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寄主植物对草莓桃蚜生存繁殖的影响

时间:2022-08-30 07:07:55

不同寄主植物对草莓桃蚜生存繁殖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取食草莓(Fragaria ananassa)的桃蚜(Myzus persicae)对7种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嗜好,并测定了其在4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生长繁殖习性。结果表明,桃蚜嗜好寄主植物为草莓、辣椒、莴苣、萝卜;取食草莓的桃蚜发育历期最短,取食辣椒和莴苣的桃蚜发育历期相当,而取食萝卜的桃蚜不能完成整个发育历期;取食莴苣的桃蚜平均单头产卵量最高;取食草莓和莴苣的桃蚜存活率最高、其次为辣椒,取食萝卜的桃蚜存活率最低。

关键词:寄主植物;桃蚜(Myzus persicae);草莓(Fragaria ananassa);发育历期

中图分类号:S4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6-4181-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6.027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sh)为蔷薇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草莓浆果鲜红艳丽,芳香,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被视为果中珍品,享有“水果皇后”之美誉[1]。中国草莓种植面积已从1985年的0.33万hm2增加至2009年的9.01万hm2,总产达220.6万t,占世界总产的35.7%,成为世界草莓生产第一大国[2]。目前,国内草莓种植除采用传统露地栽培模式外,还广泛采用早春大棚以及日光温室等设施栽培模式,并且有持续增加的趋势。2010年江苏全省草莓设施栽培面积占总栽培面积的64%[3]。中国草莓产业发展迅速,为主产区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主产区农民增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产业之一。

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属半翅目蚜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害虫,桃蚜寄主广泛,已知寄主植物达50多科400余种[4],其不仅能在十字花科(油菜),而且能在茄科(辣椒),云香科(花椒),锦葵科(棉花)以及黎科、菊科、蔷薇科等植物上生存[5]。在设施栽培中,桃蚜是草莓的主要害虫,桃蚜在草莓上多群聚于花序、嫩叶、嫩心和幼嫩花蕾上繁殖、取食。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草莓汁液,吸食处叶色褪绿,叶片卷曲、变形,其分泌物可封闭植株气孔,直接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衰弱。桃蚜还是草莓病毒病的传播媒介,由它传播的病毒病对草莓所造成的损失比其直接危害更大。桃蚜发生严重的田块,减产20%左右,个别田块减产达30%以上[6]。因此,对危害草莓的桃蚜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以期为大面积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虫源 2015年9月在黄冈市农业科学院基地草莓苗圃园采集桃蚜,置于人工气候箱内盆栽草莓上饲养3~4代备用。饲养温度24±1 ℃,光周期L∶D=16∶8,湿度70%~80%(下同)。

1.1.2 寄主植物 寄主植物有萝卜、莴苣、番茄、辣椒、草莓、豌豆和小白菜7种,其中小白菜、豌豆为露天种植,其他均为大棚种植,期间均不使用任何药剂。取完好叶片洗净后自然晾干待用。

1.2 方法

1.2.1 桃蚜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试验 试验采用叶子圆片法[7]。在每个培养皿(直径12 cm)倒入1%琼脂培养基,约0.5 cm高,中央放置一张滤纸,直径6 cm,周围等距离间隔放置上述7种植物叶片各1片(直径2 cm),从草莓上采集桃蚜3~4龄若虫40头,接于滤纸中央,培养皿用保鲜膜覆盖,其上均匀轧透气孔后置于人工气候箱,分别于1、24 h后观察各叶片上桃蚜居留量,设10个重复。

1.2.2 寄主植物对桃蚜的存活和繁殖的影响试验 每个培养皿(直径8 cm)底部倒入1%琼脂培养基,约0.5 cm高,培养皿上放一张滤纸,滤纸上放置一片新鲜供试植物叶片(番茄、萝卜、小白菜、莴苣叶片剪裁为培养皿大小),叶柄用浸透水的脱脂棉球包住,保持叶片新鲜。将在4~5 h内初产的桃蚜若蚜接到叶片背面,置于人工气候箱进行饲养,每隔3 d更换一次叶片,每皿1头,每种寄主饲养40头。每隔12 h观察一次,记录蚜虫存活情况、脱皮时间和次数,成蚜期记录产蚜数并将若蚜移除,直到成蚜全部死亡为止。

2 结果与分析

2.1 桃蚜对寄主的选择性

从表1可以看出,桃蚜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比较明显,处理1 h后,桃蚜在草莓上的数量显著多于其他寄主植物,其次是辣椒,萝卜和莴苣上数量相当,豌豆、番茄、小白菜上数量最少。处理24 h后,草莓上的桃蚜数量显著多于其他寄主植物,其次是莴苣和辣椒,再次是萝卜,豌豆、番茄上的桃蚜数量显著少于其他寄主植物。结果表明,草莓、辣椒、莴苣、萝卜是桃蚜的嗜好寄主。

2.2 不同寄主植物对桃蚜发育历期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除取食萝卜的桃蚜未能完成发育历期外,取食辣椒、莴苣、草莓的桃蚜均能完成发育历期,且在1龄、2龄、3龄若蚜阶段,取食3种不同寄主植物的桃蚜龄期差异不显著;4龄若蚜在草莓上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在莴苣和辣椒上的历期;产仔前期在辣椒上的发育历期最长,在草莓上的发育历期最短;在整个发育历期中,草莓上的桃蚜历期最短。

2.3 不同寄主植物对桃蚜生殖力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在3种寄主植物上,单头桃蚜一生的最大产蚜量依次为莴苣66头、草莓33头和辣椒21头。平均产蚜量在以莴苣为食物时最高,为50头,以辣椒和草莓为食物时平均产蚜量无显著差异。

2.4 不同寄主植物对桃蚜存活率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桃蚜取食4种不同寄主植物后,其存活率之间变化较大,其中取食萝卜的桃蚜 5 d后全部死亡;取食草莓和莴苣的桃蚜最高能存活25 d;取食辣椒的桃蚜成活率基本呈迅速下降的趋势,20 d后全部死亡。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取食蔷薇科草莓的桃蚜,其嗜好寄主为草莓、辣椒、莴苣、萝卜。曹毅等[4]的研究表明,取食百合的桃蚜最嗜好寄主为小白菜和芥菜,辣椒为非嗜好寄主。原始寄主植物对桃蚜的取食嗜好存在一定的影响,张利军等[8]研究表明烟草上的桃蚜嗜食烟草,表现为63.5%的桃蚜选择烟草叶,13.8%选择甘蓝叶,8.2%选择桃叶,而甘蓝和桃树上的桃蚜对原寄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嗜好性。本试验所用虫源为在草莓上饲养3~4代之后的桃蚜,后续有待开展不同寄主植物饲养及不同饲养代数桃蚜对原始寄主植物的取食嗜好性研究。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蚜生育历期之间、产蚜量之间及蚜虫成活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取食草莓的桃蚜发育历期最短成活率最高,取食莴苣的桃蚜单头产卵量最高。张海燕等[9]的研究表明,寄主小白菜上1~4龄若蚜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油菜上的若蚜;小白菜和油菜上成蚜产若蚜数量差异显著,小白菜上桃蚜个体日均体重增长率显著大于油菜上的桃蚜。韩秀楠等[10]对豌豆蚜的研究也表明,在蚕豆、豌豆、苜蓿、红豆草4种寄主植物上,豌豆蚜的发育历期存在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 刘存瑞,胡喜兰,江发寿,等.草莓色素的理化性质研究[J].食品科技,2002(2):38-39,34.

[2] 张雯丽.中国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思考[J].农业展望,2012(2):30-33.

[3] 赵密珍,王 静,王壮伟,等.世界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江浙沪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2):1-3.

[4] 曹 毅,曾 玲,崔志新,等.寄主植物对百合上桃蚜的影响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2):165-168.

[5] 赵惠燕,汪世泽,袁 锋,等.不同温度下转换寄主对桃蚜生态学特征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1997,24(1):20-24.

[6] 廖建明.草莓上桃蚜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中国南方果树,2007,36(2):62-63.

[7] 刘树生.介绍一种饲养蚜虫的方法―新的叶子圆片法[J].昆虫知识,1987,24(2):113-115.

[8] 张利军,李丫丫,马瑞燕,等.3种寄主上桃蚜的选择性及形态分化研究[J].生态学报,2015,35(5):1547-1553.

[9] 张海燕,王丽艳,杨克军,等.不同寄主蔬菜对桃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34-4835,4862.

[10] 韩秀楠,王小强,赵林平,等.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2,38(1):40-43.

上一篇:初中生物课堂如何贯穿参与式教学 下一篇:中国南方花岗岩崩岗综合治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