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17年不回家

时间:2022-08-30 07:23:45

一篇题为“17年来第一次回故乡”的帖子北美华人中知名度很高的文学城网站引起了轰动。短短一天内,跟帖达到40多页。这创了该网站有史以来的一项纪录。

帖子的内容大致如下:“我”是一位来美国闯荡多年的中年男人,几经波折,“总算有了个较为稳定像样的工作,房屋贷款也稍微轻缓,银行里也有了点小钱,有了通情达理、能干、天仙般的太太,有美丽、可爱、健康、天使般的女儿”,于是“我”决定带领全家回国探亲。

这是“我”17年来第一次回故乡。“我”生在一个穷山村,父亲早亡,全靠母亲把“我”拉扯大。相依为命的母子17年未曾谋面,等到“我”进家门的那一刻,“老娘泪眼汪汪,我长跪不起,望老娘原谅。在场数十人无不落泪。”好在母亲和乡亲们对一走17年不回家的“我”是“通情达理的、盛情洋溢的”,“我”是家乡人的骄傲,是家乡孩子们的榜样,更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家一个月,之后回到美国,写下这些文字。

40多页的跟帖中,有表示感动和佩服的,但更多的是“板砖”。“你真狠”、“虚荣自私的不孝之子”、“太要面子了,受不了”,诸如此类的评论铺天盖地。一个怀揣衣锦还乡梦想并为之奋斗多年的游子,一个坚持“人生未定无颜省亲”以至于17年未见亲娘面的人,能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孝子?

他是儒家文化中的孝子

“这个话题意义深远,很多在这边儿的中国人都会遇到。这事儿让老美来分析很简单――哦,你17年没回家,这说明你不爱你的妈妈。他们不会明白中国人的爱经常是以‘苦’甚至是‘刑’来表达,正是因为爱,所以才能忍着思念之苦不去见妈妈。当然,17年不回家,我觉得有些过了。”在罗克维尔公司工作的蒋楠到美国已经六年了,她看了帖子之后说。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姜飞旗帜鲜明地站在发帖者一方,认为他毫无疑问是个孝子。“他打拼了十几年,期间不时往家里汇钱(帖子中有提及),加上他回家以后的种种表现,包括长跪不起,向母亲倾诉,这些都基本符合传统儒家对孝道的理解。当然,距离纯粹的孝子还是有一定距离,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比如‘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伺,不离床’等等孝训。” 在姜飞看来,帖子所反映的绝不是一个偶然的个例,而是几乎所有第一代华人移民都会遇到的问题,因为他们在国内长大,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那些吵得面红耳赤的跟帖实际上是秉持儒家思想的第一代移民和被称为A B C(American Born Chlnese)的第二、三代移民之争,是代际之争。

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据姜飞推测,这个帖子如果是出现在国内网站上,内容改为“我在北京奋斗17年,第一次[回家见老娘”照样会引起轩然大波。那样就和代际之争扯不上关系了,争论的矛头将对准:在现代文化理念下,怎样评价建基在儒家传统上的孝道?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儒家文化进行批判和继承?进一步深入下去的话,还将会涉及当今中国学界和思想界所关注的道德重建问题。实际上,孝顺、面子、衣锦还乡情结只是这场争论的“表”,代际冲突

当社会的绝大多数人只能依靠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生产为生时,当国家不可能建立建西会保障体系时,父母或监护人必须将子女养育至能够独立维持生活,子女或下一代必须赡养已经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力的父母或老人。残疾或丧失劳动力的人必须由家庭或宗族成员提供帮助。

当国家产生之后,这种原始的孝道孝行必定为政治权力所利用。而经过儒家学说的总结和提高,孝道就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原则和思想基础。也只是浅层次问题,只有深入到“中国人现阶段面临的道德困惑和重建”这一层面,才切中了争论的要害和核心。

孝道为何受质疑

姜飞充分肯定发帖者是个孝子,但他同时也承认儒家的孝道正在遭受广泛质疑。古时候讲“孝道”,有很强的政治意义,统治阶级利用“孝”维系政权,《孝经》、《弟子规》等作为入门之学广为传诵。一些出名的孝子也可以凭借“举孝廉”等制度谋个一宫半职;古时的“孝道”还有明显的经济色彩,“养儿防老”是人们的普遍心态,因而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等到人们对“孝道”耳濡目染、儒家思想深入骨髓和血液的时候,即由政治上的说教转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社会准则,主动地去践行和维护,此时,孝道又有了浓重的文化意味,进入了传统。

如今,时代变了,孝道的政治、经济意义早已作古,唯一所剩的只有文化功能。据此,很多人认为现在讲孝道已经过时,所谓孝道早就应该终结了。但事实上,“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在代代传承――虽然传承之间衰减和蜕变再所难免。

姜飞分析,由对孝道的质疑折射出来的是人们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反思,我们从先辈继承下来的文化传统,是否适应当前这种不断变迁自勺社会,以及社会未来走向;当下,我们需要用怎样的观点去重新看待世界、他人以及个人,我们需要怎样的理性思维方式。这些问题都可以归并到道德重建这―总话题之下。

“文艺复兴”还是“道德重建”?

近来,有关道德重建的话题渐趋升温。2006年12月7日,学者刘军宁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一文,呼吁充分释放个体的价值和尊严。随后,一批学者围绕“复兴”抑或“重建”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

姜飞更认同秋风所提出的在有限的个体自然理性解放基础上的“道德重建”这一思路。“文艺复兴,复兴什么?复兴哪段?依我看,与其说中国当前处于文艺复兴时代或需要文艺复兴,还不如说是一个如履薄冰的解构时代。”在他看来,传统文化都将面临整体性的反思、批判、解构。这种解构已经开始了并将持续下去,有人质疑龙是否应该继续作为中华民族的形象标志;有人对中药的安全性、科学性提出疑问;有人发问“关公值得中国人崇拜吗?”,挑战中国传统英雄关公。

“最近会有一个解构的热潮,即所谓语境批判阶段。因为以前该解构的没有解构掉,并且,解构的范式也在解构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现在,人们会把现象层面的问题一个一个拎出来,盘整之后就会出现理论上的提升。”姜飞解释说,之所以是“如履薄冰的解构”,主要指在解构中要把握好尺度,要有底线观。“比如有人提废龙,我不认同。龙是全世界各个角落唯一能唤起中国人同根同种情感的文化符号。如果把这个废掉的话,就超越底线了。

至于为什么有关道德重建的话题突然之间大热,姜飞的理解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问题开始凸显,凸显的方式是反思和重建,解构和建构。中国确实需要一场精神方面的反思和变革,这是转轨时期的必然,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不会在短期内结束。朝向大规模所谓“复兴”或文化建设阶段之前,除了语境批判,还需要经历一个语境再造阶段。“当然,不管是批判还是再造,任何围绕道德困惑和道德重建的话题都不可能绕过孝道这种传承千年的社会现象。”姜飞强调。

上一篇:中国第一例:小区配套设施租金之争 下一篇:柬埔寨的“狼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