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的温度标准

时间:2022-08-30 12:21:24

健康生活的温度标准

一夜之间,北方大雪带来了彻骨的寒冷。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管环境的温度怎么变,人的体温总能保持在恒定的37℃左右?研究表明,不仅恒定的体温对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活中还有许多温度与健康有关,比如室内、室外的温度,食物、饮水的温度,洗脸、洗澡的温度。下面,我们就请权威专家为大家描绘一张“健康温度表”。

健康的环境温度

每个人都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中医尤其讲究天人合一,认为天气变化对健康有决定性的影响。

20℃是最佳室温和睡眠温度

在春秋季,使室温保持在20℃左右,是让人最舒服的温度。我们常说“温暖如春”,就是指北方春季的室外气温平均为20℃左右。这个温度和人的体温有着密切关系,因为200多万年前人类刚出现时,白天的平均温度就在25℃以下,最利于身体散发多余的热量。

同时,20℃也是最佳睡眠温度。室温在24℃以上时,睡眠会变浅,睡眠中的身体动作和醒转次数增多。睡眠温度在18℃以下,也会容易醒转,不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因此卧室室温一般以20℃左右为佳,湿度以60%左右为宜。如果是办公室,温度最好恒定在17℃,这是最适合人类思考的环境温度,也是最佳学习温度。

室温超过25℃时,人体开始从外界吸收热量,你会有热的感觉。若室温超过35℃,人体汗腺就开始启动,通过出汗散发体内热量,你会感到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头昏脑胀、全身不适和疲劳,有昏昏欲睡的感觉。相反,当室温低于4℃,你会感到寒冷;当温度在8~18℃时,人体就会向外散热。除了温度本身外,人们感受到的冷热还和湿度有关。气象专家统计,当相对湿度在30%时,中暑的气温是38℃;当相对湿度达80%时,气温在31℃就会有人中暑。

但是,到了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想维持恒定的室温就有些困难了。一般来说,冬天室内温度不要低于16℃,最好在18~20℃之间;夏天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3℃,最好在25~27℃之间。这样的温度既可保证舒适,也不至于使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生病。

降温10℃,最易生病

最容易让人生病的,并不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而是气温骤降的时候。一般来说,24小时内的气温下降超过10℃就可以算是骤降,这时人对温度的耐受能力赶不上温度变化,抵抗力出现“盲区”,最容易感染伤寒。除了关注绝对温度外,也应关注温度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大风降温或是北方冬季早晨的低温时分,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太阳出来后再出门锻炼,每天回家后,及时用热毛巾捂脸并用热水泡脚,这是冬季防病的最好办法。

生活中的最佳温度

35~38℃:最佳饮水温度

这一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对于热饮来说,冲蜂蜜水的最佳温度为50℃;热牛奶、热汤等在60℃时味道最好。无论如何,饮水和进食食物的温度,都绝对不要超过60℃。对于冷饮来说,汽水在5℃时最可口。

39℃:洗澡水最佳温度

洗澡的水温应该在35~40℃之间,略高于体温的39℃最适合。过高的水温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层,使皮肤丧失对污染及细菌的抵抗能力。建议洗时先用手试试,如果手觉得烫,那么对于身体其他部位来说也烫。

38~43℃:泡脚的最佳温度

脚部温度是人体中最低的,因此泡脚水可以稍热一点,能促使足部和下肢血管扩张,使大脑得以休息,有助睡眠。最好用深木桶泡脚,并在木桶上盖一块塑料布,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即便是怕冷的人,也不要一味用特别热的水“烫脚”。在泡脚水中加入生姜、肉桂等药材,促进血液循环,才能真正做到为身体保温。

上一篇:生日真的决定人的性格吗? 下一篇:电子按摩器的利与弊