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互信必不可少

时间:2022-08-30 06:52:46

日前,德国央行宣布分别把存放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300吨黄金和法国央行的374吨黄金运回国内,并且到2020年,德国的半数黄金将储存在德国金库内。外界无从知道这一举动的真正原因,但按照中国俗语“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逻辑,我们不难推断,德国央行目前仍对全球经济的阴晴不定心存隐忧,毕竟“囤金应对乱世”在美国QE版本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自有其逻辑依据。

目前,全球经济阴晴不定,悲喜两重天的宏观统计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有调查显示,当前全球各国贸易量剧减,消费萎靡,这些都预示着全球经济步入了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阶段。而正是基于这样的预判,发达经济体为保持贸易优势,竞相通过“自杀式”、“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来“提升”贸易竞争力。但是,这种“鸵鸟”式的货币政策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却并未达成共识,何况极有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在阴霾笼罩的背景下,原本践行“世界是平的”原教旨主义者如今却深信“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功效。为此,原本是“同林鸟”的贸易伙伴反目成仇,纷纷祭出“自贬汇率”和“双反”的杀手锏。尤其是自2012年9月份以来,日本、欧元区、英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经济体都争先恐后地祭出“货币万能”大旗,通过货币贬值来提升出口竞争力,进而转嫁国内乏力的经济压力。难怪德国央行在公布消息的当天,著名投资大鳄比尔・格罗斯在推特上揶揄:“难道央行之间不再信任彼此了?”

众所周知,“脱金化”的纸币体系时代,“白条(Greenback)”与财富并非等价关系。我们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制度的安排对于解决货币稳定、消除贸易壁垒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筹莫展的困局下,1971年尼克松单边宣布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没落,全球走向了美钞主导的纸币时代。人为主导的美元体系至今牢牢占据结算货币的宝座。但是目前,债务上限已经成为悬在美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2008年的次贷危机也已经让世人意识到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上世纪美国财长康纳利留下的至理名言一一“我们的美元,你们的麻烦”仍言犹在耳。

尽管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最终将会被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迅速瓦解。但我们深知,要实现“世界是平的”的大同世界不可以回避“货币”这一瓶颈环节。否则,“央行互不信任”可能将会成为冰冷、残酷的现实情景。应该说,一个负责任的政策制定者不可能对跨境溢出效应和自身政策的反馈效应置之不理。为此,建立有序的国内和国际货币体系,有助于唤回投资者的“动物精神”。毕竟,在高度不确定性随处可见的时候,“动物精神”很难回归市场,货币的“破发”也可能虹吸掉原本我们在追求经济总量时累积的“财富”。

上一篇:预算的价值实现 下一篇:BI:远程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