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的下半辈子,要花多少钱?

时间:2022-08-30 02:48:40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这是很多人对退休生活的期望。但在我国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今天,退休对很多人来说是件奢侈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钱。按胡润研究院在去年的“乐退报告”,中国企业家平均45岁便可以考虑退休了,具备乐退条件的人有5.5万人,乐退门槛为1.1亿元。身家1.1亿才可以乐退,这意味着即便年薪百万,也要不吃不喝干满110年才行。这样的乐退成本除了让我们仰望,更让我们沮丧。难道想退休真的需要这么有钱吗?其实不然。

先要明确一点,胡润“乐退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富豪阶层,退休生活包括每年16天出国度假、平常打高尔夫球、玩古董字画、没事开5辆豪车买7块表什么的,所以普通人大可不必拿这个跟自己较真。但至少胡润版的“乐退报告”告诉我们一件事:要乐退,没钱是不行的。多少钱才能提前退休呢?

“万元户”退休的赤贫路

这个问题很难作答。因为我们无法预期未来几十年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如果是30年前,可能一万块就够了,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初,年薪几百元已是中等收入水平,以1982年一年期存款利率计算,一万元本金不动,一年的利息也有576元,在当年已够维持一个人的日常开支。之后利率水平总体是逐年升高的,到1989年,一年期存款利率升至11.3%,如果多年来一万元的本金不动,那么在次年,可以得到上千元的利息收入。但是,以1990年收入1130元来看,如果在城市生活,恐怕需要省吃俭用了。因为在这一年,城镇消费水平升至1686元。

如果继续以一万元本金不动,仅靠吃利息度日的话,那么日子会越过越艰难。因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利率水平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而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快速升高。1995年,城镇消费水平升至4874元,此时如果仍然靠千元左右的利息收入来维持生活的话,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到2003年,城镇消费水平达8265元,而此时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仅有1.98%,不动本金光吃利息的话,已沦为赤贫阶层。即便取出本金,也仅够维持一年所用,还是在身体健康、无病无灾的前提条件下。不到30年,从“万元户”到赤贫,这个假设的案例告诉我们两件事:1.开销越来越大;2.钱越存越少。

买彩票中头奖能退休吗?

在中国推出福彩和体彩之后,很多白领畅想过,中了头奖便辞职回家,因为年薪十万的话,要存够400万(扣税后净得),需要不吃不喝打工40年才可以。这样看来,如果有400万,就可以退休了?仍以本金不动吃利息的方式来看,400万元作为本金,即便按年利率2%这样一个偏低的水平来计算,不考虑利息税的情况下,利息收入有8万元。如果将400万分批按五年期、三年期、两年期、一年期来存入银行滚动获利,利息收入会高一点。将这笔收益假定为10万元/年,是否便可以乐退了?似乎也难以满足无忧无虑的生活水准。因为你不可能每天只跟柴米油盐打交道,随着年纪增大,不可避免要和医院经常打交道,在没有医保的情况下,全部靠个人自费来应对小病几千、住院几万、大病无底洞似的开销,靠10万的年收入,难免捉襟见肘。而一旦动用本金,难免越过越穷。

此外,子女教育和住房也会是不确定的因素。

10年,400万元“高空坠落”

如果你在10年前拥有400万元,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在北京四环的位置买10套中等面积的住房。每套房租金年收入2万元的话,一年的租金收入便可达20万元,远高于银行吃利息。此后租金与房价齐飞,到现在,房价涨了几倍,而租金恐怕翻了一番,仍然能够满足较高的生活水准。但如果是现在才拥有400万元,那就差点意思了,因为这笔钱只够在北京五环的位置买两套70平米的住房。两套房全部出租的话,每套房的租金年收入大概可以达到4万元,年租金收入仅与存到银行的利息收入相当。

这么看来,有房产比有存款可靠。真的如此吗?目前中国已有两个城市展开房产税试点。房产税将在未来取代出地出让,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这意味着房产税的征税对象必然会扩大,有多套存量住房的人将告别“免税福利”,养房将是一件代价不菲的事情。

财富保值的难题

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机遇与风险同在,你无法了解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因此,不能用今天的财富保障未来。

上述的案例均说明了一个事实:钱越来越不值钱。财富保值比赚钱更重要。

在长年负利率的背景下,储蓄已经不是理财而是散财。靠买房来保值似乎也难以为继。那么理财师常推荐的基金定投与保险怎么样呢?

基金定投的名词解释是这样的: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月8日)以固定的金额(如500元)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这样投资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风险,比较适合进行长期投资。

基金定投又被称为懒人投资,但我个人认为,懒人玩不了基金定投。因为公募基金的游戏规则是,只要圈到钱,无论业绩如何,均可以旱涝保收。而基金定投要想盈利,首先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便是:走势整体向上。在业绩没有制度保障的背景下,开放式基金的整体管理水平与大散户相当,其业绩取决于股市的走势。中国的股市?大家心知肚明。举个例子,如果2009年后半年开始基金定投的话,那么“傻瓜式定投”投到现在恐怕赔本的几率要大于获利的几率。

因此,基金定投也需要择时,但如果这样的话,何不自己炒股呢?

商业保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消费型保险,如意外险、大病险、健康险等,一类是收益型保险,如分红险等。收益型保险可以附加消费险种,如分红险可以附加大病险。目前,保险的收益水平还算靠谱,一般高于储蓄,缺点就是钱投进去不到期很难取出来。因此,买保险需要有个思想准备:靠买保险发不了财,但可以让自己少一份后顾之忧。尤其是大病险,应该成为每个人退休之前的必备品种。

如今CPI升高,人民币对内贬值,很多人将目前集中在黄金上,黄金真能避险保值吗?从历史来观察,黄金价格在过去几十年里走出一个大大的“√”。1980年年初,金价为650美元/盎司,之后一路震荡下行,到1989年跌至354美元/盎司,到1999年更是跌至252美元/盎司。对应同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来看,买金保值,越买越赔。金价上涨,是最近10年的事情,这主要由于美元贬值,国际炒家玩避险概念。当黄金成为投资的品种,那么其内含的投机属性便会大于本来的保值属性,泡沫与价格齐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黄金未来是否是重演1980年到1999年的杯具?难以预料。

100万元存10年会发生什么

自2010年2月开始,已连续16个月出现负利率。

今年6月,CPI涨幅高达6.4%,扣除现行的3.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9%,高于5月份2.25%的负利率水平。考虑下半年的CPI可能会降低,全年物价涨幅将控制在5%以内,如果央行不再有加息动作的话,那么全年负利率水平暂定为1.5%。

如果未来10年里,每年负利率水平为1.5%,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以100万元的一年期存款为例,其每年实际价值“折损”1.5%。十年后,表面来看,100万元存款变成了141万元(以3.5%利率为准,不考虑利息税),但实际上,其实际价值仅相当于85.97万元。

攒钱不如攒人脉

乐退的底气固然来自于钱,但恐怕自信更来自于对应付未来变数的能力,其中,人脉便是可以应对变数的重要财富。步入中年,人脉的积累比积蓄更有用处。牛根生40多岁离开伊利后,曾经去人力市场找工作,结果被告知:你的年纪太大了。如果不是靠人脉的积累,如今恐怕没有蒙牛,而多了一个整天郁郁的53岁男子。退休不代表无所事事,而是开启了人生的又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做事情,人脉更是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想提前告别工作生涯的朋友,从现在起,

积累自己的人脉吧。

上一篇:徐智明 50岁退休做慈善 下一篇:小金宝 睡眠12小时,晒太阳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