仅表达了出版人对这个城市的敬意,出版社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获得了不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出版社也得到了个体的读者和社会各界以及政府的广泛认同,实现了出版人的自身价值。台湾图书馆馆长杨玉惠博士以《图书馆跨领域整合加值服务:以台湾图书馆为例》介绍台湾图书馆在创新服务方面的成果。台湾图书馆前身为台湾总督府图书馆,保存大量的日文台湾文献资料,为推广珍贵的史料,并使读者认识百余年来台湾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激活丰富的馆藏资源,让不同的读者群都能不受时间、空间、语言与阅读形式的限制,轻松地贴近古籍,近年来,台湾图书馆通过“行动展览馆”业务,达到一次策展多次利用的效果;通过“异业结盟”借力使力,开发不同场域的读者,提升图书馆的能见度;通过“文创加值”将特色馆藏的元素融入生活之中,展现图书馆的创意与活力。南京图书馆研究部徐忆农主任的《东亚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史上的价值》一文,针对西方学界对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历史价值认识不充分,认为活字印刷术在东亚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欧洲印刷事业有决定性影响。同时指出由于社会需求小导致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未能盛行。南通市图书馆馆长施冲华在《百年通图 再创辉煌》一文中介绍了南通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的目标与特色,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管理,完善制度、体系、推广全民阅读等,努力打造现代化、人性化的图书馆。

上一篇:脑机接口技术:伦理问题与研究挑战 下一篇: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